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0)
2016 (5)
2017 (183)
2018 (212)
2019 (250)
2020 (211)
2021 (193)
2023 (187)
2024 (194)
我是個很喜歡逛花市的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喜歡,而且這個習慣不是我來到加拿大以後養成的,我在中國時候,就已經很喜歡去看花買花養花了。
常去花市,我發現我們這兒的大型超市,無論華人的還是西人的,都有一個專門出售花草的部門。在這個部門裏,不斷會出現很多盆花和鮮花出售,兩種類型的花,都有消費者青睞。
春夏季節,主要是銷售盆花,買盆花的顧客絡繹不絕,滿麵春風。那個時候,商家雖然也賣鮮花,但是鮮花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小。
到了秋冬季節,盆花的數量開始減少,基本上和鮮花的數量不相上下,但是,我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盆花比鮮花更好賣,特別是適合秋冬季節的室內花草,好的品種,很快就被人買走了,而鮮花通常有大把放在那裏,都好便宜的,五、六元就一大束,確實有人喜歡,但是真沒有喜歡盆花的人多。華人超市,即使是秋冬季節,也是主要賣盆花。
最近,我還發現了一種用鮮花做的裝飾品,用特別名貴的蘭花放在一個玻璃容器裏,加上水藻,一朵賣五到十加元之間,真的很美,可是,經常等花兒變色了,還沒有賣出去多少。
是不是我去的時候不巧呢?
我猜,即使是在秋冬季節,人們還是更加喜歡購買盆花。
其實買鮮花可以直接享受花兒的美好,而且不用操心花兒的成長的。但是,鮮花從買回家那天起,就意味著敗落,要不了十天半個月,花兒就謝了,我想,這可能是很多人更加喜歡盆花的原因吧。
小時候,我家裏也有花瓶,也在花瓶裏插過桂花,梅花,梔子花等等,那個時候,我就羨慕人家賣花的人。
媽媽種過一些花草、蔬果,可是她和父親忙得連孩子都顧不上照顧了,而且院子的伯伯們都養很多花草,父母特別忙碌中,我們家的花草偶爾會被遺忘。後來住樓房了,陽台上種了花草,家裏很少在花瓶裏插花了,可能因為我大了些,媽媽有點時間了。隻是陽台種花不接地氣。但是家裏通常隻買盆花,每當有一盆花萌動新芽和花骨朵的時候,媽媽就叫我去看,我的好朋友、同學家,周圍鄰居家的陽台上,都是花香鳥語的。
我自然在那個環境裏愛上了養花。
上圖是我從國內帶來的養花書,那個時候也不知道這裏的養花環境和國內不一樣,書是家裏藏的,都很舊了,但是養花的知識並不過時。
來到多倫多,冬天的室內環境太好了,實在是很適合種花養草,雖然作為家居裝飾,有鮮花就可以了,但是作為愛花的情趣,盆花有其特別的優越性。
隻要掌握了花草的習性,一盆花就可以年年發新芽,年年開花,一盆花最美的狀態,就是她們開始萌動新芽和花芽的時候,她們給人帶來的驚喜感和美感一言難盡。
愛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情趣,如同養小貓小狗狗一樣,是一個人對其他生命的珍愛、憐惜與欣賞。而代價,不過就是內心深處一份愛意的表達。比如給花草澆水、施肥,與小貓小狗玩耍,給他們喂食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一種幸福的事業。
人們喜歡鮮花,是喜悅於找到了一種獲得快樂的捷徑,人們喜歡盆花,是因為發現人生最大的樂趣在於享受過程。
人是情感動物,隻有在享受過程的時候,情感這個東西才能散發出它內在的魅力,如果生來就擁有了一步到位的美好人生,誰還會珍惜和感覺到那種唾手可得的幸福呢?
所以,我覺得正在奮鬥著走向幸福的人,是很快樂的
養花,真的是好哲學的事情哦。
這個是我收拾冰箱時候發現的小土豆,紅色的,已經發芽了(在冰箱裏還發芽,多麽可愛而頑強的生命啊),我就隨意找了個一次性小杯子水培起來,放在洗手池邊上,隨時感受春天的氣息。
所以盆花和插花不一樣,各有千秋。我喜愛四季花瓶有插玫瑰等,而且花店許多種長莖不同顏色的玫瑰,院子裏沒有,所以買插花還是必要的。:)
你可以種土豆了,春天的時候。
菲,不會養花不要緊,慢慢來。我以前是摧花辣手,蝴蝶蘭養一次傷心一次,後來就是看了小樹講的要點,慢慢摸索,現在家裏已經有好幾盆蝴蝶蘭了,都很健康。養花是特別怡情養性的。試試吧。有問題就來城裏問,這裏很多姐妹是養花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