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這一生,我們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個人資料
正文

餘春明的外銷瓷收藏/中國清代外銷瓷探源

(2013-03-04 13:21:18) 下一個

1. 餘春明的外銷瓷收藏
 

江西是個瓷器大省,自古所產的瓷器不僅供國內和皇族使用,同時在三四百年之前,景德鎮的瓷器也在大量出口,這些瓷器具有中國瓷器的精美,同時紋樣和造型具有歐洲的典型特色。這就是外銷瓷。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中國名片”一直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今年5月1日,南昌大學博物館成立,首批展品即為館長餘春明自己收藏的160件外銷瓷,造型精美,中西合璧。至12月,博物館的外銷瓷已增加到了236件,數量之多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同時博物館對外銷瓷的研究也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外銷瓷有著怎樣的曆史價值?又是怎麽回到江西的?


236件珍貴外銷瓷回贛


“我個人在海外收藏的236件外銷瓷精品,已經全部在博物館裏了,南昌大學還出資500多萬元在國內外收藏外銷瓷及相關畫作。”說到南昌大學博物館,創辦者餘春明特別動情,他把外銷瓷帶回國內,安置在博物館,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國外銷瓷的收藏和研究。記者於11月底12月初在青苑書店有幸結識、采訪餘春明時,他正因為博物館在海外購買的外銷瓷和古畫,帶回國遇到的海關問題而糾結著。


這些外銷瓷,除了一兩件元朝的、一兩件明朝的,其餘的都是清代的。“外銷瓷存在廣義與狹義兩種概念,有史以來中國運往國外的瓷器可稱廣義的外銷瓷,這個從唐朝就開始有了;而自明代嘉靖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中國與歐洲各國貿易交流,中國工匠先是按照伊斯蘭文化樣式或歐洲樣式,製造中西結合的瓷器,賣給西方,之後發展成接受歐洲設計的訂單,定製並銷往國外的瓷器,這些就是狹義上的外銷瓷。”餘春明告訴記者,目前業內談及的外銷瓷主要指後者,唯有這一概念,才體現了外銷瓷獨特的樣式和曆史文化價值。


作為美國的大學教授和職業畫家,餘春明收藏了10年的外銷瓷。隨著年齡的增大、小孩已成家立業,餘春明想回到中國,尋找自己藝術真正的根,於是他和夫人打算回江西,去婺源繼續外銷瓷的收藏和研究。“南昌大學校長聽說我們回來,極力邀請我們回到南昌大學,並提出給我們很好的待遇,並且很快為我們準備了一間大畫室,供我們存放東西。我們覺得,把自己收藏的外銷瓷帶回中國,本身就是想要推動中國外銷瓷的收藏和研究,讓國人真正地了解這些國寶的價值。”被校長的誠意打動,再加上南昌也是餘春明出生並成長的地方,他於是帶著他收藏的外銷瓷“回家”了。


1955年出生的餘春明是地道南昌人,1982年,他從浙江美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陶瓷專業畢業,1996年赴美。在夫人莊文瑾的幫助下,餘春明進行了10餘年的外銷瓷收藏,其收藏囊括了紋章瓷、中外人物故事、花鳥、山水建築、西方設計和雕塑6個大類,種類全、規格高。他不僅基本收齊了各種類型,保證收藏品基本上都傳承有序,還開始研究每件瓷器的曆史及文化內涵。



景德鎮最早的外國訂單


之所以說“外銷瓷回贛”,這是因為,這些外銷瓷,絕大部分都是當年西方在景德鎮的陶瓷訂單,尤其是明清時期,可以說是景德鎮最早接受的國外訂單。


“外銷瓷訂單最多的是荷蘭和英國,這主要是二國的海上霸主地位輪替決定的。”餘春明表示,葡萄牙時代,傳教士盛行,在貿易方麵,葡萄牙人盛行轉賣東南亞各國的特產,歐洲其他國家從葡萄牙進口的中國瓷器非常少,按照歐洲國家訂單生產的瓷器更少,但其時中國的財富之多已令世界側目。1604年,葡萄牙的“聖卡塔古林娜”號帆船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搶劫,船上的貨物使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產翻了一倍,從此強大了起來。荷蘭打敗了葡萄牙後,瓷器的訂購量越來越大,僅1639年就達到了2.5萬多件,當時最主要的風格就是克拉克瓷。康熙初年實行海禁,使這一時期的中國瓷器外銷幾乎停滯,歐洲的目光由此轉向了深受明末青花五彩及紅綠彩影響的日本九州市場。


海禁解除之後,清代締造了外銷瓷的最高峰,尤其是在英國成為海上霸主之後。歐洲和英國的貴族,通過管理嚴格又異常強大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大量進口中國瓷器,訂單源源不斷來到了景德鎮。尤其是此時,歐洲廣泛實行了分餐製,王族和貴族的訂單,一整套餐具和裝飾品有兩三百個瓷器,一些景德鎮的瓷器藝人不熟悉西方的傳說和風土人情,也會出現一些錯版畫。據餘春明介紹,1720年以前的訂單全部是貴族的;1720年至1740年,有貴族也有商人;1740年以後,平民訂單大量增加。因而整個18世紀貴族的訂單在所有訂單中僅占10%的比例。


