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對日本來說,應該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當天日經指數(ETF)盤中15年來首破2萬點,在日本中期地方選舉的前夜,展現出日本經濟好一派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可是,稍微冷靜一下,又覺得似乎哪裏有些不對了。因為,自兩年前起,日本央行狂印鈔票,促使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暴跌了約60%,然而,其期待的物價膨脹率卻離2%相差甚遠。究其原因,所印鈔票並沒有惠及老百姓,僅僅是在金融係統內沉積著。無奈之餘,日本央行又使出了第二招“殺手鐧”,不但打破了央行不炒股的禁忌,主動購買日本股市的日經指數(ETF),而且要求事關全體日本國民的晚年生活的養老金基金放棄安全第一的基本準則,大舉購買國外債券(美國國債)並將高達約39萬億日元的資金投入日本股市,從而產生了極其令人不解的怪現象:
1. 盡管日本已經是連續33個月的貿易赤字,日本政府卻在 “瘋狂搶購”美國國債;
2. 日本經濟的基本麵並沒有起色,然而股市的日經指數(ETF)卻時隔15年再探破2萬點。
其實,安倍晉三首相不是不知道,如果美國政府真的有一天被那高達17萬億美元的債務壓跨,決定棄美元而啟用蓄謀已久的“北美聯合貨幣(The North American Currency Union)”,日本人民真的要望著自己手中那張張浸透著自己的血與汗的廢紙欲哭無淚了;安倍晉三首相也不是不知道,你自己花血本托上去的股市,如果沒人接盤,隻會變成燙手的山芋,一旦國際炒家啟動了賣空機製,使日本的股市狂跌下來,那麽,日本人民真的就會立即麵臨無養老金可領的窘地。
本來,中國借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大仁大義地(似有農夫救蛇之嫌)向日本拋出了救生圈,如果安倍晉三首相真的抓住了這挽救日本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本經濟或許還能回光返照,然而,他卻追隨美國以“AIIB缺乏透明性”為由拒絕加入該組織。不錯,安倍家族富甲一方,即使不領取國家支付的養老金,以他的家族財富仍可以安享晚年。但是,1.3億中的大約90%的幾乎沒有積蓄日本人民在失去了養老金之後該怎麽活呢?
世人皆知,安倍晉三首相靠印鈔機印出來的“繁榮的日本經濟” 能夠光鮮一時,卻時時麵臨泡沫被戳穿的危險。到那時,安倍晉三首相是否要感歎:怎麽沒錢買印鈔票的紙了呢?還是那句話,沒錢的日子真的是不好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