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最強書法在台灣故宮博物館!

(2015-02-26 18:18:03) 下一個

最強書法在台灣!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中收藏,質量兼備;而它的發展則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緊密相繫。中華民國建立13年後,將清朝退位的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開始清點宮中文物,並設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典藏,主要是繼承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的精華,這一批始於10世紀中期帝國統治者的珍藏,不僅反映帝王們的審美品味,也呈現出中華文化從新石器時代以來的發展演變,此外,還有部分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後來的征集,以及配合嘉義分院規劃所拓展的亞洲文物收藏。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 紙本 縱:23公分 橫:14.8公分

王羲之(約303-361),祖籍山東,出身仕族世家,西晉末隨父南渡,作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去職,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遊。熱衷詩歌,音樂與書法。他學書歷程是由近而古,轉益多師,取資廣博,尤其精研體勢,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的筆法,融於真行草體中,形成最佳體勢,所以唐朝人稱頌他「兼撮眾法,備成一家,為萬世宗師」。


這是一件行楷書短簡,內容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明代鑑賞家詹景鳳指出,此蹟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對趙孟頫的行書有很深的影響。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平穩勻稱,在優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斂的意韻。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蹟,譽之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乾隆十一年,他將此蹟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寶藏在「三希堂」中。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撰稿/何傳馨)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晉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卷 紙本 縱:24.7公分 橫:46.8公分

 

這件書蹟是雙鉤廓填(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紙覆於原作上,先雙鉤字的輪廓,再逐筆填墨)的方法,摹寫在硬黃紙上,包含了三封短信。第一則為「平安帖」,是一件行書兼草書的作品。第二則「何如帖」和第三則「奉橘帖」都是用行書書寫。三帖中,「平安帖」的運筆提按頓挫變化較多,一些牽絲引帶的草書筆法,十分靈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變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較端整。

釋文:此粗平安。脩載來十餘□。□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由同增慨。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泠無賴。尋復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唐 孫過庭
書譜

卷 紙本 縱:26.5公分 橫:900.8公分

 

孫過庭(活動於七世紀後期),一說名虔禮,字過庭,河南陳留人,一說名過庭,字虔禮,浙江富陽人。根據本卷自題,為吳郡人,名過庭。出身寒微,遲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錄事參軍之職,以性高潔遭讒議而去官。之後,遂專注於書法研究。

本卷卷首題:「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卷尾題:「垂拱三年寫記」。內容主要為書學體驗、書譜撰寫要旨及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原則。一般認為本(上)卷為「序」,宋元明時分為兩卷,入嚴嵩之手時,裝為一卷。下卷為「譜」,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本卷紙墨精好,神彩煥發,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典範。卷中融合質樸與妍美書風,運筆中鋒側鋒並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隨時都在變化,令人目不暇給。筆勢縱橫灑脫,達到心手相忘之境。(撰稿/何傳馨)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卷 紙本 縱:28.3公分 橫:75.5公分

 

顏真卿(709-785),後世尊稱顏魯公、顏平原。祖籍山東臨沂。李西烈叛亂,魯公奉命前往諭降,貞元元年(785)八月三日,以不屈殉節。安史之亂,魯公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賊兵進逼,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罹難。所以文中說,「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事後魯公派長姪泉明前往善後,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乃有〈祭姪文稿〉之作,時年魯公五十歲。評論書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說。魯公一門忠烈,生平大節凜然,精神氣節之反應於翰墨,本卷最為論書者所樂舉。通篇使用一管微禿之筆,以圓健筆法,有若流轉之篆書,自首至尾,雖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頓起始,黑灰濃枯,多所變化,然前後一氣嗬成。

本卷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刪改塗抹,正可見魯公為文構思,始末情懷起伏,胸臆了無掩飾,當是存世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蹟。(撰稿/王耀庭)

 

唐 懷素

自敘帖

卷 紙本 縱:28.3公分 橫:755公分


懷素(約活動於八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本姓錢,字藏真,僧名懷素。生於湖南零陵縣,後來移居長沙。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並熱衷草書藝術。約大曆七年(772)北赴長安及洛陽,尋求進一步發展。由於他個性灑脫,草書絕妙,受到顏真卿等書家、詩人及名流貴卿的激賞,紛紛贈以詩文。大曆十二年(777),他摘錄部分贈詩和序,以狂草寫成此卷。

