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究竟是怎麽了,沒人能說得清楚。
2013年和妻回國在香港轉機,停留了4天。九龍,港島,澳門各一天,最後一天取消了海洋公園,去將軍澳拜祭了黃家駒。
香港給我們的印象很複雜,100多年的殖民史印記,同紅色中國的隔離而保留下來的傳統,造就了一個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又水乳交融的彈丸之地。
在香港機場,步行電梯看到第一個廣告是廉政公署,一隻手握著半碎的雞蛋,碎蛋殼拚出了香港地圖——堅守香港核心價值。
最繁華的市區,前一步是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森林,再走幾步轉入小巷就可以看見破舊的居民樓上掛著幾十年的各類霓虹燈和繁體字招牌。我們住在油麻地,下樓就是地鐵口,人流熙攘接踵而行,大多是表情木然行色匆匆,而轉過街角是天後宮,紅牆青瓦,大樹傘蓋,老人們下棋聊天,天後宮裏一廟三供,媽祖,城隍爺和太上老君像是開年會一般。再走兩步,到了西九龍公安局門口,這也是不經意的朝拜,多少部少年、青年、中年各個時期的經典港片片段浮現,而眼前的不過是一棟灰不溜秋不起眼的小樓,斜街角是老店許留山,門臉和大連一般街頭的拉麵店似的,我就想:大佬被保釋出來後會不會先進去來碗楊枝甘露壓壓驚呢。
地鐵裏各色人等,大多都在低頭刷手機,沒有任何表情。
在尖沙咀逛星光大道,對麵是此起彼林高樓大廈的香港島,身後是香港藝術館和太空館,在藝術館參觀了唐伯虎祝枝山八大山人的真跡,也見識了真的皇後大婚禮服和元青花。坐2元錢一次的天星小輪渡海去港島,略微顛簸的海麵飄起了小雨,一下子仿佛回到了電視劇《大時代》裏的情景。
上環,依舊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在地鐵口約等在港工作的親戚會麵,一位殘疾老伯拉著破二胡,另一位大嬸伸手遞著根本沒有人接的售樓廣告,那一個空間時間,仿佛瞬間凝固,隻有我們四個靜止下來,而如蟻般的行人如電影裏的二十倍快鏡頭繼續穿梭,配樂是悲愴婉轉的二泉映月。
在太平山看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因遊人太熾,我們沿路散步,看見預防山體滑坡而鋪蓋的水泥磨麵,這和大連容易發生滑坡的地方很像,一個個泄洪管上都有編號和上次審驗的日期,讓人感慨香港市政建設的規範和嚴謹。
回過頭來想,這是這種說不上的違和還是不違和,恰恰造就了香港的魅力。而於我個人,也許是大農村呆久了,除了香港的各種小吃,那樣的氣候,節奏,現實和極端商業化都是我所畏懼的。
所接觸的各色港人,很難用一個統一的詞匯形容,有素質極低的茶餐廳大媽,也有素質很好的酒店前台,有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好客,也有職業化的謀生微笑,但是你不得不承認,整體也罷,平均也好,還是要比內地高出不少。
而最近幾天,微信上到處流傳著對立情緒,有極端港獨揮舞港英旗幟辱罵內地自由行遊客的照片,也有朋友們轉發很多的三斷(斷水斷電斷物資)。
以我個人在海外同香港人接觸的經曆和認知,我相信那小一部分港獨如彭某某和發起占中的幾個小孩在整體香港人裏比例不大,香港是一個生活壓力很大而又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同日本一樣,每天真心關心政治的人極少,大多數為生計奔波,所以國內人也大可不必義憤填膺。但是香港人整體對?和中央政府情緒上的對立越來越激烈卻是真的,而且這種情緒也在緩慢蔓延到普通內地人身上。
內地來港生子,水客搶購奶粉,兒童便溺事件,教科書事件等等,對立的情緒愈演愈烈。而國內普通人卻不知,追根溯源1990年基本法框架內突然增添《二十三條》已經種下禍根。如果國內網上搜索《二十三條》,基本搜不到什麽信息,維基百科裏說的很清楚,也不知國內能不能打開。而這個《二十三條》,又是因前一年的溜絲事件, ?對香港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的恐懼而要求親?派臨時加入基本法條款。
