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沒有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曆史上沒有,今天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對於一個人,道德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年輕的時候有年輕的道德,年老的時候有年老的道德。國家不同道德標準也不同,民族不同道德也不同。一個國家內部,道德標準也是因人而異的。
所以說,道德的多樣性和多變性是無限變化的,這話我倒是同意。
拿中國來說,婦有婦道,已婚婦女紅杏出牆就是不道德。這個道德紅線幾乎約束了人類幾千年,但最近幾十年越來越鬆動,以至於今天的人越來越理解潘金蓮了。類比的是,男性嫖娼行為是被道德容許的,而娼妓又是為人所不恥的。可見,道德是男女有別,並且時代不同,道德標準、價值觀都會隨之改變。
在中國,婚姻自由這個新道德遠遠沒有實現。中國古時候的皇帝可以有3000個女人,皇帝可以在其中任意挑選,直到找到一個滿意的寵妃,然後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皇帝的道德。富人有能力娶妻納妾,一般的小地主以上的都可以有兩個女人。但是窮人沒有能力娶妻的,可以兩個男人共同擁有一個女人,俗稱拉邊套。也有兄弟6個共同擁有一女人的。中國不同等級的官員,住宅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超過自己的標準建房居住,那麽就是過於貪婪,比如和珅。
所以,與其談論道德這包含太多含義的二字,不如探討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價值觀體係。這個價值觀體係,把社會中的人按照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結構,按照個人和家庭所擁有的財富和隱性的財富,來構造等級結構。並以此來分配社會資源和安排社會責任和義務。所以,這樣就不難理解,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個人和家庭,不同社會階級和階層的道德標準是不同的。
常常看到今天依然有人探索自我個人的道德提升之道,比如反思自我。這讓我想起從古到今的各種苦行之道,並且唾棄人的欲望。我不清楚人類如果繼續延著這條路走下去,意義究竟是什麽。今天的人們,如果繼續遏製自己的物質欲望,對於整個社會的效果是什麽?難道是讓地球承載更多的人嗎?那麽為什麽不發明一種技術,把人腦中“自我”的那塊大腦養在培養液裏而丟棄整個軀體?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遏製一個人的欲望就是去努力爭取實現。或者實現欲望以後的滿足,或者在刻苦努力之後的放棄。那種依靠自己在頭腦裏繞彎子最後的放棄,是不可取的。
那麽,是否具有人人統一的道德標準?人類是否把追求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作為終極目標?我個人認為,這需要人類回到類似原始社會的社會形態,也就是社會徹底消亡的時刻,統一的道德標準才能夠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