餘春明告訴記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貴族訂單總數在6000個左右,這些都是精品外銷瓷,數量在180萬件左右,大收藏家和研究者已經厘清了其中4000多個訂單,而他自己擁有的貴族訂單是200多個。


揭秘外銷瓷的身份證


外銷瓷有一整套的訂單、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其身份打上了深深的中西文化和貿易烙印。


餘春明在專著《中國名片——明清外銷瓷探源與收藏》中提出,外銷瓷雖然也是按照材料如青花、粉彩、五彩等來劃分類型的,但和官窯的題材不同,外銷瓷有西方設計的題材內容和具有外銷色彩的中國題材內容,以及有別於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如西方的花卉、建築風景、人物故事、曆史畫麵、新聞題材、情愛場麵等,都是中國傳統紋飾中不曾見到的,其設計手法也以陰暗、光影為主。


外銷瓷的運輸主要是海上,因而其訂購和銷售也就成了各國東印度公司壟斷的貿易。在當時,歐洲王室和貴族,在家族有人結婚時,均以擁有中國瓷器為榮,他們往往會在定製的瓷器上打上家族的紋章。這些外銷瓷都用優質的高嶺土,絲毫不亞於官窯產品,其繪畫和燒製都是當時最高的技術,且擁有流傳至今的家族紋章,因而顯得額外珍貴。


外銷瓷的生產,一般由代理商到景德鎮交付窯廠製作,其製作價格較一般內銷瓷要高,造型和繪製要求也是中國人不熟悉的。除了繪畫和製作對景德鎮藝人更有挑戰外,餘春明特別提出,由於文化的差異,有些訂單如要求遍施黃釉,工匠會拒絕製作。因為在中國,遍施黃釉僅限於官窯,是皇帝專用的色彩。


餘春明表示,外銷瓷的收藏時間主要從1557年嘉靖皇帝批準葡萄牙傳教士進入中國開始,到19世紀中期歐洲的東印度公司全麵解體為止,這次外銷瓷回贛可以說闊別祖國已經有數百年了。
From http://www.jnds.com.cn/thread-129035-1-1.html
-----------------------------------------------------------------------------------------------------------------

2. 中國清代外銷瓷探源

———餘春明 莊文瑾

目錄

一、 緣起

1. 百年災難

2. 仿品泛濫

3. 中國人未開采的中國古瓷寶庫

二、 外銷瓷的曆史

1. 宋以前(絲綢之路)

2. 宋—元(一統版圖)

3. 明朝 ( 敲開大門 )

4. 清朝 ( 完善貿易 )

5. 外銷瓷的運輸

6. 外銷瓷的訂貨和生產

7. 學會透視 學會素描

8. 外國人怎麽用瓷器的(關於器型及功能)

9. 關於東印度公司

三、 外銷瓷的紋飾

1. 紋章瓷類

2. 船泊風景類

3. 宗教故事類

4. 人物故事類

5. 花草動物類

6. 中國紋飾類

7. 歐美各國紋樣風格特色

8. 瓷雕類

四、 中國清代景德鎮外銷瓷

1. 明末到順治(青花、五彩、其他)

2. 康熙(青花、五彩、彩彩、其他)

3. 雍正(青花、粉彩、琺琅彩、其他)

4. 乾隆(青花、粉彩、琺琅彩、其他)

5. 19 世紀(青花、粉彩、五彩、其他)

五、 中國瓷與外國瓷

1. 清中期後歐美各國自己建廠燒瓷

2. 相似的紋樣,審美不同

3. 中國古瓷的精神性

4. 胎質與釉色的差異

六、結束語

一、緣起

為什麽寫這本書,原因有三方麵: 1. 中國這一百多年來,老祖宗的寶貝及有曆史價值的文物消失的太快。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和文物的。現在中國人有錢了,但卻不認識自家寶貝,隻認為皇家的東西是寶貝。當然啦,在“家天下”的中國,大家長皇帝用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的。但從整體藝術價值來講,也不一定。皇宮的東西規範、細致有餘,生動、創造藝術性不夠。加上仿品泛濫成災,真假難辨。一百多年的災災難難,皇家寶貝在我們自己家裏早就沒幾件了,還是別人幫你保存了不少。 2. 就是仿品泛濫問題。中國的仿品生產已經走過了原始積累階段。從原來整個村的農民都在仿造古瓷,到現在隻有極少數專家在仿製,專家對付專家。世界上最著名的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等就出現過拍賣到幾百萬、數千萬港幣或美元的仿品。中央台的“鑒寶”節目,當故宮專家鑒定一件價值連城的“官窯”器時,景德鎮的專家正在家裏看著樂呢。 3. 中國外銷瓷是當年外國人花了大價錢買的。“東印度公司”就專門為歐美各國購買運輸這些寶貝。在中國內戰、抗日和文革等災難不斷,寶貝漸漸損毀的時候,人家不但保存得非常完美,而且所有資料整理的井井有條。從東印度公司的購買單據,訂貨人要求價格到設計圖案,出木樣、到交付生產和運輸等,清清楚楚。雖然不是每一件都是這麽完整的資料,但總比中國的專家隻憑經驗要好得多了。許多外國專家為研究中國瓷器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如研究中國紋章瓷的英國人,大衛 S 賀華德 ( David Sanctuary Howard )。在世界上建立了其權威性,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有人說“外銷瓷太多了,不值錢”,別人已經給你整理好了你家寶貝的等級、價值,你把自己家裏的寶貝都毀了,卻說別人的東西太多、不值錢,這好像沒道理。而且我們的老祖宗在百年前就開始在用中國文化的技藝、內容來服務全世界,讓世界通過瓷器來認識中國,幾百年後的今天,中國不也是大量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嗎?不也麵臨著一個文化和產業的全球化問題嗎?不同的是那時候中國瓷器特別貴,現在中國貨品便宜,是不認識外銷瓷,還是不想認識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得要有一個過程。我寫這本書,就是要告訴國人,有多少我們的寶貝,是什麽樣的寶貝在國外。

