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06)
2014 (286)
2015 (207)
2016 (83)
2017 (254)
2020 (2)
2022 (1)
2023 (9)
從1930 年溫道斯(Windaus)教授確定維生素D的化學結構算起,維生素D已經有了80年曆史。
早在17世紀,人們認識了佝僂病。1824年,有人發現魚肝油對佝僂病有療效,從而推測可能是魚肝油含有某種營養素在起作用。1919年,梅蘭比(Mellanby)在絕對室內生活的前提下設計食譜並“成功”引發佝僂病,兩年後他寫道:“脂肪對佝僂病的治療作用很可能源於某種可溶於脂肪的維生素或輔助因子。”從此,這種輔助因子被冠以“脂溶性維生素”。
現在已經明確,維生素D是環戊烷多氫菲類化合物,可經日光照射皮膚自行合成,也可從食物中得來(圖)。但是,與其說它是1種維生素,倒不如把它歸為激素更恰當,因為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更像是調節人體鈣磷分布的類固醇激素。
老年人由於鈣質流失易患骨質疏鬆症;孕婦、哺乳期婦女和青少年則由於生理和生長需要對維生素D需求旺盛;現代社會的人們長期呆在室內,與陽光親密接觸的機會大大減少,缺乏光照合成的維生素D。因此,長期以來,專業人士常常建議公眾服用膳食補充劑以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曾建議保持血清中維生素D含量達到30 ng/ml以上的水平以維持骨骼健康。
與此同時,有關維生素D的其他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有研究發現維生素D與促進細胞分化、抑製腫瘤細胞增殖,抗炎、抗血管生成有關,由此推測維生素D可能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還有調查公布,血清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會升高。當類似說法越傳越神奇,人們補充維生素D也隨之熱情高漲,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掀起全民補充維生素D的熱潮。“陽光維他命”迎來了它陽光燦爛的日子。
事實上,維生素D的脂溶性導致其被過量攝入後在脂肪組織內蓄積並產生毒性。目前已知大劑量的維生素D(每日攝入超過10000 IU)將帶來腎髒損害,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過高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風險。因此,去年美國的新版膳食指南將攝入維生素D量的上限設定於4000 IU/d,且建議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達到20 ng/ml就已足夠。以這個標準來看,大部分人沒必要在飲食之外補充維生素D藥丸。
2011年3月23日,美國哈佛醫學院學者的一篇文章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的“ 觀點(Perspective)”欄目,指出維生素D降低癌症發病與死亡風險的作用並不明確。在這一著名醫學期刊上刊發文章,也就是表達了主流醫學界的看法。首先,經過嚴格試驗設計的臨床研究並未觀察到大量攝入維生素D可減少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反,一項針對乳腺癌的研究表明大量攝入維生素D的人群癌症發病率升高。其次,在結直腸癌的問題上研究結果互相矛盾:兩項來自歐洲的研究支持維生素D的保護效果,但在日本進行的前瞻性研究中並未得出一致結論。再其次,雖然生態學研究提示日光暴露與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呈負相關,但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維生素D水平與之並無關聯,薈萃分析也給出否定的結論。此外,研究顯示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不僅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病風險,也會增加食管癌患病風險。
該文最後指出,維生素D降低癌症發病和死亡風險的效果並不明確,結論仍需期待未來更多研究繼續探索。
[本文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趙軼國,原文刊登於2011年4月19日《中國醫學論壇報·全科醫學周刊》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