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美國微生物學家創立在沙灘上的學說

(2025-09-06 08:51:49) 下一個

同濟美國牛人的政府科學家辦公室。

 

同濟美國牛人創立了一個“細胞生殖學說”,他聲稱推翻了細胞分裂的常識。這怎麽可能?他要讓我們不能教學生,幾乎就是一個邪說。他是個土壤細菌學家,在美帝EPA是研究空氣與環境的課題,但是他硬是把自己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的artifacts, 應用到包括淋巴細胞和神經元的所有細胞,我把他的學說正本清源為“細菌生產邪說”。

 

我在很多年前讓他不要讓女兒在高中階段接觸此學說,他當時聽了,所以他家牛女才能在AP Biology考試上得五分,這樣可以成功就讀Hopkins。才女上大學後,同濟美國牛人則是全麵上場灌輸邪說,甚至說服她連真菌出芽都認為是生殖而不是非對稱的細胞分裂。

 

我們知道麵試研究生時,教授們會坐一排輪翻問申請人。如果申請人回答問題時不是以講事實的科學態度,而是擁有信仰般地學說認同,招生委員會很快認為申請人不適合做科學,這些恐怕是才女的MSTP(MD/PhD)申請不順利的原因。

 

同濟美國牛人:“女兒中學時候就認為她父親的細胞生殖學說是對的,還用泥巴做細胞模擬細胞衰老、用牆報在學校的科學展報告結果(那個牆報的照片我一時找不出來了)。但是,我一直提醒她任何考試都要按細胞分裂偽科的“標準“答案回答,因為你在這種考試中的目的是得分。至於她自己進入研究階段要深入了解細胞生殖過程和原理,我則持開放態度。所以,我不反對她在MSTP的申請中提及她這方麵的一些想法,但我也告訴她這樣做或許好、或許也不好。如果碰上被細胞分裂洗腦而頑固不化的人評價你的申請,你會被視為異端而排斥”。

 

同濟美國牛人:“請你把我的細胞生殖為基礎的關於DNA複製的解讀(包括那兩張題)發給ChatGPT, 看它如何理解和評價。我已明確指出,以這種方式解讀“半保留複製“是個misnomer,因為它(自然造成)DNA複製是“半真半假“。[Grin]”

 

美國伊利諾,猶他和內華達通過法律,禁止精神醫生使用AI治病。這個規定好,我們需要真的曾奇峰,不是Sam Altman 製造的曾奇峰。昨天我與同濟美國牛人辯煩了,我開啟秒刪他的留言,采取不回答他的吉普賽語問題的模式。因為那是浪費時間,也想到我的同班同學和國內心理大佬曾奇峰。同濟美國牛人連仿錘體拉染色體的細胞分裂相,以及通過同位素定量奠基的DNA半保留複製的經典實驗都否定。他的所有論述不知道謙卑為何物,對達爾文都發動攻擊。

 

美國同濟牛人:“我已經吃了謙卑的苦!1997年我的細胞生殖發現被美國微生物學年會選為當年隻有兩個做新聞發布會的發現之一,因為考慮到Science雜誌或許會發表論文,所以我決定放棄新聞發布會。結果悲劇了!我同時被Science同行評議的另一篇論文被接受發表,而我的這個我認為意義大100倍的論文被兩個磚家砸磚而被拒稿。後來許多人都認為我犯了一個“學術“錯誤,因為他們都認為如果我先給了新聞發布,會對雜誌造成一種壓力,或許使雜誌拒稿時會三思而後行。其實,當年我有兩個研究被美國微生物學年會接受參會,一個是我在橡樹林實驗室的職業研究,發現地下深處的嗜高溫鐵還原菌。一個是我的業餘研究,描述單細菌追蹤所發現的細胞生殖。顯然,我的業餘研究發現被微生物學會大會組織者更為看中而被選作新聞發布。我也一直認為,這個業餘發現比我的職業發現更值得Science 發表”。

 

同濟美國牛人最近留言:“1990年,已在美國俄克拉荷馬讀微生物學PhD的牛人在導師的支持下利用獲得的一個獎金前往位於波士頓附近的著名於世的海洋生物學研究所(MBL)參加一個“微生物多樣性研修班“的學習,期間利用一個“不對稱“細菌 - 柄杆菌 - 進行細胞生殖的實驗研究,發現柄杆菌不是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兩個不用的子細胞而發生了所謂的“細菌分化“,而是母細菌生殖了一個以上的子細菌而自己還在並且有了老化的表現。這一研究被寫入研修班的結業報告,而結業時的口頭報告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