百年災難

這百年的災難我不想寫太長,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屢屢入侵,掠去多少寶物。這是國人喜歡吊在嘴邊講的。但是,除了大規模的抗日戰爭,絕大多數寶貝都是我們自己毀掉的。而且是徹底的毀掉。別人搶去的還在別人那兒完整的保存著,有了錢我們還能買回來。但如果那些寶貝一直就呆在中國,不可想象,那將會對中國文化和人類文化寶庫是一個多大的打擊呀。

我隻想說我經曆的和我知道的這五十年內的事。先說在民間吧。我小時候,吃飯的碗是民國的,家裏攢的花瓶也是很精美的民國名家畫的。我太太家裏有幸存了一套民國名家四條屏小擺件,前些年居然還賣一十多萬元呢。那時候,天天街上有人挑擔子走家串戶的補碗,我記得八歲那年一個夏天,聽到有人在街上吆喝“補碗”,父親叫我拿家裏一個青花人物大碗去補,喝湯用的,在家裏每頓飯都要用到,很重要。我出去叫住他,是個老人。他先用膠粘住碎片,然後拿出鑽子,在碗上鑽小眼,再釘上鉚釘,這叫鋦瓷。四十幾年後的今天,這門手藝沒有人會了,而且連鋦過的瓷器都不多見了。前年台灣曆史博物館專門舉辦了一個鋦瓷展,就是為了叫人們在記住這一古老技藝。

再說我小時候平均一個多月要去剪個頭,我就隻愛在一個叫吳鬆林的老人擔子上剪。那是個紅木的,雕刻很精美的剃頭擔子,一邊是座椅,後麵靠背上有紅漆雕花和金漆,刻得是 西遊記的故事。他還會有一些小人書,讓你在一邊等的時候看。背靠後麵吊著一塊髒兮兮的刮刀布。最精美的是前麵的鏡子四周刻得很細,鏡子下麵是爐子燒著熱水,上麵有個臉盆。四十多年過去了,要問現在八十後的二三十多歲的人,應該百分之九十沒見過,不知道這玩意兒。這現象說明在中國一種文化現象消失得太快。在美國不是這樣的,我喜歡周末逛“家庭遺產拍賣” Estate Sales 。特別是有錢人區域。我家一套六椅大餐桌,五十美元買來,五十年前那家老主人結婚時買的,和新的差不多。現在的餐桌加幾十倍價錢買的也沒有那麽好的質量。我們在美國人家裏買到過清朝黃花梨木套幾、日本羅漢床、明式交椅及歐式陳列櫃等,都十分精美和完好如新。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看到的。

我特喜歡林風眠的畫,但買不起。前段時間買了本林風眠畫集,看到在文革期間,林風眠先生因為擔心抄家會抄到他的畫,在家中的馬桶裏衝掉了二千多幅他的作品。那是多麽大一筆財富呀。現在,我的母校(中國美院)以林風眠先生為榮,但在那段持續二十多年的災難中,曆史對他是多麽的不公啊。

林風眠兼容西方與東方,但卻從一個嶄新的起點上延續,發展了中國人筆墨移情的重要功能,而不是傳統文人的“筆墨”,這在二十世紀無人可以比擬。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在這裏不必詳議。但林風眠的文革遭遇卻反映了文革那場“浩劫”的殘酷。劉海粟一輩子獻身美術教育,文革中把他一輩子教育心血和財富堆在學校操場上,他戴著高帽子跪在一邊看著他的終生追求的成果被毀掉 …… 。這些事太多了,那時全國七、八億人口幾乎無人逃避。這樣的災難為什麽會發生在中國?現在的中國人不願意談這些,沒意思。但大家為什麽都去做收藏呢?就為了以後毀掉嗎?

