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們這裏的華人超市裏,還沒有新鮮的山藥賣,想用山藥燉湯,要去幹貨店裏買切片的山藥幹。看著雪白的山藥幹,燉出來的湯,味道自然是無法和新鮮的山藥燉出來的湯比較的!
七八年前,這裏的華人超市裏出現了新鮮的山藥,但是很貴,而且是皮很光滑的那種。據說這種皮較為光滑的山藥,並不是野生的,因此,人們認為這種山藥不夠補。但我覺得,有的吃,就該感恩了,而且因為想念媽媽兒時燉煮的山藥排骨湯,山藥豬腳湯,山藥烏雞湯,我常常會買一些回來燉湯。
平時與父母通電話,他們總是說,要買一種鐵棍山藥,據說這種山藥口感極好,而且營養也是上乘的。我說,我們這裏哪裏會有呢。誰知道,遺憾著,遺憾著,多倫多的華人超市裏,真的出現鐵棍山藥了。
初次見到,很是激動,看那標簽上的鐵棍山藥四個字,就如同看見了健康,看見了美容,看見了青春,看見了芳華,其實,鐵棍山藥如果沒有被健康專家們瘋狂宣傳過,其樣貌十分平凡,賣相還真沒有那種普通山藥好,它細長長的,和牛蒡很像。我試著買回家,像刨細樹枝那樣刨去了外皮以後,那山藥比一隻毛筆也粗不了多少了,心裏想到底好不好吃啊。別又被忽悠了!
第一次我用它和烏雞燉在了一起,放入山藥二十三十分鍾後,撈了一塊山藥出來嚐,天哪,味道真是好極了,不僅口感很麵,而且麵得不鬆散,感覺就是濃縮和壓緊了普通山藥的精華。
實驗成功了,欣喜之餘就買來了豬腳,全心全意地來燉煮一鍋山藥豬腳湯。
我們需要豬腳三個,買時讓超市的師傅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回家泡洗幹淨,如果還有毛毛,都要細心拔掉,然後要飛一下水。
鍋裏放入冷水,注意是煮滾過的冷水,或者溫水也可以,豬腳放入,水基本沒過豬腳,什麽東西都暫時不要加,大火燉煮,水開了以後,仍然保持大火十五分鍾,鍋要大一些,不然湯汁會溢出來,那是很可惜的。
大火十五分鍾後,打開鍋蓋,湯已經顯出奶白的樣子了,這個時候再加鹽,生薑,點幾滴醋和料酒。保持中小火慢慢燉兩個小時。
鐵棍山藥去皮,切成斜刀片,放入已經燉煮了兩個小時的豬腳湯,如果家裏有紅棗,就加入幾個,可以提提味道,也健脾養胃,還美容。
這湯燉出來是雪白雪白的,味道更是美到極點,很適合這個早春季節,而且不油膩,營養豐厚,對男女老少都有益處,實在是值得大家全心全意去嚐試一次!
再加一份籮菜毛豆米,其實就是青菜毛豆米。這道菜是兒時家境不富裕時,長輩常常會做的一道家常菜。之所以叫籮菜(我並不知道籮字是否這麽寫),是因為這道菜是用人們棄之不用的菜邊子醃漬以後做的。那個時候,長輩們覺得菜邊子扔了可惜,單純做菜吃,又老又硬,甚至發苦,很不好吃,於是他們就發明了這道菜,把菜邊子切碎了,用鹽碼個半天,擠去汁水以後,再用來炒菜。
我們這裏的青菜,味道是不敢恭維的,北美的黑土地,孕育不出江南的矮腳黃。隻有上海青和廣東奶油白,而且味道很硬。買來新鮮的上海青,我也是把菜邊子撥下來切碎用老輩們的方法醃漬半天。當然現在生活好了,我不會真的用很老的邊子做,都是翠綠翠綠的,然後加一點生薑米炒毛豆,奇跡就這樣發生了,這道看似平凡小菜,其實味道很鮮美,所以我相信智慧是可以變廢為寶的,我們的生活裏,需要很多這樣的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