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最容易被誤診的病
(2007-11-12 08:41:17)
下一個
五種最容易被誤診的病
對於很多疾病的診斷, 並不象辨別一個東西的顏色那樣容易: 說是黑的, 就白不了; 說是白的, 就黑不了。
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 往往會遇到某些很難判斷的”陰影區”。這些陰影區是指, 有些本來毫不相幹的疾病, 卻有著十分相似的症狀。 比如說, 在春天發生的感冒和過敏, 都會有咳嗽, 鼻塞, 流清涕, 打噴涕等症狀。對這些相似的症狀, 或是極其微妙的病情變化, 即使是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們, 也經常會混淆或誤診。還有一種情況是: 有時候, 病人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 但麵對形形色色的不同治療手段, 往往不能準確地決定到底那種治療才是最有效, 最適合自己的。 比如得了心髒病, 既可以靠吃藥保守治療, 也可以做支架, 或做搭橋, 吃藥風險小, 但可能對病情控製不夠有效。 做支架或搭橋, 會在短期使病情獲得很大改善, 但手術的風險明顯比吃藥要高。
在這兩種種情況下, 病人就很有必要再去看別的醫生, 聽取來自不同醫生的看法。
盡管現在四處都在抱怨大醫院人滿為患, 小醫院病源嚴重不足, 但如果病人想對自己的病情進行確診, 最穩妥的辦法還是要去大醫院看專家門診。 這是因為, 大醫院的專家, 具有更豐富的臨床經驗, 大醫院有更專業的技術分析人員。 這樣, 就盡可能地減小了誤診的可能性。 而且在治療手段上相對會更先進, 手術失敗的可能性, 相對會更低。 這不是迷信, 而是事實。
目前, 有5種疾病是最容易被誤診的。 如果一個病人不幸被懷疑得了這5種疾病中的任何一種, 那麽, 這個病人就一定要再去看別的專家, 綜合各方意見來確診。
1. 某些很難確診的癌症
如果一個病人被診斷為得了某種很罕見的癌症, 或者病人想確認自己所患癌症診斷結果的正確性, 那麽, 這個病人必需去找另外的富有經驗的病理專家複診。
這是因為, 在觀察病理切片時, 有時, 很難準確地辨別一個細胞是否是癌細胞。 在這種”拿不準”的情況下, 一般的病理大夫, 就會給予”陽性”的診斷結果。 這是因為, 如果病人不是癌症, 而按照癌症治療了, 這種誤診一般不會被發現; 而如果病人真的是癌症卻被診斷為不是癌症, 那, 醫生的麻煩就大了。 為了避免比較大的麻煩, 病理醫生權衡利弊, 就會把模棱兩可的切片診斷為”陽性” 。 因此, 就發生過被診斷為口腔癌的患者在被摘除了滿口健康牙齒, 切除了牙床後, 再做病理化驗時, 結果為陰性-即, 病人根本沒有癌症! 盡管打了官司, 要了賠償, 但失去的口腔再也回不來了, 人的麵容也徹底損毀了。 另外再比如, 惡性肉瘤。 因為肉瘤是長在肌肉和脂肪這些軟組織之間, 不容易被觀察到, 因此往往被一般的病理大夫所忽略而漏診。所以, 去大醫院, 看經驗豐富的專家, 就變的尤為重要。
2. 6歲以下兒童的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診斷, 因為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可以遵循, 因此很難確診, 尤其是對於6歲以下的兒童, 更容易被誤診。
通常, 兒童多動症的診斷全是憑醫生的主觀判斷。 比如, 如果一個孩子無論在家裏和學校裏都表顯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易衝動,就可能被診斷為多動症。 但是, 如果一個孩子還不到6歲, 就被醫生診斷為多動症,那麽, 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再去看別的專家確診。 這是因為某些多動症的症狀,如總是不停地說話,做事過分沒有條理,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 易煩躁等, 是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有的一些行為。 盡管有些兒童表現得比較強烈, 但還是屬於正常範圍, 而不是所謂多動症範疇。