要知道,這些文物是永存的。我們在它們麵前隻是過客。它們幾百年,上千年來看了多少故事。這些外銷瓷,幾百年前產於中國,生產的過程就很有意思。運往歐洲,輾轉於歐美不同家庭、博物館。以後說不定再回到中國。多少代人在它們麵前消失了,我們也一樣。千萬要珍惜文物,不要成為罪人。作為收藏家要研究它,收藏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活,是修身養性,而不是財富和附庸風雅的炫耀。中國收藏和一些文化現象有不正常的群體意識(所謂“跟風”)。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一種文化的出現、流行。以前是皇家導向,現在也許是市場,也許是政府,也許是外來風。但都有稀裏糊塗的跟著走的現象,不是真心喜愛。所以,當此風不流行時就不珍惜。我常和國內收藏字畫的朋友往來,有一次當我跟他說到我在收中國清代人物畫家,如改琦、費曉樓的畫時,他脫口而出的是:“他們的畫不值錢,不但沒有你老兄的畫貴,連國畫係研究生的畫價都不到”。不當一回事。但這些畫家,在二百年前就是大家,收藏家又保存了兩百年,他們的畫對研究中國人物畫的曆史是很有價值的,要珍惜啊。問題是收藏要真正喜歡,而不是為了錢。西方人收藏大多以個體意識為主,國家、市場不能完全引導個人的意識。所以,什麽東西國外都可能有人喜歡收藏。我到過一家人收藏成百上千種鈴鐺,還有收藏可口可樂成來所有的罐、瓶和圖片 …… 。說了這麽多,一句話,要真心喜歡,要惜物。我們國家以前不是這樣,不要說民國大收藏家張伯駒把自己十五畝地大的四合院和全部家當來換展子虔的《遊春圖》。就是我們知道的張大千和收藏家王季遷都是真正的做研究並不跟任何風潮,而且更不為金錢和炫耀去收藏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時,徐悲鴻在桂林買到董源的《溪岸圖》,三八年抗戰,徐托張大千帶回四川。張大千當然知道這幅畫的價值,他以金農的《風雨同舟圖》交換。五〇年王季遷看到了,堅定信念一定要此畫,便以 12 張古字畫換來。後來張大千長期居住海外,家大業大,賣畫實難養家之時,在美國東方藝術界出了名的“小氣包”王季遷卻無任何要求的提供經濟支援,而張大千又總是回報更多的字畫。這種收藏是一種生活,是友誼、是境界。

仿品泛濫

中國文化的特點就是摹仿的文化。當今中國社會更是仿品泛濫,仿造軟件、仿造影碟、仿造產品、仿造繪畫、仿造古董、仿造文化樣式 …… ,整個就是一個仿造的社會。

摹仿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人的行為準則是摹仿祖先的行為規範;後一個皇帝仿前麵的,子孫仿家長的,百姓仿皇家的;最高的行為規範是“直追堯舜 …… ”。堯舜長什麽樣他都不知道,但他知道那是聖人,仿他沒錯。

要仿,就要有範本。人的行為的範本就是祖訓、族規。人要按那個規範去做,不可逾規;否則輕則不孝,重則會被定為“離經叛道”而被罰。離“經”,叛“道”,這個“經”和“道” 就是範本。若是永遠一點兒也不離“經”,不叛“道”,那不永無發展了嗎?你看南方水牛耕田的犁,硬是一千年沒變。但朝代更替,環境變了,範本一成不變實在是不行。所以,摹仿就有了第二版本,那就是變通的仿製,為我現在所用。

中國文化藝術品,包括陶瓷、書畫的摹仿曆史大多離不了這兩種版本。

先說中國畫。中國畫不僅規定了畫法、圖式,也就是模仿的範本,連畫畫人的情緒表述規範都有規定。首先是一筆一畫都要仿得像,符合標準,畫蘭花和畫梅花、竹子各是怎麽用筆的,怎麽樣的步驟都有規矩。不按那個規矩就是“不像”,這個不像不是像不像真的蘭花、梅花,而是像不像範本上的,或祖宗(曆史上的某大師)的蘭花、梅花。我們常聽人說:“此人畫得像徐渭”,“這個人的畫風像八大” …… 。 這不是貶他摹仿人家,而是讚美他畫得好。

我們要談外銷瓷,一定會聯係到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前麵談一點中西文化,後麵就會說得清楚一些。中國畫為什麽會是一種摹仿的繪畫,我們不妨先從它的功能來談談。首先,中國畫是為修養的繪畫,而不是為畫家的繪畫。它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為自己在精神境界上的人格提升而畫的。這些文人們在朝政、官宦場上滾爬,天天遊刃於權勢、關係、利害及皇家與百姓的汙泥濁水之中,然而他們的最高境界卻是老子所說的“道”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 …… ”;這個“道”的境界是人生的精神修養的最高境界,畫畫就是為了這個。像不像真實的物體不重要,“太像媚俗”。有沒有原創性,不去想它,因為畫畫是為了修身養性,不是為了當畫家,或創什麽風格。所以,每天都要有一段時間什麽都不想,寫寫字,畫幾幅畫。大多數人僅限於此。高興時,他畫梅花、蘭花,朋友喜歡拿去掛在堂中,天天看著高興;生氣時,或要表達其人格時,畫畫墨竹、菊花等。同是官遊之人得以從畫中知道他的境遇和思想。久而久之,有人畫的梅花歡喜之中見蒼涼,從苦寒中來;有人筆墨中顯孤傲,個性不同,在生活中不能顯露,在畫中流露出來,因為在這裏才露真情。於是在微妙的筆墨之中,風格漸漸不同了起來。但表麵看都一樣的畫法。就像美國人看中國女人看不出年齡的差異一樣。所以,中國文人就要求有一種特殊的欣賞方式;幾個人坐一起,要誌同道合之人;品著茶,有享受,有時間,有心境,再看畫。看畫不是看一眼就算了,是品味。慢慢看,這樣才能看出不同筆墨。所以,中國畫的原創意識是人格境界在筆墨上的展現,不是形式上的原創,形式上是要摹仿的。所以,上千年的國畫、文人畫沒什麽樣式的變化。而西方幾百年,中世紀、文藝複興、荷蘭畫派、古典藝術、現實主義、鄉村風格、印象主義、現代派 …… ,變化太多了。中國上千年畫風靠什麽變呢?朝代更替,大環境變了,人也就變了,畫風才會有一點點變化。越是戰亂,越出大師。

