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這一生,我們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個人資料
正文

首都博物館“中國清代外銷瓷展”(一) zt

(2013-12-18 12:09:58) 下一個

 

 
 
 
前        言
 
        瓷器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漢代甚至更早,中國就燒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瓷器,顯示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所達到的驚人高度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16世紀起,東方航線開辟,歐洲各國相繼成立自己的東印度公司,投身到繁榮的中國貿易中來。從明代萬曆時期開始,中國的克拉克瓷就遠銷歐洲市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中國有唐之後迎來了又一個盛世,青花、粉彩和琺琅彩瓷的燒造達到曆史上的頂峰。僅在18世紀的一百年中,中國瓷器輸入歐洲的數量,據最保守的估計,也在6000萬件以上。清代外銷瓷既保留了中國陶瓷彩繪藝術的傳統,又吸取了歐美藝術精華,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晶。中國外銷瓷以其晶瑩的質地、美麗的色彩吸引了歐洲上流社會的關注,西方宮廷貴族競相收藏,視若拱璧。同時向海外輸出的還有中國外銷家具、紡織品、壁紙、金屬器等,刮起歐洲設計領域持續一百多年的“中國風”。
 

外銷瓷畫:陶冶圖

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

        引自《18 ~ 19世紀羊城風物--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廣州外銷畫》。創作於1770~1790年間的紙本《陶冶圖》外銷畫,描繪出於中國瓷器的製作過程。畫的最後兩幅,我們看到瓷器被運到了廣州,在廣州的瓷器店出售。繼而隨海外貿易被運到歐洲。這幅畫不僅僅描繪了外銷瓷的製作過程,說明當時的中國製瓷工藝技術也隨著外銷畫輸出到歐洲。
 

1. 采取瓷石 / Mining china stone
 

2. 利用水力擊碎瓷石 / Breaking china stone with water-powered trip-hammers
 

3. 采取瓷土 / Digging china clay
 

4. 製泥 / Men treading china clay in pits
 

5. 製釉 / Preparing glaze
 

6. 造花盆 / Making basins

 
7. 造花瓶 / Making vases

 
首都博物館“中國清代外銷瓷展”(一) - 逍遙遊 - 逍遙遊
8. 修坯挖足 / Shaping outsides and footrims of bowls
 
 
9. 釉下青花 / Painting in underglaze blue

 
 
10. 上釉 / Applying glaze

 
11. 入窯 / Stacking the kiln

 
12. 添柴 / Chopping wood and stacking the kiln

 
13. 出窯 / Unloading the kiln

 
 
14. 釉上五彩 / Painting in enamel colors

 
 
15. 入低溫爐 / Firing enamelled ware in muffle kiln 

 
16. 裝桶 / Wrapping porcelain in rice straw and packing in wooden tubs 

 
17. 陸路運輸 / Transport overland 

 
18. 水路運輸 / Transport by river

 
19. 瓷器抵達廣州貨倉 / Porcelain arriving at Canton warehouse

 
20. 廣州瓷器店 / Porcelain shop in Canton
 
 
廣州“廣發號”中國瓷器店
畫師不詳(約1840年繪製)
美國麻省薩勒姆皮伯第·伊賽克斯博物館藏
水彩畫
商店除出售瓷器外,還出售用於裝船運輸的大木桶。

 
貿易和航運
Georg Pauli (1895年繪製)
哥德堡曆史博物館藏
哥德堡博物館樓梯壁畫
 
 
廣彩的燒造
        由於廣州是當時的主要貿易港,貿易瓷器大部分在景德鎮燒造,為了節省時間,避免出現傳接錯誤,在康熙中晚期到雍正早期,開始從景德鎮訂購素瓷,在廣州珠江南岸設廠(河南),加工“廣彩瓷器”。“廣彩”是廣州織金彩瓷的簡稱,以絢彩華麗、金碧輝煌著稱。製作廣彩的素瓷、顏料和匠師均來自景德鎮。後來廣州自製顏料彩繪,然後入爐800度低溫烘烤而成。裝飾題材除中國傳統的花鳥蟲魚、山水人物外,多數為適應外銷需求,常見西方題材故事、風景、外國徽章等,也有部分完全按照外商提供的圖樣生產。 
 
 
從河南島遠看的廣州城
畫師不詳(約1840年繪製)
油畫
河南即廣彩加工的地方。
 
 
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商品倉庫
1680 ~ 1700年繪製
荷蘭蛋彩畫(鑲嵌板)
引自Masterpieces of World Ceramic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金甌沉船出水瓷器
        1998年,越南南部海域的漁民最先發現一艘裝滿瓷器的沉船,越南政府組織了打撈工作。這艘沉船當年從廣州出發前往歐洲,在越南金甌省陳文時縣海域沉沒。船上有13萬件瓷器,包括青花茶具、瓷盒、香爐及塑像等。部分瓷器上有“雍正年製”款,大部分為景德鎮燒造。 
 
 
《靜物·茶具》
·艾蒂安·利奧塔德(Jean-Etienne Liotard比利時)
1781 ~ 1783年繪製
        畫麵描述了下午茶剛剛結束後的情景:馬口鐵盤裏擺滿了精美的(中國)茶具,有一個茶壺、六套茶杯和杯托、一把奶壺、一個茶葉罐、兩個大碗和一個大盤。茶具上畫著或坐或站、其樂融融的中國人。這是歐洲人飲用中國茶時使用的一套配套茶具,飲茶的方式到西方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茶水中加了牛奶。

