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都忘情遊 (Kyoto)(一)

(2016-05-19 15:57:07) 下一個

京都忘情遊 (Kyoto)(一)

經曆前一日地震的驚嚇後,今遠離震區,遊覽於曆史和文化積澱的古都,春風拂麵,頓覺神清氣爽,喜不自禁。
 

京都位於日本的關西地區,處於群山環繞的盆地,一直是日本1200多年間的首都。有數百間有名的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刹,擁有日本很多國寶。

古色古香二條城 (Nijo Castle)
 

我們從酒店出來,細雨霏霏,剛拐過酒店的停車場,街邊一樹樹粉紅色的櫻花映入眼簾,濕漉漉的空氣夾雜著櫻花和樹木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不禁深吸了幾口。
 

穿過馬路便是二條城。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將軍在京都的行轅,建於公元1543-1616年,是江戶幕府的權力象征。1867年,最後一位德川幕府在此隱居,在二條城舉行“大政奉還”儀式,將政權歸還給了明治天皇,二條城因而聞名。
 

整座城由石牆及護城河包圍著,總體上分為本丸禦殿(主城)、二之丸禦殿(次城)以及環繞兩個禦殿的庭園等區域。
 

我們穿過雕刻精美、富有年代感的大門,經過庭院,就到了參觀二條城的重點建築二之丸禦殿,入殿之前要脫鞋(在日本許多宮殿和神社,還有泰國的寺廟都有此要求),沿著供遊人參觀的線路前行,一係列按等級不同而設置迥異的會見室呈現在眼前,殿內牆壁和隔門上畫有狩野派畫家的名畫,黑褐色的木質房廊給人一種厚重的古樸感。
 

較特別的是名為"夜鶯地板"的走廊,行走其上便會發出啾啾鳥鳴般的響聲。這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頓時,我童心煥發,使勁地踩了幾下。
 

其園林雖然不是很大,但盡顯日式園林的精巧別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不遠處一片櫻花園。雨後的櫻花分外清新,此時細雨初霽,花瓣上的水珠在陽光照耀下晶瑩剔透,骨碌碌地嬉戲於花叢間。
 

我們漫步於花徑小路,盡情地擺出各種留影姿勢。可老公說,我那些有限的拍照姿勢,已用了N次,建議都編上號,以後隻要說用幾號姿勢,他就知道怎麽拍了。經他這麽一通“嚴要求”,倒弄得我手足無措,照相時都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拍出了一些很滑稽的照片。
 

成片的櫻花滿樹爛漫,花團錦簇,如雲似霞。本來以為花期已過,這次無緣見櫻花,喜出望外的是不僅能看到,且這遲開的花朵更大更飽滿。一陣清風吹過,飄飄灑灑,下起了花瓣雨,於是我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閉上眼睛,靜心感受這大自然的饋贈。
 

穿梭於櫻花間,呼吸著這清新而濕潤,夾雜著淡淡花香的空氣,令人流連忘返!

金碧輝煌金閣寺 (Kinkaku-ji)
 

金閣寺,又名鹿苑寺,是一座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刹,位於京都市北區。是臨濟宗相國寺派的禪寺,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
 

尤以供奉著釋迦摩尼佛骨舍利的舍利殿“金閣”而聞名於世,其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的“黃金屋”,頂端屹立著一隻鳳凰,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的景觀是京都的一大象征。
 

遊人不能入閣內參觀。我們就沿湖觀遠景,金閣在陽光的映照下金碧輝煌,與寺前的鏡湖池相互輝映;看近處,金閣的側麵及背麵,可以目睹金光閃閃的牆麵。然後拾級而上,穿過鬆林,經銀河泉,嚴下水,龍門瀑,安民澤,白蛇之塚等,其中不少都與中國文化頗有淵源,有些就是取自中國的白蛇傳、鯉魚躍龍門等傳說。
 

此處遊人如織,我們稍作停留便離開。出門不遠處見一涼棚,便停下稍事歇息,補充能量。其間,睿智好學的朋友,隨時隨地不忘吸收知識,我們也隨之了解了一些有關地震的知識。
 

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麵波。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最先到達震中,又稱P波(Primary wave),它使地麵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Secondary wave),它使地麵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麵波又稱L波(Love wave 世間萬般愛,人們最不願看到這毀滅性的愛),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隻能沿地表麵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P波能穿過固體,如岩石山脈和液體,如湖泊海洋;S波則不會通過湖海擴散。

曲徑通幽哲學路 (Philosopher’s Path)
 

哲學之道位於東山山麓,京都大學東側,人工河旁。南起熊野若王子神社,北至銀閣寺, 長約2公裏,因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曾常來此散步、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
 

相較於遊人如潮的金閣寺,我更喜在這伴著清澈的流水和古樸的竹木小橋,沿著安靜的石板小路,走走停停、張張望望、坐坐歇歇;悠閑地賞賞花、看看景、聊聊天;不時地駐足於路旁精致的日式小店;體會心靈深處的那份沉靜和淡然,感悟生命的莊重。
 

或許應該談談天、說說地、評評事、論論人;仰觀宇宙之浩瀚,俯察世間之繁雜;行走於有限的小路,引無限遐思,方不負這條道之含義。
 

若有時間,或可進入路邊茶屋或咖啡店,沏一壺茶或咖啡,品一些日式點心,聆聽一段優美的樂曲;倚窗托腮,放飛心靈,何其浪漫!
 

正是:小橋流水幽徑邊,紅櫻綠柳春意暖,黑瓦白牆精致屋,朋友知己品浪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