和中國人的行為規範的摹仿與變化,中國文人畫的摹仿與變化一樣,中國曆代陶瓷的摹仿也有兩種。一種是完全的仿,一模一樣;一種是有變化的仿,為符合新時代的使用功能和審美的需要。

先說一模一樣的仿製。方法是:先用透明紙補在原瓷器上描下花紋,完全一樣。然後,順著紋樣線條用針刺出連貫的小眼,而後,再將此紙補到新仿的泥坯料上去,用黑色草木灰包在細紗布中,撲打在這些圖案上麵,紋飾圖案就一樣的摹上去了。再用一樣的料彩去畫、施釉、燒製 …… 。

陶瓷行業分工很細,“共計一坯二力,過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當時禦窯廠分工計二十三作,“大碗作、久鍾作、碟作、潘作、鍾座、印作、錐座、畫作、寫字作、色作 …… ”。仿製一件高檔瓷器是很不容易的。要一模一樣的仿製有兩種原因,一是為獲利,因為以前的古董太少、太貴,以假充真去賣,獲取暴利。二是因為前朝或古代的東西好,現在依然難以做到,爭取仿製一樣,為現在所用。後者在官窯中較多。

先說為獲利的那種,在曆史上,隋唐以後哪朝哪代都有仿古瓷的出現,完全仿製在明、清以來特別多。如康熙朝,上至六朝青瓷,唐、宋名窯,下到明朝精品,仿得惟妙惟肖。那時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已是不菲的價格,康熙年仿品特別多。如今在故宮博院就有十幾隻呢。當時多為皇家仿製,民間有無仿製獲利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說清代以來大規模仿古,康、雍、乾三朝為第一次的話,清末二十世紀初就是第二次了。那段時間,大量的歐美商人進入中國,大多要買明、清官窯器,雖然那時戰亂頻頻,百姓民不聊生,但有商機在。所以,仿品充滿市場。那時候的仿品有些特點,一般十九世紀大多仿康熙,二十世紀初仿的大多仿乾隆,基本上都是仿官窯。二十世紀初年( 1916 年)袁世凱派郭寶昌任督陶官,隻是曆史上最後一個官窯督陶官了。他就是玩古瓷,做古董生意的。所以,他任職後主要就做仿古瓷。仿康、雍、乾三朝粉彩,琺琅彩、仿得極為精美。而且,他可以用當時清朝宮廷中的彩料來畫。他死後所藏瓷器捐了故宮,如今故宮博物館能看到這些東西。第三次仿古高潮是解放以後,重點是在 80 年代以來。解放以後,景德鎮成立了藝術瓷廠,仿古瓷是其中一個生產項目。在計劃經濟下也無暴利可獲,所以,畫工很細。但你要那時候的瓷廠去按古法淘料,並用極為稀少的高嶺土,還要用數年以上去漚製泥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胎、釉都粗糙。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仿品更是泛濫。三十年來,仿製產業已經曆了原始資金積累階段,進入了其成熟期。這個成熟期的仿品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仿得都像,極難辨別。在二十世紀八十年初,江西省一些村莊,全體村民都做仿古瓷。當夜幕降臨,南昌市街頭巷尾到處是賣瓷器的農民,都說是家中挖到的,後來他們就去廣州、上海等地。真是泛濫成災。現在大大不同了,現在是極少數人在仿;這些人是專家,他們跑遍世界各大博物館和拍賣行,一年隻做幾件瓷器。當《鑒寶》節目裏,故宮專家鑒定一件官窯器是真品時,他們正在電視機前偷著樂呢。當他們仿製的東西在大拍賣行賣到上千萬時,他們也會引以為榮。但不是他們在獲取暴利,他們隻賺應得的辛苦錢,並顯示他們的聰明才智。接客人訂單,一對一的仿製,使他們的基本經營方式。

現代仿製的方式:

我們不去談有多少種仿製方式,隻談幾十年來的仿製水平。先談談釉上彩。首先,他們一年隻做幾件,有時間慢慢做。然後,有資金調動景德鎮一切能工巧匠。首先,可以全世界找古代老胎,現代網絡世界,他們的眼力非凡。老胎掛新彩,曆來有之,不稀奇。但老胎掛新彩現在能看出來的就不多了。他們在一樣的新白胎上先試,用電腦調試釉彩的成份,燒製溫度等。這一個燒成功了,再做真東西。燒成功了又怎麽樣呢?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有兩個問題:一、有新光(也叫賊光);二、長年氧化,手摸後整個畫麵會有一種整體磨損,有一種自然美。新東西沒有。沒關係,人家還沒完呢;訂貨的是些大收藏家,是內行;手裏有東西,舍不得出手,但又要資金去轉,要錢用。所以,找到這些專家,驗貨合格後,在收藏家手中摸玩數年,新光一定沒了。畫麵味道也有了,胎是老胎,試問:專家如何鑒定?

