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龍門二十品》是從河南洛陽市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的造像題詞中精選出來的二十方造像題記,是魏碑書法的代表。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於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研究價值。其中堪稱钜跡者為《龍門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記》、《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這些作品多數刻製方法簡單,似乎沒有經過書丹而直接刻寫的,因此刀刻的味道比較濃厚,加之字口的風化殘損,增加了其率真野逸,粗獷奇矯的風姿,更顯拙撲之趣味,這種古拙情調是唐碑所不具備的。被看做“方筆”的典型。
龍門二十品目錄附後。
1.《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
《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公元498年)
《始平公造像記》本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全稱為《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刻於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題記由達撰文,朱義章楷書。康有為稱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龍門石刻中的代表作。
《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曆代石刻所僅見,在造像記中獨樹一幟。記文內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懷,兼為往生者求福除災。清乾隆年間始被黃易(1744-1801)發現,受到書壇重視,列入“龍門二十品”,此碑文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結體扁方緊密,點劃厚重飽滿,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被推為魏碑方筆剛健風格的代表。
此龕完成時間有太和十二年和二十二年兩種不同意見。造像記在龕的右側,高130厘米,寬40厘米。此造像記是龍門二十品中唯一的陽刻作品,而且署有孟達撰文,朱義章書寫。碑文字跡方重,雄強厚密。
2.《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撅造像記》
3.《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
4.《北海王元詳造像記》
5.《司馬解伯達造像記》
6.《雲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
《雲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
簡稱《鄭長猷造像》,正書,可見八十四字,書法勁厲樸拙,結體方整,隸意較重。景明二(501)九月刻。古陽洞南壁。正書,8行,一行12字。有翻刻本,其第7行‘敬造’敬字左上點漏刻。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口上方南側,共六龕,均為圓券形淺龕。
分上、中、下三排,每排兩龕,其大小不等。圓楣拱內刻卷草葡萄紋,主尊為交腳彌勒(已經殘破)。左右二脅侍菩薩侍立。景明二年九月三日(公元501年)完成。造像記位於佛龕右側,高50厘米、寬35厘米,記景明二年鄭長為亡父、母皇甫、亡兒士龍以及其妾陳玉女為亡母徐,各造彌勒像。碑文書法有上承漢隸、下啟唐楷的重要意義。
銘文:
前太守護軍長史,雲陽伯長猷為亡父敬造彌勒像一軀,一軀鄭長猷為母皇甫敬造彌勒像一軀,一軀鄭長猷為亡兒士龍敬造彌勒像一軀,一軀鄭南陽妾陳玉女為亡母徐敬造彌勒像一軀。景明二年九月三日誠訖。
7.《新城縣功曹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
《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記》
簡稱《孫秋生造像記》。景陽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陽洞南壁。(黃易拓得)正書,13行,上列為記,一行9字;下列題名,行30字。額正書‘邑子像’三字。額旁二太守名:右二行,右三行。乾隆拓本,其記第三行‘劉起祖’之‘劉’字畫完好。在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北魏宣武帝(元恪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訖。
此碑書犀利剛勁,寬博樸厚,較《始平公造像》筆法多變,龍門碑刻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之一。孟廣達文,蕭顯慶書。楷書十五行,行三十九字。字體方勁峻拔,沉著勁重。筆法凝練自如。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太和以後諸家角出,莊茂則有《孫秋生》”“龍門二十品中,約而分之,亦有數體,《孫秋生》沈著勁重為一體。”
銘文:大伐太和七年,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敬造石像一區,願國祚永隆,三寶彌顯。有願弟子榮茂春葩,庭槐獨秀,蘭條鼓馥於昌年,緊暉誕照於聖歲。現世眷屬萬福雲歸,洙輸疊駕。元世父母及弟子等來身神騰九空,跡登十地,五道群生,鹹同此願。孟廣達文,蕭顯慶。
8.《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記》
9.《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記》
10.《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
簡稱《賀蘭汗造像記》為龍門造像精品之一。正書,原共有一百六十字,本帖精選清晰的前二十行精品一百三十二字,書法峻整雋永。景明三(502)年八月刻。在古陽洞頂部。正書,5行,一行10字。
銘文:景明三年八月十八日,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侍中、使持節、征北大將軍、廣川王賀蘭汗造彌勒像,願令永絕苦困,速成正覺。
11.《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記》
12.《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
13.《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記》
14.《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
