自2014年10月30日,美聯儲宣布結束QE3起,預測美聯儲何時加息就成了經濟學家們的日常工作,遺憾的是時光已經流逝了近八個月,無數“擲地有聲”的預測都變成了供人取笑的談資。曾幾何時,美聯儲的官員們給出了加息的必要條件:失業率降至5.5%以下!這個目標早在四月份就已經滿足了,然而,那隻“靴子”仍然懸在半空中。當然了,如今,加息的必要條件已經換了新內容,可見,所謂的必要條件實際上並不存在。想當年,小布什憑借一顆虛無的“化學武器”就將伊拉克的財富收進麾下;如今,奧巴馬是不是試圖故伎重演,憑借一次縹緲的“加息”,就將發展中國家人民花費近二十年辛勤勞動所創造的財富收入囊中呢?如此看來,那些經濟學家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一直在被美聯儲當槍使,而自願或不自願地蒙在鼓中也未可知,或者本來就是一丘之貉?
根據本村夫膚淺的經濟知識,支撐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外乎內需與出口兩大支柱。美國的經濟現狀告訴我們,其內需能維持現狀就不錯了; 6月18日,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美國一季度經常帳赤字達1133億美元,累計的國家債務已經達到了18萬億美元,這些赤字更告訴人們,出口,尚不能撐起美國的那半邊天,而且怎麽填補這麽大的赤字窟窿,才是令美聯儲頭疼的問題。如果有QE在,美國政府靠印出來的鈔票尚可以去填補貿易赤字,沒了QE,怎麽辦呢?
美聯儲在全球大寬鬆的背景下逆勢拋出“加息”的話題,其用意其實不過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目的就是想讓資本回流美國。
為了驅趕資本流向美國,一年多來,奧巴馬不惜冒天下之大不諱:挑動烏克蘭內亂,試圖搞亂歐洲,然而,仗打到今天,烏克蘭傀儡政府想打仗都沒有兵了;挑動敘利亞戰亂,以搞亂中東;然而,時隔多日,“伊斯蘭國”不但沒能推翻阿薩德政權,反倒變成了禍害整個中東的毒瘤;挑動幾個香港學生在“中環”搞“民主”,期望以此搞亂中國經濟,卻終於是人心向背,落個最後被清場的結局;挑動菲越製造南海話題,卻恰如“蚍蜉撼大樹”;在美國期待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TPP”幾乎可以被判定為胎死腹中的同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卻已揚起了遠航的風帆。以資本那唯利是圖的本性,它真的會為美元的那點兒利息而流向美國嗎?如此看來,“加息”不過是美聯儲用來忽悠地球村人的“皇帝的新衣”!美聯儲真想做的,恐怕不是加息,而是要算計何時開始QE4吧?
中國有句俗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近日,網上 “中國匿名拋售12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風傳以及八個月來國際資本並沒有如期流向美國的殘酷現實,使行將卸任的奧巴馬大總統,更痛感沒錢的日子不好過了吧?
九月,奧巴馬大總統將要迎接大大的首次對美國事訪問,屆時,或許他能坦白:那隻“加息”的靴子並不存在,保證今後再也不去南海鬧事,同時乞求中國不要再“匿名拋售1200億美元美國國債”,並允許美國也搭上AIIB的巨輪?
奧巴馬能放下屠刀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