 

他這次還分享了兩篇原始論文,我不認為是公開發表的,因為它們不是peer-reviewed的。他堅決反對,認為我是不識文字的主。我隻是隨便看看,就發現這些論文是基本上不可能通過同行們評審的。

 

他這個土壤微生物學家所建立的理論還真是建立在土堆上,我以前懷疑他操作顯微鏡發現細菌生產理論是誤差,現在還真得到了物證。

這張截圖是同濟美國牛人的含偉大發現的原始論文,三個Figures的質量都是一塌糊塗。紅圈為文章的Figure 4,雖然我沒做過電鏡,泰迪媽媽是電鏡專家,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因為過度曝光造成的結果。我以為是他對著太陽的拍照,拍出了天門的蠶豆,我好想吃,可惜是細菌吃了會生病的。

 

文章表5存在聚焦的問題,他仍然認為是個重大發現,他就是這樣模糊地發現了細菌生產理論。

 

表3的注解也存在語言問題,我不知道是英文還是吉普賽語。這些是他的原始句子:“Morphology of Caulobacter stalked cells adhered on plastic membrane at the 30- (A) and 60-(B) of a cell age synchronization experiment.”,ChatGPT改成:“Morphology of Caulobacter stalked cells adhered to a plastic membrane at 30 min (A) and 60 min (B) during a cell-age synchronization experiment.”。同濟美國牛人辯解“反正都不是我的母語[呲牙][呲牙]”,這個回答還是充滿了正能量。

 

因為他的拍照指數沒有內控製,我對Figure 3的調侃是“圖3的A和B都在玻璃上,半個小時就從黑夜走向光明?”。既然是time course,除了時間其他條件應該相同,但是兩圖反差很大。

 

同濟美國牛人辯稱那是1991年的實驗結果,他就是這樣做科學的:“電鏡課每次上機時間有限、拍片次數也有限,所以有些片子拍的不好,但糊裏糊機地也能說明問題。比如圖5的細胞形態一致性很高、說明年齡同步化的效果不錯。這些電鏡照片拍於1991年,那時的電腦還是DOS 係統”。

我正好覺得那個年代我們做科學都非常認真,隨即找到自己在1995年的一篇原始論文,手機對著電腦拍照,那些圖表的質量仍然讓我現在自豪。大家看看,這University of Oklahoma 與WashU醫學院的水準怎麽相差這麽大啊。

 

這篇文章隻有三位作者,全部實驗都是我做的。中間作者是從公司重回大學的老同事,當時50多歲,為早年Purdue PhD, 他教我這個30歲的人做分子生物學實驗。當年剛到美國,那是做出七篇一作論文的歲月。

 

同濟美國牛人:“你對我的電鏡照片的一些評述真是笑死人不償命啊!至少說明你確實對電鏡技術毫無知識。不過,我必須坦然地承認: 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為可以用“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大炮“,我的這些發表在(我自己辦的)公開雜誌的文章,即使有些照片的質量不如(某些)人意,但的確說明了一些關鍵問題,證明了柄杆菌不是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兩個子細胞,而是母細胞可以生殖多個子細胞、並且有明確的年齡增長標記- 每生殖一次就在柄杆裏增加一個節片。這是世上首次以真正的細胞年齡同步化方法(獲得美國專利)證明了母細胞的多次生殖和老化。這些“蠶豆“照片或許會讓你看了就“中毒“、但日後定會為斯德哥爾摩的宴會增加不少“食欲“。 人們不禁會問: 牛人這些諾獎級的發現到底花了納稅人的多少經費? 回答是: “零元購“ - 沒花納稅人的一分錢!”

 

“我的業餘研究拍的電鏡照片是利用我和妻子有意去上電鏡課而才獲得的非常有限的上機機會、利用限定的拍照膠片得到的,而且是“新手上路“,老司機們請多包涵。[Grin][Grin]”;不過日後我跟我的導師說我會電鏡,他允許我把我的“正規“研究的一些細菌樣本也拍電鏡看看,這有經費支持的研究的電鏡照片質量就不一樣了![Grin][Grin] 請看這篇有經費支持的文章發表的電鏡圖片”。

 

我的回複:“我跟你說過,這才是peer-reviewed論文的優秀質量,你非要使用相當於博文的雜文展現偉大學說。你的細菌生產理論需要正式發表,至少應該over reviewers’ dead bodies [ThumbsUp][Worship]”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