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料想及其描寫

(2025-10-25 19:59:44) 下一個

                         料想及其描寫

在意識清晰的狀態下,人們常常發現一些事物及其真相,比如一些大哲學家和大科學家,他們就有非凡的見地和發現。

這一切都跟量子糾纏有關,而另一些人卻難以理解。

理解或不理解,都在意識。

意識可能也有正負之別,這一點人們就要留意一些了。

一些夥計說,可否描述一下地球是怎樣誕生的呢?

地球的誕生應該是從太空起心動念的那一刻開始的。

太空的念頭就是天文的內涵,動態如量子,實質為意識,演繹為意誌,出發如指令。

它可以調動萬事萬物,不論微觀宏觀,一律行動起來,按照天文的構想,推出實體,如地球這樣一個生命形態。

這個過程如同一個嬰兒在母體裏孕育、發育、成熟並誕生,這是一種文學性的描寫。

地球一經誕生,便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在太空中摸爬滾打,千錘百煉,智慧超群。

人類的誕生也是起於地球的一念之間,內涵豐富,構想巧妙,動如量子,亦可隨意調動地球球內的各種事物。

人類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動物,智慧也是出類拔萃。

微觀的世界,物理學家們更在行一些,所以他們是生命不息,鑽研不止。

微觀世界的一些探索和成就,讓物理學家們變成了人文語境中的佼佼者,脫穎而出,令人矚目,但因大多都太唯物主義了,所以搞出了一些科技成果,出人意料。

出乎意料的東西就不多說了,好賴自有公論。

人類的科技成果是在人文的語境中逐步誕生的,日新月異,一日千裏,仿佛凡間就沒有人類做不了事。

天地人三界,大致如此。

怎樣構建更美好、更宜居的人文世界,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人類的起心動念也是如同一種量子運動,同樣具有能量,同樣如同指令。

或許幾經周折,就會形成和睦的甜美的社會形態,公平正義處處可見,一反紛擾與紛爭,生活的節奏相對慢下來,不再追風趕月,讓人們充分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並享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各地大致相同,這是可以料想的。

是不是呢?。

嘿嘿嘿。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