再談談釉下彩仿製,一談到釉下彩,大家一定會說仿雍正粉彩可以買到雍正老胎,仿雍正青花,總不能去找到雍正朝的泥胎吧,這是其一。其二,人們也許會問,仿明宣德青花、蘇麻璃青的鐵鏽斑,以前是加重青料做出來,都能識別,曆朝曆代都沒有仿好過,現在總不能去中東買來回青吧;現在中東還能買到一樣的鈷料嗎?人家也不操這個心。

一是泥胎問題,別忘了元、明、清三代官窯泥料的產地“高嶺土礦坑”還在,早已不開采的遺址上能挖到含高嶺土礦百分之十,或哪怕百分之一的原料,那麽,分解出來也是高嶺土。石頭原來用那裏的,現在一樣。康熙胎質地那麽緊密,用什麽材料,要風化、漚製多久才能製出一樣泥胎 …… 。通常從原始采集,分解到最後成泥坯,至少二至三年。不著急,隻要能做到一樣,怎麽做怎麽行。蘇麻漓青鈷料就好辦了些了,用電腦分析,其成分早有材料專家分析好了的成份配方在那兒呢(見 982 年版《中國陶瓷史》 372 頁)。現代工藝在知道了其成分以後,研製出一樣的鈷料不是太大難事 …… 。

外銷瓷基本沒有什麽仿製,隻有幾家公司,製作在景德鎮。在香港,上海有分公司。但由於大多原件仿者見不到,而且沒有那麽大的利潤,所以仿製僅在初始階段,很粗糙。這幾家公司基本上仿紋章瓷,由於無法仿製一樣的康、雍、乾三朝外銷瓷,所以,他們寫出來的說明是 19 世紀的紋章瓷。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外銷瓷,尤其是紋章瓷,基本上在美洲市場;若是畫著法國、英國的徽章圖案,說是 19 世紀製作的,那麽收藏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現在的中國清代外銷瓷市場穩定,藏品流傳有序,資料豐富,藝術水準層次清楚,尚沒有難以辨別的仿冒品出現。現在進入這個市場,應該正是時候。

接下來我想談談不一樣的仿製。

畫畫也有仿形和仿意之分。張大千是個仿畫高手,他仿沈周的《廬山圖》這幅畫就是按自己的風格去仿的。喜聞今日故宮博物院推出高檔精仿瓷“故宮專造”瓷係列,從大小到圖案感覺都不是一模一樣的仿,但是水平相當,是收藏的佳品。景德鎮有一位學者,也是古瓷的專家,他開了一個廠,專做仿古瓷,價格不低,質量很好。他就明確告訴人們,他賣的是精仿品。不想魚目混珠,欺瞞世人。當然,仿品能被專家看不出來也是一門不錯的技藝。和張大千的“廬山高圖”秀氣,沈周的“廬山高圖”雄渾一樣,有的不一樣的仿製就是審美觀不同了。如:雍正皇帝,這個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皇帝不知有多少批奏是關於燒瓷器的,而大部分都是“照樣多燒些”。如:“雍正七年 …… 閏七月十( )日郎中海望持出均窯雙管瓜楞瓶一對 …… ,交年希堯照此瓶上燒造些來”(造字 3326 號)等等”。這樣的批奏很多,但也有要修改的。如: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 ……. 交來成窯五彩瓷罐一件(無蓋) …… ,奉旨,將此罐交年希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件。原樣花紋不甚好,可說與年希堯往精細裏改畫 …… ”(造字 3323 號)。雍正嫌原罐紋樣粗了點,新仿的幾件和添的蓋子紋樣往細裏畫一點,這就是不完全一樣的仿了。

要注意的是那種仿古瓷想仿得一樣精美,但水平達不到,而且很容易看出毛病,一般不要去買。大多人們會犯一種毛病,那就是說,自己會給自己出一個解釋,“也許 …… 吧”。我第一次看到仿的紋章瓷,還是買了。當時我從胎,到釉和金色都覺得不對,但特便宜,又是老外在賣,而且畫的很棒。心裏就想:反正不貴,也許是真的呢,那不就撿了個漏嗎? …… ,這種心理不對。

中國人未開采的中國古瓷寶庫

這個寶庫就是外銷瓷。為了方便起見,本書隻寫景德鎮清代外銷瓷,這一部分外銷瓷,占目前國外中國外銷瓷市場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比例。

什麽是外銷瓷,就是指外國人向中國訂製、訂貨的部分瓷器。也包括一部分民窯瓷出口。這裏分三個內容:一、外國設計圖案,製成木(銅)樣,帶到中國,由中國陶瓷藝人按樣式製成。這些由外國設計的紋樣也影響到中國官窯瓷的紋樣,如乾隆官窯器裏就有花西洋人物(用素描技法畫)和西洋花卉、帆船的瓷器。而那時候,直接供職在皇宮內的就有如郎世寧等人在內的歐洲畫家。而由歐美直接派出來的東印度公司的商務人員及陶瓷業務有關聯的西方傳教士,與皇家督陶官年希堯、唐英本人就是好朋友。在外銷瓷上也發現過琺琅彩,當然,這些材料在清初本來也是由國外進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琺琅彩都是在北京紫禁城裏畫的呢?