到了2002年,立法會開始製定具體化條款,具體來說,就是以反恐和預防國家安全為名義,給與中央政府超越香港司法,行政,可以因言獲罪,可以直接逮捕中央認為是危險的組織和個人並審判。香港在英國殖民時期,是高度自治領地位,英國尚且考慮這一條,怎麽到了親爹手裏,反而更加危險?自由派和普通港人開始強力反彈。2002年陷入僵局。
2003年7月,我開始研究生課程,給家裏打電話,聊天問父親國內報沒報七一港人50萬大遊行,從銅鑼灣蔓延至中環,父親說,新聞裏正播報香港各界喜迎建黨紀念日。
有人會問,你前文不是說香港關心政治的人極少,為什麽又說港人極度反彈?這不是矛盾嗎?正如《甜蜜蜜》裏故事,香港人的構成其實是前仆後繼的各省內地人來港組成,以廣東廣西福建江浙為多,而九十年代到新世紀時的中青年社會中流,恰是五,六,七十年代逃港的青少年以及改開後以親屬名義來港的的第二波中青年,即使是土生土長的港人,又沒幾個內地的親屬七大姑八大姨?港話表姐表叔就是代指大陸親戚。這些從荒謬年代苟活殘喘而踏上香港的年青一代,從小見識了國家極權主義和專製的威力,而好不容易逃離出來,又要麵臨回歸一個溜絲事件鐵血的政府,那種恐懼和不安,對於隨時可以用危害國家安全,顛覆國家罪而被摧殘,仿佛回到文革的夢魘,而失去了來港的意義。
每年香港都會在溜絲期間悼念死難同胞,燭光聚會多則十幾萬,少則幾萬。很多港人說:我們不單單是為89年而紀念,而是對未來的自己何去何從而提醒。
中央政府其後的強製推行中小學教材中愛?愛政府的內容,大學強製推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課程都繼續火上澆油。
這次的占中,把對立推到新的高潮。占中的本質是普選,從董建華開始,特首都是親?而又聽話的玩偶,中央政府決不允許一個梗梗脖兒上台,否則就圖樣圖森破了。而普選,給了港人一個希望,尤其對自由派而言。可是中央的框架是換湯不換藥,還是由中央待定候選人,暗箱操作。年輕人看出了這個遊戲的破綻,而背後的美國推波助瀾,造成占中運動的極端化。
以上是政治上的因素,至於經濟方麵的,如果否認港人心態的失落,那也是不客觀的。紅色中國開始,因為一邊倒蘇聯政策而帶來的西方世界全麵封鎖,中國隻能從香港獲得物資,從香港出口物資來獲得外匯,其中幾個主要的代理人財閥成了現在掌控香港經濟的幾大家族。特殊的曆史時期造就了香港的曆史地位,而隨著中國入世和改開後變化,香港的地位淪落了。
我清楚的記得,1999年我在新東方集團(大連的餐飲娛樂公司,非北京新東方)上班,董事長為了讓我們學習香港的廣告創意和活動策劃,專門訂了東方日報和東周刊,裏麵的招聘廣告裏保安保潔一般在1.2-1.5萬左右,大學剛畢業的辦公室職員1.8萬左右,而過了十幾年後,基本還是一樣,可以說是負增長。加上中央扶植的幾大家族聯合行政機關限製開發,炒作地產,對於想安家立業的年輕人遙不可及。事實上,從97回歸以來,不僅整體經濟地位不保,個人的生活質量也是負增長。這種怨氣逐漸從對中央政府,對港府轉移到對財大氣粗,而又不守規矩的大陸豪客身上。港人心態上的失落,對回歸後經濟停滯的質疑,像堆積的火山一樣,終究會有一天大爆發。
我問過香港的年輕人,如果真的自由選出你們認可的特首和一整套行政官員,而經濟還是不行怎麽辦?他們大多這樣說:從回歸以後,行政機關都是以親?精英為主,稍微不馴服者即被踢掉,有想法有思路的不聽話也被踢掉,更別說親美親英的精英人士了。這樣的結果就是聽話第一,辦事第二。如果自由選出特首和官員還是不能走出困境,我們也認了。問題是現在不是自己選的,當然怨氣衝天。
因為信息的封鎖和不對稱,大陸對新聞的封鎖,國內的年輕人對香港發生過什麽一無所知,僅僅歸結為簡單的“從窮到富,從富到窮”心態上的失衡,這次少數港獨辱罵內地遊客,造成內地人普遍的怒氣。民粹主義和分離主義劍拔弩張,背後的西方勢力和?的轉移國內矛盾皆達目的,而最終受到傷害的必然是兩地普通的百姓。
