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們的童年八十年代

生於七十年代,長於八十年代的記憶...
個人資料
正文

[經典老電影] 以革命的名義

(2013-01-30 07:24:11) 下一個

影片根據蘇聯沙特洛夫的話劇《列寧與第二代》改編,反映了在十月革命初期,蘇聯人民的艱苦處境並用列寧和捷爾任斯基與兩個孤兒的故事,表明第一代革命者對第二代的關心與培-養,影片還通過瓦夏和彼加的成長故事,謳歌了革命事業的光輝未來。1960年,我國將本劇搬上銀幕,以此來紀念列寧誕辰九十周年。 1918年,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剛勝利不久,紅軍戰士薩維列夫去莫斯科途中,在一個小車站上被反革命分子暗殺。兒子瓦夏和彼加剛剛失去母親,現在又失去父親,孤苦無依,-輾轉流浪到莫斯科。列寧和捷爾任斯基遇到這兩個孩子,將他們收留並加以照顧。而此時,革命雖然取得勝利,但帝國主義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異常仇視,顛覆革命成果的陰謀仍在進-行。反革命分子亞爾采夫偽裝身份,混進蘇維埃肅反委員會,指使人打傷了列寧,同時欺騙瓦夏和彼加,利用他們將藏有炸藥、雷管的圖書搬到車站糧食倉庫,企圖將倉庫炸毀。千鈞-一發之際,敵人的陰謀被發現,反革命分子受到嚴懲。此後,在列寧和捷爾任斯基的關懷下,瓦夏和彼加成長為勇敢的紅軍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