外國人直接設計圖案,大多有這幾種,一、全部由國外設計,中國隻是製作,如宗教故事,曆史神話故事等;也有一些紋式全由外國設計。二是紋章瓷,紋章本身由國外設計好,其餘紋樣或在國外選好,或在中國圖案裏選。三是國外設計好基本器形和圖飾位置,再選中國紋樣修改。除了國外設計好了樣品來中國製作之外,就是選擇中國紋樣的圖案,用在西式器型上,有的是直接運用,有的就稍加修改,所以,在東印度公司內就有一些設計人員。當有的器型國外的與國內的都一樣時,如陳設瓷或盤子等,外銷瓷和民窯器相差不大,但瓷質和品質的要求卻和官窯相差不遠。另外有兩種特殊樣式設計。其一是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下令解除長達二十多年的禁海令,並在:江蘇連雲港、寧波、漳州、澳門設四個海關,開放對外貿易。其後外銷瓷數量大增。但在禁海令實施的這二十多年中,西方在中國的訂貨生產點轉移到了日本,並出現了一種次釉下青花,加釉上凡紅、五彩及金線為裝飾風格的伊萬瓷( IMARI :),解禁後,西方人依然喜歡這種風格。所以,康熙年間,伊萬瓷的風格紋飾很受歡迎,而且量大。另外一種是由來自印度的西蓮花(皮球花)和木槿葉子 等,幾種植物圖案組合而成,大多為釉上彩,少數有釉下青花,也有勾金線,色澤華麗,變化豐富,名稱叫“煙葉瓷”( Pseudo Tobacco Leaf ),其實和煙葉關係不大,伊萬瓷顯單純 , 煙葉瓷華麗、豐富,其造型圖案也直接影響到官窯紋飾。若金色掉了一些,也影響裝飾品質不大,而且這一類瓷量不太大。所以,煙葉瓷比伊萬瓷要貴一些。

現在外銷瓷市場很穩定。也其他古董一樣,價格遵循如下原則:一、品質。沒破沒損,完好如初始終是很重要的。很多外銷瓷一買來就被當作陳設收藏品,從沒用過。這品質更重要的是原來的畫工,瓷質等品質。並不是古東西,沒有破損的東西都有價值的。二百年一個木水桶再新再完整也隻不過是水桶而已。二、稀有程度。有的瓷器當時隻燒了五百個,有的當時訂了數萬個,有的隻有幾個。二、三百年下來依然是這個比例(如果品質相同的話),那當時隻有幾十個的,現在在全世界也許就僅有幾個了,當然珍貴。三、背後的故事。如:直接從事中國出口瓷貿易的東印度公司的徽章瓷,現在一個盤賣幾萬美元(雍正年製),而同品質一般的家族徽章瓷,現在也隻賣三千美元不到。前不久美國一拍賣行賣了一個小盤和小杯,四寸小盤,圖案簡單,乾隆末年,品質也好不到哪裏去。通常這樣的東西一盤、一杯約賣三百美元以內。我曾經九百美元買了 40 多件,包括大盤、大壺。可見這是很便宜的東西,但這兩小件拍了 2300 美元,因為這是肯尼迪總統家族的徽章瓷。美國總統家用過,是他們家訂做的。貴十倍當然應該的。四、依類型貴。有的類型就是貴,就像官窯器一樣,隻要是官窯就貴。外銷瓷中,通常紋章瓷貴,我們把它稱為“洋官窯”,因為是歐美貴族、皇室成員訂做的家族紋章瓷。它對西方社會而言,又同樣是紋章學、家族史研究的對象。因為英國學者,收藏家大衛 賀華德的研究,這一部分徽章瓷大部分都有據可查,從家族的曆史到這個瓷器的產生緣由等都很清楚。由於訂製時費用高、要求嚴,這類瓷器從瓷質的胎土到彩繪大多十分精美。所以,徽章瓷基本屬中、高檔瓷器。二是巴洛克、洛克克等文化類型,如像這樣花園、拱門、女人、洋車、仆人、小狗等這種樣式,大多比較貴。三是帆船、城堡;帆船型更貴一些,因為西方是海洋民族的國家,專收藏帆船型瓷的人較多。四是聖經等宗教故事類;如基督受難故事。前幾年在一個網站上看到基督受難的畫盤,乾隆年間的,因為修改過畫麵,標 4000 多美元一直沒賣掉; 2008 年佳士得拍賣同樣的一對盤子,要價一萬到一萬五美元。這五種類型是有很特殊的背景類型。再如:乾隆及乾隆以後銷往美國的瓷器,如果上麵有鷹和美國國旗的圖案,都會被愛國的美國人弄得比較貴。其他的背景:如在 1713-1740 年間,普魯士皇帝選皇後,就以 600 名撒克遜龍騎兵和鄰近小藩國君主換了一批中國瓷器,其中有 被叫做“近衛”花瓶的十八隻大花瓶,近來在各個拍賣行把同類花瓶也稱為“近衛”花瓶。