15.《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
16.《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
《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
《楊大眼造像記》,楷書刻石。全稱為《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題記》,無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稱為孝文皇帝元寵所鑿,考文帝崩於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當在其後。有雲當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間。
楷書,在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為龍門造像記名品之一。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佛教藝術寶庫之一,經北魏至唐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共雕鑿了造像十萬餘尊,題記三千六百餘處,題記中屬於北魏或稍後時期的,占有相當數量。
其字體就是一般所說的[魏碑體]。這些題記在早先並不為人們所特別注意,清代乾、嘉以後金石學和碑學興起,不少金石家都分赴名山訪碑求拓,龍門的造像記就是清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黃易(小鬆)訪拓後,始顯於世的。
羅振玉《石交錄》雲:[黃氏最初隻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記》一品,後增《孫耿生》、《楊大眼》、《魏靈藏》為四品。]後來人們又增為十品,繼至二十品。龍門二十品,被後人作為龍門造像記中的代表作。但其中仍以黃易所選的《始平公》等四品最為著名。
《楊大眼造像記》的書風與《始平公》極為相似,用筆方峻,結體中斂而外張,隻是緊斂的程度比《始平公》略輕,這也可能是陽刻與陰刻有所不同之故。康有為評此《記》雲:[若少年偏將,氣雄力健],[為峻健豐偉之宗]。
銘文:邑主仇池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夫靈光弗曜,大千懷永夜之悲,*踨不遘,葉生含靡道之懺,是以如來應群緣以顯跡,爰暨**,*像遂著,降及後王,茲功厥作。輔國將軍、直閣將軍、梁州大中正、安成縣開國子、仇池楊大眼,誕承龍曜之資,遠踵應符之胤,稟英奇於弱年,挺超群於始冠,其行也,垂仁聲於未聞,揮光也,摧百萬於一掌,震英勇則九宇鹹駭,存侍納則朝野必附,清王衢於三紛,掃雲鯨於天路,南穢既澄,震旅歸闕,軍次之行,路經石窟,覽先皇之明踨,睹盛聖之麗跡,矚目徹霄,泫然流感,遂為孝文皇帝造像一區,凡乃眾形,罔不備列,刊石記功,示之雲爾,武。
17.《陸渾縣功曹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題記楷書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額,楷書三行九字,額中間豎題“釋迦像”,字略大於兩側,額左題“薛法紹”,右題“魏靈藏”。北魏造像習慣用別體字,此題記尤多。
雖刻造時間無明確記載,但書法風格酷似同窟的“楊大眼題記”,或疑同出於一人之手,當屬北魏刻石無疑。原石身高75厘米、寬40厘米、額高15厘米、寬15.5厘米,是龍門造像題記中碑刻和書法藝術的精品,也是龍門四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清乾隆年間錢塘著名學者黃易訪拓後始公布於世。
《廣藝舟雙揖》將此記列入“能品下”,並雲:“若《楊大眼》、《魏靈藏》、《惠感》諸造像,巨刃揮天,太刀砍陣.無不以險勁為主。”
此碑應是方筆露鋒之典型代表,因此最顯見用筆之妙。起筆都將鋒穎露在畫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細鋒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畫也挺直有力,折筆顯見方棱;收筆處,有時斂毫便止,有時放鋒犀利,有時如《寶子》之上揚。
筆畫或大或小,大者縱矛橫戈,如虎奔龍吟,小者輕微一點,如蜻蜓掠水,皆能順勢合情.絕無率意輕發。結體或取橫勢,或取縱勢,皆極意顯示雄踞盤關之威儀,懷隱瑰玉之神采。整篇看來,嚴整肅穆,端莊雋潔。
銘文:夫靈跡誕遘。必表光大之跡。玄功既敷。亦標希世之作。自雙林改造。大千懷綴映之悲。慧日潛暉。唅生銜道慕之思。是以應真。悼三乘之靡憑。遂騰空以刊像。爰暨下代。茲容厥作。钜鹿魏靈藏。河東薛法紹二人等。求豪光東照之資。闕兜率翅頭之益。敢輒磬家財。造石像一區。凡及眾形。罔不備列。願乾祚興延。萬萬朝貫。願藏等挺三槐於孤峰。秀九蕀於華苑。芳實再繁。荊條獨茂。合門榮葩。福流奕葉。命終之後。飛逢千聖。神颺六通。智周三達。曠世所生。元身眷屬。舍百鄣則鵬擊龍花。悟無生則鳳升道樹。五道群生。鹹同斯慶。陸渾縣功曹魏靈藏。
18.《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
19.《齊郡王元佑造像記》
20.《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目錄如下:
神龜三年(520)三月二十日比丘尼慈香慧政造窟記
熙平二年(517)七月二十日齊郡王元佑造像記
正始四年(507)安定王元燮為亡祖考妣等造釋迦像記
景明四年(503)十二月一日比丘法生為孝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記
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廣川王祖母太妃侯氏為孫息延年造彌勒像記
景明四年八月五日邑主馬振拜等卅四人造石像記
景明三年(502)八月十八日廣川五祖母太妃侯氏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彌勒像記
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彌勒像記
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邑主高樹唯那解伯都卅二人造像記
景明二年(501)九月三日雲陽伯鄭長猷為亡夫敬造彌勒像記
景明年間北海王太妃高氏為孫保造像記
景明年間比丘道匠造像記
太和末至正始末年邑主仇池楊大眼造石像記
太和末至正始末年陸渾縣功曹魏靈藏薛法紹造釋迦像記
太和二十二(498)年九月二十三日北海王元詳為母子平安造彌勒像記
太和二十二年九月十四日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石像記
太和二十年(496)步輦郎妻一弗氏為亡夫張元祖造像記
太和十九年至二十三年都綰闕口遊激校尉司馬解伯達造彌勒像記
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
太和十七年景明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石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