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近代史,誰人說得清?

(2007-06-26 09:02:58) 下一個







網上查了下,出名的《中國近代史》有三本:蔣廷黻版、範文瀾版(僅有上冊;未寫完即去世)和徐中約版。蔣有國民黨背景,而範作代表共產黨左派觀點,所以我決定這兩個版本都不看。而徐中約是位美國的教授,原書於七十年代用英文寫成,至今一直更新,第六次修訂版已經寫到九七香港回歸,香港的兩位教授就是根據這個版本轉譯回中文的,我想他從第三者立場出發,或許客觀一些。借回來一看,果然不錯。

徐作夾敘夾議,這種寫史方式很對我的胃口,他的評論大致公允。認真來說,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史書,因為史料的陳列並不細致,相當粗線條,其格局更象一本曆史教科書,但作者在每個章節後都附有詳細的參考書目,有興趣探討細節和深究的讀者也有個轉介的方向。

中國近代史,國共兩黨都有篡改的前科,所以有些史實對常人來說就有點真假難辨了。但大的曆史事件就是那些,誰寫都會提到,區別最大的地方就是如何解史,既從當時的情況出發,也加上今人的思考。不過偽史或假史確能誤導人,或許等中國大陸檔案解密的那一天,能夠幫助澄清某些問題。但我們不要忘記,當年東德垮台的時候,曾大量銷毀原始檔案。

閱畢全書,我覺得一個遺憾是徐教授對抗戰的著墨不多。我的一些疑問找不到答案。比如:關於九一八。徐作第六版成書於2000年,他仍不采張學良自述的“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與蔣介石無關。”的說法。徐作也未涉及延安大生產運動是否種鴉片的問題。這些都是近年網上常爭論的話題。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是,徐先生並不認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乃"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本書的重點還是寫清朝,跟電視劇《走向共和》的使力分配有點象。當然這麽做還是有他的道理,畢竟那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國走向現代的分界點。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說,這個王朝為現代中國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疆土的藍圖,雖為異族,但繼續傳承了中華文化。不過這個王朝的弊端也是異常明顯的。一是將封建專製發揮到了極致,比如到了清朝,已經沒有宰相設置,朕即國家。而且由於是異族統治,除了皇帝的利益高高在上,還多了個滿人的利益在漢人利益之上,國家、社稷的最佳利益是可以為前兩者讓路的。這些都是專製之禍,權力得不到製約。中國傳統文化裏很少對民主製度進行探討,對統治階級鼓吹仁政,這種對當權者進行道德勸諭的作用當然不及製度上的設計。封建王朝都是逢明君才盛,太多人治的變數。與專製製度比,民主製度在保證長治久安上成功的可能性要高很多。平心而論,中國近代的衰弱並不都是滿人的責任,我們自己的文化裏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比方說,為什麽我們那時那麽自大而缺乏自新的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