本卷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轉遒逸,如曲折盤繞的鋼索,收筆出鋒,銳利如鉤斫,所謂「鐵畫銀鉤」也。全卷強調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其中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像是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此外也有點畫分散者,則強調筆斷意連,生生不息的筆勢,筆鋒迴護鉤挑,一字、一行,以至數行之間,點畫互相呼應。通幅於規矩法度中,奇蹤變化,神采動蕩,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撰稿/何傳馨)

 

宋 蘇軾
寒食帖

卷 紙本 縱:34.2公分 橫:199.5公分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裏。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詩帖二首。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上,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黃州寒食詩》作於1082年,書當在此後。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就行草書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裏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間布白。蘇書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1045-1105)於1100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黃庭堅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宋 黃庭堅
七言詩(花氣薰人帖)

冊 紙本 縱:30.7公分 橫:43.2公分
宋四家墨寶冊第九幅

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江西分寧人。二十三歲中進士,歷官山西太和知縣,校書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鄂州、涪州、戎州、宜州等知州。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遊蘇軾門,世稱「蘇門四學士」,尤長於詩,與蘇軾齊名。書法淵源多種,主要受顏真卿、蘇軾和南朝刻石<瘞鶴銘>影響,紹聖元年(1094)貶黔中,見懷素草書<自敘帖>,受到很多啟發,用筆趨於圓勁,多連綿草勢。

這件書蹟無款印,原是附在元祐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已單獨成一帖。前麵原有識語,說:「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可知原詩是為王詵作的,表示難於作詩。用筆剛強挺健,墨色有濃潤枯澀的變化,是一件難得的小品。(撰稿/何傳馨)

釋文: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宋 宋徽宗
詩帖

卷 絹本 縱:27.2公分 橫:265.9公分

 

宋徽宗(1082-1135),姓趙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生活奢華,致使成為亡國之君,然性好書畫,且稟賦極高,書畫無不精工,並善體物情,花鳥畫描繪,刻劃入微,尤為擅長。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影響中國繪畫至钜。宋徽宗書法,自號「瘦金書」。這種書風源自唐代薛稷(649-713)、薛曜(活動於684-704),再上則是同出自褚遂良(596-713)。

瘦金體書,特徵是筆畫細瘦,在轉折處,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等痕跡強化並保留下來,那就成為瘦金書的基本筆畫架構。如寫一橫,起筆處是尖,先斜下,而後橫行,收筆留有一頓點,即是特點之一。結體雖楷,而整體運筆,大都直來直往,飄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絲欄界格,字大近5寸,為傳世所見徽宗書法字跡最大者,行筆於瘦金體中屬剛勁一格。(撰稿/王耀庭)

釋文: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宋 米芾
蜀素帖

卷 絹本 縱:27.8公分 橫:270.8公分

米芾(西元一0五一-一一0八年)字元章,湖北襄陽人,世稱米南宮,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書法畫家、收藏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列北宋四大書法家。

此卷所用蜀素是十分珍貴的絹,於神宗慶曆時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獻之影響最深,有一種俊逸疏爽之氣,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筆法和速度最靈活而有變化。此卷雖書於烏絲界欄內,但行筆飛揚恣肆、神采生動,絲毫不為格式所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易今 回複 悄悄話 看不見傳圖。
易今 回複 悄悄話 看不見傳圖。
律政小混混 回複 悄悄話 喜歡宋徽宗的字!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最狂的書法在大陸,不談毛澤東人但他的真跡100年後肯定是無價之寶。懷素的有點像毛澤東的風格。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台北故宮那卷懷素"自敍帖"並不是原作真跡,而是後代摹本,每一個字都是雙鈎之後,細心用筆掃抹而成,居然台灣故宮不註明這個事情。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樓下說得在理。光看題目,我還以為台灣橫空出世了一位書法大家呢。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標題應改為最強書法在台灣故宮博物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