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戰爭(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至十日),俗稱“六日戰爭”:
納賽爾在中東第二次戰爭失敗後,並不甘心。為了再雪前恥,他又積極備戰,以圖再戰。他在一係列重要的軍政措施上,在更廣更深的層麵上,走得更遠:
——一九五八年二月成立埃敘合並的“阿拉伯聯邦共和國”,又在南北兩方對以色列構成統一的軍事威脅;
——同年,又煽動伊拉克退出美國控製的“巴格達條約”;
——一九六四年支持了“巴解”(PLO)正式成立,從正麵與以色列為敵;
——一九六七年開始,在軍事上與蘇俄結盟。
納賽爾當時認為,消滅以色列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遂於一九六七年五年十三日宣布再次封鎖蒂朗海峽,截斷以色列通往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通路。以色列至此,再也沒有選擇餘地。五月二十日,形勢惡化,西奈半島上以蘇製新式武器武裝起來的埃及軍,首先向以軍開火。二十三日,以色列國防會議作出應戰決定。三十日,敘利亞和埃及又與約旦王國結成軍事聯盟,以色列三麵受圍;六月三日,伊拉克軍隊開抵約旦,準備渡河,直逼耶路撒冷;六月四日,以色列內閣麵對嚴峻形勢,批準軍事上實施先發製人的突然襲擊,決定以空軍孤注一擲的炸毀埃敘約三國的空軍基地。
六月六日當地時間七時,以色列戰機共一百九十六架,分三批攻擊埃及幾個機場。三個小時後,埃及三百架戰機被毀,三分之一的飛行員喪生,當日午後,敘利亞和約旦兩國共二十六個機場,也被炸毀。三國的製空權在一天以內,化為烏有。同時,也使他們的地麵部隊失去空防。
就在這同一日,以色列陸軍開始進攻西奈半島,並以機械化部隊圍攻加沙地帶。通過五天激烈戰鬥,以軍於六日夜攻占該地。六月九日,以軍攻抵蘇伊士運河東,占領全部西奈半島。在四天戰鬥中,埃軍一萬一千五百人傷亡,五千五百人被俘,六百輛坦克被毀,五百門大炮毀壞,一萬台車輛失去。而以軍隻是三百人陣亡,一千人負傷,六十一輛坦克損失。
在北部戰線,攻入北加利利的敘利亞軍隊,在六月七日即被逐出。同日,以軍攻入敘境,占領了哥蘭高地(GolanHeights)。敘軍在戰鬥中共傷亡一千三百人,約有六百人被俘虜。
在東部戰線,以軍奪回耶路撒冷舊城,約旦軍隊聞風喪膽,兵敗如山倒。以軍趁勢追擊,終於在七日下午攻占約旦河西全部領土(WestBank)。阿布杜拉國王,也即羅得的子孫,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所奪得聖地上的全部領土,盡皆失去,直至今日。在這次戰爭中,約旦軍共傷亡五千三百人,坦克損失二百四十餘輛,空軍戰機幾乎全部化為烏有。
中東第三次戰爭的結局,又再一次地使周國的外邦人在全世界麵前蒙羞。通過這次戰爭,巴勒斯坦全地,就全部落入以軍手中,直至而今。
第四次戰爭(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二十四日):
埃及總統納賽爾到底是一個武夫,為了在戰場上挽回麵子,“六日戰爭”失敗之後,他在軍事、外交上走得更遠、更極端——
一九七O年一月,他出訪莫斯科,以近乎出賣國土的代價和蘇俄簽訂進一步的軍事協定。三月,蘇軍第一批軍事人員一千五百人,連同四十部薩姆式(SAM)導彈發射器並一百架米格式戰鬥機開抵蘇伊士運河西岸;八月,運河西岸的導彈體係就完成部署;九月,蘇軍又幫助敘利亞完成了蘇姆導彈基地的建設。此時,由於蘇式武器惡性膨脹,阿以雙方軍力的對比開始逆轉。(見下圖)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參戰部隊
正當軍力足可發動另一次大戰之際,想象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九七零年九月二十八日,納賽爾猝然死於心髒病,連一個遺囑都來不及寫。來年五月十三日,敘利亞又突然發生政變。埃敘兩國是阿聯盟軍的主力,兩國內部有事,戰爭計劃自然推遲。這次推遲,並不是由於蘇聯停止了軍援,而首先是由阿方首領的“方寸”莫名其妙的在關鍵性時刻出了毛病,猝不及防。次之是由於敘利亞高層發生政變,政變源自於人的野心,說穿了也是心的問題。筆者每讀史至此,不禁訝異,但此中奧秘,則無法以筆墨宣泄。
納賽爾死後,繼任為埃及總統的安瓦爾·薩達特。此人是回教遜尼派教徒,反猶,但不極端。在政治上,世人稱頌他“精明”。上台不久,他即看透了蘇俄軍援旨在製造出中東“不戰不和”的局麵,從中渾水摸魚,而不是真誠的在支援阿拉伯的民族鬥爭。一九七二年六月一日,他向莫斯科提出了七項內容的質詢書,遭到勃列日涅夫冷落。薩達特懷恨在心,遂決定驅逐蘇軍人員出埃及。七月十七日蘇軍含恨退去,超級強國對以色列的軍事威脅頓時減輕了?何也?因冥冥中的奧秘耳!
薩達特畢竟是阿拉伯人的領袖,他必須進行另一次連他自己也心中無底的戰爭。筆者曾就此次戰爭,進行過詳細論述,文字分別刊登在《俄軍南下中東》、《時代的焦點——中東》、和《末世大災難》三本書上。本章擬不重複。這裏要強調的是,戰爭的全部進程中也充滿了奇跡,以軍在南北被夾攻的困境下,後來又轉敗為勝。發動戰爭的薩達特總統因在“贖罪日”(十月六日)舉兵侵犯耶和華的節期,觸犯神怒,八年之後,在他發動戰爭的同一日――一九八一年十月六日,當他在開羅檢閱部隊時,被他手下的子弟兵當場射殺,一命嗚呼!自此之後,埃及無力再戰,內部矛盾重重,經濟危機深重,日甚一日。
“四圍的外邦人總要擔當自己的羞辱”,就是聖地五十年來大大小小戰火的結局。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