此外, 還應該排除一些很可能和兒童多動症相混淆的精神上的問題, 比如: 精神發育障礙, 學習障礙, 焦慮, 和抑鬱等。有時候,有些有家庭暴力行為的兒童往往會被診斷為多動症。 這是因為比起同齡的孩子來說, 這些兒童往往更加精神不集中,在學校裏更加自由散漫, 做事更衝動。這其實是一種誤診。事實上,這可能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典型症狀。
3. 帕金森氏綜合症
帕金森氏綜合症也是最難的診斷的疾病之一。這是因為帕金森氏綜合症的診斷沒有任何像血液化驗, x光檢查, 或儀器檢查這樣的硬指標可以遵循。 因此像兒童多動症一樣, 帕金森氏綜合症的診斷也隻能憑醫生的主觀判斷。
要診斷這種神經係統紊亂, 首先要看的幾個標誌是震顫,運動緩慢,肌肉僵硬,和身體容易失去平衡等。 所有這些指標, 都不是基於某些具體的檢驗,而是一係列症狀的綜合。 因此, 早期帕金森氏綜合症的診斷尤為困難。然而, 早期帕金森氏綜合症的診斷對於帕金森氏綜合症的治療又是十分關鍵的: 如果早發現, 對症治療, 就可能極大的延緩病情的發展, 盡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目前, 帕金森氏綜合症的誤診率可能高達25 % -30 %。 通常, 帕金森氏綜合症的一些早期症狀, 如顫抖和運動問題, 往往被視為人體老化中的正常現象而沒有加以重視, 因此錯過寶貴的早期治療機會。反過來,有些沒有帕金森氏綜合症的病人又可能被錯誤診斷為帕金森氏綜合症。其實, 他們的症狀,可能是源於病人正在服用的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比如某些精神科的藥物。
即使是受過良好訓練的內科醫生和一般的神經科醫師都有可能會誤診診斷帕金森氏綜合症,特別是缺乏診斷精神障礙臨床經驗的醫生。因此,帕金森綜合症基金會建議: 被懷疑有帕金森綜合症的病人一定要找運動障礙專家和對診斷帕金森綜合症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確診。
4. 心髒手術
為什麽做心髒手術之前要谘詢更多的專家意見?
最常見的情況是,有的病人已經被建議做開心手術, 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或導管治療(如: 支架, 或球囊), 但病人其實並不確定這些治療是否真是十分必要的, 或者, 哪種治療手段對自己是最適合的。 因此病人需要做更多的谘詢, 聽取別的專家的意見。 或者換句話說,病人需要在手術前更多地了解這些創傷性的心髒手術可能帶來的風險, 比如血液凝塊,中風,感染,甚至死亡; 或者, 病人需要更多的了解, 對於自己的病情, 到底心髒搭橋比較好, 還是球囊擴張更有效。
另外, 谘詢更多的專家, 還意味著尋找手術做得更好的大夫, 從而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
5. 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
普通醫生診斷的抑鬱症,有時確實需要精神科醫生來確診。
如果一個被診斷為抑鬱症的病人,在服用了至少兩種抗抑鬱藥物後都得不到不改善,或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比如躁狂症, 那麽實際上, 可能這個病人得的不是抑鬱症, 而是雙向情感障礙。
為什麽這兩種病很容易被混淆呢?
雙相情感障礙, 即所謂的"躁狂抑鬱症",也就是說躁狂和抑鬱的症狀交替發生在同一個患者身上。 在這個病的發作早期, 往往沒有明顯的躁狂症狀發生,所以很容易讓醫生混淆兩種疾病,把其誤診為抑鬱症。事實上,症狀不太嚴重的雙向情感障礙患者可能永遠不會發展為激烈的癲狂,而隻是在抑鬱的同時有輕微的躁狂發作。
現實當中,有多達69 %的雙相性精神障礙患者的最初診斷是錯誤的。根據這一事實,美國一些研究機構正在研究如何減少誤診的有效診斷方法。比如,給懷疑是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單獨服用抗抑鬱藥。同時,一定要讓患者知道,如果服藥後,發生比較明顯的躁狂的副作用,就必須要去看精神科醫生,以確診是否是雙向情感障礙。
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些精神上患有疾病的病人,隻肯去看內科,而不願正視自己的精神疾患,去看精神科。這也是造成精神疾病容易被誤診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