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加"America's Got Talent ' 初選有感

(2013-02-03 16:33:47) 下一個
參加"America's Got Talent " 初選有感

一個月以前,女兒告訴我,二月初在紐約有"America's Got Talent "的初選,她想參加。我說好啊,怎麽想起來這事?她說她有一個美國同學知道了這個初選的消息,告訴她說她應該參加。我知道我們女兒在她們學校唱歌還是小有名氣的,基本上每年學校組織的音樂會她都會有獨唱。於是就網上報了名。

二月二日早晨,我們驅車前往紐約。這天陽光普照,坐在車裏暖洋洋的,很舒服。我們報名約定的時間是11點鍾,到初選現場的外麵時剛好11點鍾,看見斜對門正好有一個停車場。為了趕時間,就這兒了。一問,35刀,一口價。正在考慮要不要停這兒時,後麵已排了一長溜車等著停了。就這兒了。後麵發現這個決定還是蠻英明的。

我們來到初選現場的門外時,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到後麵排隊去。轉過街角一看,哇,人山人海。我們於是向著後麵走去,這條街都排滿了,我們又轉過一條街,才找到隊尾。真是倒吸一口涼氣。看來想當明星的人多的很哪。有背著各種樂器的,如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也有拿鼓的,也有吹簫的。還有一隊一隊穿著相同服裝的,那一定是跳舞的。也有什麽都不帶的,那可能是要唱歌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其它絕活。本來坐在車裏時還覺得挺暖和的,這時往這兒一站,冷風順著高樓的夾巷吹過來,涼颼颼的。真後悔沒有把帽子和手套戴上。從排隊人的情況來看,有老的,有少的,有白人,有黑人,有亞洲人。但是以黑人居多。不可否認,黑人在唱歌跳舞等方麵還是蠻有天賦的。亞洲人很少,就看到幾個東方麵孔的。站在我們後麵的一對白人父母帶著他們17歲的兒子,兒子要邊彈吉他邊唱歌,歌是自己寫的。他們是開了四個多小時的車從波士頓趕過來的。我算了一下,他們早晨不到七點就出發了。我們旁邊的中國小夥子是從費城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趕過來的,他在費城上大學,到美國不到兩年,在國內鋼琴吉他都學過,這次也帶了吉他過來,準備邊彈邊唱的。也是自己寫的歌。他說重在參與。前麵是一幫黑人,有老有小。小的那個小孩七歲,要跳舞的。再旁邊,一白人姑娘,約二十歲左右,背著小提琴,拿著呼拉圈,是要邊轉呼拉圈,邊拉小提琴的。

從十一點多等到快兩點才進到大門裏去。在等待的無賴中,一些人開始唱起來,唱的還真不錯。也有吹排蕭的,也很好聽。終於到了我們,進去之後每人手腕上先戴上一個帶子,是為了方便出入使用的,而且表演的和陪伴的顏色不一樣。表演者再發一個號碼,將來會依據號碼表演的。然後是安檢,再是填表。然後進入等待大廳。我們進入大廳時,那兒座無虛席。幾台攝像機正在調試,好像要攝像。再一波人被叫去初選之後我們總算找到了座位。坐在對麵的是一對老年白人夫婦,我一看那老頭身上也貼著表演者的號牌,就和他聊了起來。他們是從費城坐火車來的,老頭六十八歲,已退休,要表演唱歌。美國人的精神還真不是蓋的。我就在想,這麽多人這麽坐著多無聊阿,這麽多的Talent,讓他們上去表演哪。不一會兒,這還真成了現實。先是一群黑人女孩的舞蹈,然後是一群白人女孩的舞蹈,然後放一些快節奏的曲子,誰都可以上去。然後又是一些表演,誰想上去,就可以上去。注意,這並不是初選,隻是組織者提高氣氛的一種手段,並且錄像之後可以作為廣告之用的。我想讓女兒上去,可她不去。

終於到了我們,這時又有快兩個小時過去了。五個都是要唱歌的女孩進了一個小屋,裏麵兩個女士,一個主要是錄像的,另一個是主考官。被叫到名字的表演者先要介紹自己的名字,哪兒來的,表演的曲目。然後是唱歌,不能超過90秒。他們說爭取今天12點前把初選弄完。哈哈,晚上12點!然後一個一個的表演。有一個女孩竟然是從Arizona過來的。女兒因為這兩天感冒發燒,喉嚨也有些疼,所以聲音有些嘶啞。不過其他的人好像也並沒有發揮的很好,雖然有一兩個在外麵練的時候覺得她們唱的相當不錯。也可能是選擇的歌曲問題。結果是五個多小時的等待換來了90秒的表演。考官說回去等消息。出來時已經下午五點了。我們再到旁邊排隊的地方一看,哇,隊還是那麽長。而且還有陸陸續續的人來參加。

參加了這麽一個活動,也有一些感觸。首先亞洲人的孩子,好像表現欲不夠。別人在台上表演的時候,我對女兒說,你也上去看看。可她偏偏不去。其實女兒在學校還算是相當不錯的,很開朗活潑的。可在外麵的時候,有的時候放不開。以前去遊樂園玩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場合,主持人邀請小朋友們上去,都是以白人黑人孩子居多。到了最後大家都上去了,她才可能去。這可能與我們中國人喜歡內斂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另外,可能與我們平時給她們定的各種條條框框有一定的關係。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雖然他們表麵可能不聽,但久而久之,還是深入到骨髓,變得畏畏縮縮了。

另外一麵,亞洲人,或者咱們中國人,是不是要求太完美了。這次女兒參加這個活動,如果不是她的美國同學,她也可能不會去。或者還有很多中國人的孩子們,可能知道這個消息,但並沒有去。可能覺得自己不夠好。但從這次參加人的情況來看,也並不都是水平很高的。對中國人來說,本來自己地孩子鋼琴彈的不錯了,媽媽會說,看看別人誰誰誰彈的更好;本來自己地孩子數學不錯了,爸爸會說,看看別人誰誰誰數學更好... 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不自信了。爸爸媽媽們,讓我們給我們的孩子更多一些讚美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