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

白熊,達拉斯人。幹科研的,是個愛運動的基督徒,也愛唱歌,熱愛生活,願我的博客能交很多朋友!
個人資料
正文

插隊那會的精神食糧

(2013-03-03 18:09:51) 下一個
 

這裏轉載一首詩,作者郭路生的 “相信未來” 。該詩寫於1968年。那一年的年底我去山西雁北農村插隊去了。從1966年開始的文革已經2年,兩年裏,從激進到逍遙,從“三線建設”,遊泳,滑冰,到讀凡爾納的小說集。文革沒完沒了的,那麽多中學生閑賦在家裏,2年裏學校關門,圖書館關門,“ 文化”也關了門,唯一敞開的大門就是去農村。當時,我們一代人都在談論著“去那呀?”,有的去了東北,有的去山西,有的去內蒙,有的去了雲南。不論去了哪裏,我們那一代人都知道的一首詩是“相信未來” 

盡管,離開北京時,火車站鑼鼓喧天,陽光燦爛,但我的心裏卻陰雲密布。天蒼蒼,夜茫茫,人生的路走向何方?就是這首詩,像一盞燈照亮了暗夜中的心靈。其 實,我是到了農村後,才讀到這首詩的。詩的意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當時讀著這首詩的感覺,就像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的艾爾頓,他被丟棄在太平洋裏荒涼的塔博爾島上,天天看著遠方的來船,能把他帶離荒島。可見精神的力量是多麽巨大。在物質文明極度匱乏的年代,不靠精神的力量靠什麽?

詩作者的年齡和我們差不多,他寫下這首詩時,20歲。他曾 經說;“‘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經看到這代人的命運了。魚兒跳出水麵,落在冰塊上,它的前途是死,和這個冰塊一起消亡,但它卻看不到冰塊的消亡。後來我 又寫出了《相信未來》,相信我們會戰勝死亡,這已經進了一步了。我年輕,我能看到冰塊消亡的那一天。”我把“相信未來”抄寫在一個"時代"的筆記本上,那 個筆記本記滿了豪言壯語。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感言,到齊奧爾科夫斯基的仰望天空,毛澤東的風流人物看今朝,到俾斯麥的不忘東方。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筆記本。從插隊到上大學,從十幾歲到出國前。隻可惜,最後還是丟了。但丟不留的是記憶。對那個時代的記憶。刻骨銘心!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
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杆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曆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相信未來 --郭路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