這個市場已有三百年的曆史,當初,從東印度公司的船剛到碼頭,在碼頭的一幢房子裏早已人頭聳動,很多人在等著送來拍賣的瓷器。有的瓷器直接從船上送來拍賣。如今,這個市場高、中、低檔價格分明。中國是一個特別大的消費市場,有著不同層次的收藏家,外銷瓷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外貿易、中外文化的交流橋梁,人們因它而認識了中國。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們有能力擁有它的時候,為什麽不買呢?而且這裏大部分是質優的清三代的產品。它們的品質之精美,令人讚歎。

二、外銷瓷的曆史

當東方遇到西方

在很久以前,地球的東方有一群人是我們的祖先。他們來到一塊地方,在那裏住了下來,並世世代代繁衍下去。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複一年重複著同樣的事:春天播種,夏秋收獲。他們不必為做事而操心,因為世世代代都是這樣做的。所以,在他們的眼裏,沒有“事”,隻有“人”。眼睛隻看著別人,別人在做什麽,想什麽,我要如何做才會比他們過得好。在國家有家長 ----- 皇帝;在村鎮,有家長 ----- 族長;在家裏,長輩為尊,也是一家之長。人人爭著做家長,出人頭地。在這群人中,創新是大逆不道的,要做的是遵循祖訓。要和諧的空氣流淌在這個圈子的裏麵。一些有知識的高人們,為表達他們不屑於俗人為伍,“大隱隱於市,隱於朝”,便在書畫的筆墨中表現他們的精神。在外人看來每個人都一樣的畫竹子,畫花草,千百年不變,但其連接精神的筆墨卻反映了人與人的不同。大的形式一樣,不違祖訓,小的筆墨不同,反映靈魂。他們講究“氣韻生動,中鋒用筆”的審美準則,用毛筆書寫和畫畫,書和畫是不分的。

他們強調以家長為中心的群體意識,不提倡個體的獨立創新。

而西方遊牧及海洋民族的另一群人,他們在草原上牧著牛羊,追逐著水源青草而生息,沒有固定的疆域。為了生存,人們選出一群人為領導。而每個人都將麵臨著新的發現和新的危險。因為在他們熟悉的地方,草已被羊吃完,水源也日益枯竭,人們必須開辟新的土地才能生存。因此,發現與創新是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為,隻要有光的地方,他們都能去。因為光就是神,是神應許的地方。所以,在他們畫中,就以“光”為語言,並力求獨特創新。他們強調個體的獨立意識,人與人之間有著一定的空間,人們講究客觀與科學,繪畫通過光來反映客觀存在,懂得了透視法,並用於繪畫反映客觀。

東方重內在精神,西方重外在客觀;東方談感覺,西方談存在;東方重人與人的關係,西方重人本身;東方喜歡黃色,西方好紫色;東方喜歡吃熱的,西方吃涼的 …… 。反正,東西兩方相反的地方很多。

到底西方與東方何時相遇的呢?曆史太漫長了,誰也說不清楚。

我在寫《中國南方民居大門》一書時翻閱過一本英國著名藝術曆史學家庫爾茲寫的一本書叫《西方與東方帶翅膀的獅子麵具》, 裏麵談到獅子銜環的造型時是這樣寫的:“大約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代希臘的一個藝術家產生了一個怪念頭,他要把一個活動的環裝在刻成或鑄成的獅子裏,或者說,他要把兩種傳統的成分,即藝術的形象與實用的功能結合起來。新的藝術形式一旦創立,它便到處能夠生存,並幾乎是遠播不綴的。。。。。。”。希臘人看到美妙真實的獅子頭型,嘴上銜著圓環,美觀、藝術又好用,自然是喜歡。

不知何年,這個造型傳到了中國,中國人也很喜歡,但怎麽樣也得賦予一些精神的東西,於是就有了一個故事:作為中國人圖騰的龍有九個兒子,各不一樣長相,也不一樣的本領,其中有一子名曰:鋪首,專門幫人看門,為人守宅院。就是這個獅子銜環,它是龍的兒子,徹底的中國種,不是外來戶。

由此而想到改革開放初年,國內一些有才氣的畫家看到一些國外現代派畫家的獨特形式繪畫,馬上學來畫中國人物和反映中國現狀,國人不知其源,驚歎“天才畫家”,而這些人也自認為就是天才了。後來,這些天才們到了國外才發現沒有人欣賞他們,自己又不知要幹什麽。摹仿別人,人家不買你的帳,生活都成問題。

在三百年前,我們的祖先 ­­­­ ——景德鎮的藝術家們,這群東方陶瓷藝術的精英們,當他們遇到西方的客戶是:不熟悉的審美標準,明暗畫法,透視 …… ;但我們的祖先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畫出了很美的畫,燒出了很美的瓷器,讓西方人如癡如醉的喜歡,甘願陶大價錢大買特買。當東方遇到西方時,古代的藝術家們。。。。。(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