至於三斷,這種經濟製裁的武斷言論居然大行其道,那和那些少數極端的港獨垃圾又有什麽區別?根據網易新聞沈燕妮、詹萬承2012年的一篇文章《香港人不靠內地“恩賜”過活》提供的數據,香港的供水,供電,物資供應皆以市場價格從廣東購買,購水價格甚至高於深圳市自來水4元/立方,而且是霸王條款,以下是文章鏈接和節選: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tgzc/20150227121407.html
水是要買的不是白送給香港
廣東向香港供水從一開始就不是免費,早在1964年雙方就簽訂了購買協議。20世紀中期,當時在英國管理下的香港缺水,於是便希望廣東能向香港供水,解決缺水問題。最終,經批準深圳修建水庫,並於1960年建成,同年11月,當時的香港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達成協議,每年購買中國2300萬立方米水資源。
1964年,粵港雙方正式簽訂協議,同意自1965年3月起,廣東省每年向港方出售不少於6820萬立方米生活用水。1979年,雙方進一步磋商並達成連年增加供水量的協議,至2000年時已達到7.
供水額度能超不能少,香港不要也得要,5年間港府無奈把30億港元東江水排入大海。從簽署的協議看,廣東每年要按協議商定的額度為香港供水,但這個額度隻能超不能少。無論是否用得完,香港每年都必須按合約規定購買最少約
其他至於供電、供氣、供應物資等等,都是類似情況,供電就更讓人大跌眼鏡,從1979改開以來,大部分情況是香港電網向廣東供電,從2012年才開始逆轉,由廣東電網輸入香港。請問:內地如何可以實行三斷?最後的結果難道不是兩敗俱傷?受影響的是香港普通市民和廣東省的財政收入以及廣東的普通農民?如果大家搜一下三斷的初始來源,是那個已經移民美國還死不承認的司馬南2014年第一個在長微博裏編造的。
這種論調讓我想起了1999年的事。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政府組織學生上街遊行,美資企業被波及。那天我碰巧去青泥窪橋柏麗店肯德基看望以前一起打工的同事,店前被學生包圍已經被迫停業,從裏麵出來要回家的保潔大媽被學生們怒罵“賣國賊”吐唾沫,保潔大媽和員工被迫回到店內,淚流滿麵,就連我也被吐了口水,那個場景真是永遠也忘不了。
作為中央政府,應該對目前的嚴重狀況負起責任,一味地專製和居高臨下的心態必然導致中間立場的民眾右轉,給分離主義以可乘之機,去年台灣地縣選舉就是因為吃香港占中的瓜落而大幅變綠;而中間偏右自由派的港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離開中國這顆大樹的市場和資源依托,香港經濟會愈陷愈深,走入萬劫不複之地。
最後附一點數據吧:1998年中國百年一遇特大洪災,港人捐款6.8億;2008年特大雪災香港捐贈2.5億,汶川大地震香港官方及組織捐63.5億港幣,民間捐款達130億港元。如果不是血濃於水,如果不是大多數認可祖國統一,你試試?
今天我 寒夜裏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風雨裏追趕 霧裏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你與我 可會變(誰沒在變)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裏愛(誰明白我)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有道理。我就不明白如果香港真的成為臭港,對國內的憤青有什麽好處?難道台灣人看到香港今日之困境,會更加希望和平統一?難道什麽都是對方的錯?
東深供水的條款完全是優先報證香港供應的條款,東江供水是專門為香港供水的工程,當然香港要負擔其費用。降雨的情況很難予測,雖然降雨多的時候香港看起來吃虧,可旱年呢?就是廣東確水也要保證香港供水。你總不能好處全拿,風險一點不擔吧
不但毀了香港,還帶壞了廣東
中國老科學界中相當一部分是廣東籍,光中山籍院士就有數十人
現在呢?
李嘉誠如真如他說的當了醫生,他至少不是個壞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