 
《喝茶的女士們》
·約瑟夫·霍爾曼斯(1682 ~ 1759年)
        盡管茶葉在當時仍是奢侈品,當時喝茶早已成為歐洲資產階級的日常習俗。這些沒有握柄、藍白相間的小茶杯,便於飲茶的茶托和碗可能源自中國,但更像是代爾夫特陶器精陶。
《布裏昂夫人飲茶坐像》
雅克·安德烈·喬瑟夫·阿威德(1702 ~ 1766年) 
        布裏昂夫人用的是中國瓷質杯、碟。正如那時候一位英國作家所描寫的那樣,中國的瓷質茶具成了“每一位時髦女士的必須之收藏”。

 
 
柏林夏洛特堡宮陳列室
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後半葉
        德國對中國瓷器也表現出極大興趣,到18世紀時宮殿內已擺滿了中國瓷器,並用中國瓷器改裝成各種裝飾品。柏林夏洛特堡宮的瓷器陳列室便是其中之一。柏林夏洛特堡宮的瓷器陳列室是1701至1713年夏洛特堡宮擴建時增設的,陳列的是普魯士王室的瓷器珍藏。
 
 
西班牙馬德裏阿蘭霍埃斯離宮的“瓷器間”
1760年 ~ 1765年
瓷器間陳設著中國清代外銷瓷罐,瓷飾組件由雷蒂洛官陶瓷工場燒製。 

 
 
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後宮中用中國瓷器裝飾的中國宮 

 
 
俄羅斯聖彼得堡奧拉寧鮑姆的中國宮
中國宮中陳設了中國小櫃和中國瓷器
 
 
旁帕多夫人
布歇(1759年繪製)
倫敦華萊士收藏館藏
畫布油畫。路易十五的寵姬旁帕多夫人非常偏愛“中國風格”。她“創建”法國皇家瓷廠,讓他們生產特定器形和圖案的瓷器。
 
 
仿製的中國人物紋蓋瓶
        德國邁森窯燒造。高45cm。這個巨大的球形瓶,帶有圓形頂蓋,飾以1730年左右流行的華麗多彩的中式圖案。瓶上“奧古斯塔斯國王”的花押字印記表明了該瓶很可能是皇家用具或是供奉皇室的禮品。 
 
 
仿製的中國風景人物紋花口長圓盤
18世紀初
荷蘭代爾夫特布魯日博物館藏
錫釉彩陶
代爾夫特陶瓷窯燒製。 
 
 
德國仿製的中國青花紋飾花瓶
1720年
高42cm、43cm
        中國瓷器傳入歐洲,各國紛紛仿造。最先仿製中國瓷器的是意大利威尼斯。1470年煉金士安東尼奧製造出模仿中國瓷器的軟質瓷。最早在製瓷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是德國。1709年,德國薩克森發現瓷土(高嶺土),製成了釉瓷器,這是西方世界生產硬質瓷的開始。1710年經國王批準,帕特格在邁森建立皇家薩克遜瓷廠,所製瓷器從型製到紋飾一如中國,彩繪花卉鳥獸、神仙仕女,甚至繪上飛龍。17世紀晚期和18世紀早期,通常五個一套的花瓶擺設品非常流行。深受中國瓷器的啟發,代爾夫特和德國出產了許多藍白陶器。這套器具來自不倫瑞克。 
 
 
仿製的中國風格咖啡套具
約1860年
匈牙利赫倫瓷窯燒製。

 
仿製的彩繪中國風景人物圓盤
18世紀初
荷蘭代爾夫特布魯日博物館藏
        錫釉彩陶。代爾夫特陶瓷窯燒製。在歐洲,荷蘭是以生產琺琅和玻璃著名的國家,因此生產模仿中國瓷器和陶器並不十分困難。臨近海牙的代爾夫特在17世紀就以專門生產模仿中國青花瓷器的白釉藍彩陶器而聞名,產品行銷歐洲,受到熱烈歡迎。當時的歐洲人把這種白釉藍彩陶器直接稱為“代爾夫特”,一直沿襲至今。
 
 
南京大報恩寺塔
        位於中華門外,九層八麵,高約109.7m。拱門用五色琉璃構件拚接而成,塔頂用2000兩黃金製成的寶頂,下有九層相輪,相輪下為承盤,俗稱“金球”。塔內置長明燈116盞,由百名少年日夜看管。早期來華西人紛紛讚歎不絕,謝務祿(Alvaro Semedo,葡萄牙人,1613年到南京)稱它可與古羅馬所有偉大建築相媲美。李明(Le Comte,法國人,1687年來華)稱它是“東方最偉大的建築”。1856年塔被毀。 
 
 
英國丘園八角塔
錢伯斯(1761 ~ 1762年) 
       蘇格蘭人錢伯斯在後園中建造了一座中國式八角塔,塔上還裝飾了80條龍。這反映出當時英國王宮貴族對中國園林文化的濃厚興趣。
 
 
東印度公司的Cron Prins Gustaf號帆船停靠在斯德哥爾摩港
 
17、18世紀中國瓷器貿易主要航線略圖
01. 廣州;02. 巽他海峽;03. 開普敦;04. 裏斯本;05. 阿姆斯特丹;06. 哥德堡;07. 漳州;08. 馬尼拉;09. 阿卡普爾科;10. 墨西哥城;11. 韋拉克魯斯;12. 加的斯

from 空穀聽風的日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億言談 回複 悄悄話 就像看連環畫一樣,謝啦!
宗闋 回複 悄悄話 記錄的真詳細,首博辦的很好,比國外的博物布展更細致。
回家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群思' 的評論 : 謝群思兄捧場!
回家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長在紅旗下' 的評論 : 叫青花。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些介紹。請繼續。
長在紅旗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好文!真喜歡藍白顏色的瓷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