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知

(2023-03-25 14:19:11) 下一個

夥計們說,在這個生機勃勃的生態圈裏,我們人類生成了,還有與生俱來的視覺、味覺、聽覺和感覺等等,非常神奇。

這些都屬於生物編排的程序,如同配備一些基本的功能,使之活靈活現。

可是以前,麵對地球這樣一個無比高尚的生物,人們似乎是視而不見的,印象往往是模模糊糊的,為啥會這樣呢?

眼睛既是一種配置的生態零件,那麽它的有限性就不言而喻了,盡管高度精密。

看而不見如同看不懂,視力與意識的有效結合才能顯相,所以說意識不到位就難以解釋所看到的事物和現象。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心靈是謂意識,顯然意識不僅存在於大腦裏,也存在於心肝肺腎等器官之中,所以說人體建設就是一個群眾運動,好比地球的建設也是大家的運動一樣。

隻要人們好好建設,地球就是一個明媚、愜意而非常宜居的家園。

意識的多少決定理解的多少,所以人們的知識都是意識的理解下的點滴積累,對不對,隨意識而波動。

作為意識完整的生物體,地球演繹著一切,而人們源自於此,頗得個中意識的零星片段,所以要想什麽都看得完整,都懂,那是很不容易的。

每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的階段,人們就能站上認知的新高度,所以說文化仿佛意識的拚圖。

唯大家可以概括。

意識如花,嬌豔欲滴,不斷綻放馨香,催生無限璀璨的風光。

有的夥計說,人們對太空的了解可能還不到一成,而對地球的了解可能已經達到七成了。

這一觀點還有待討論吧,而常懷一份童真,也許更能品味自然。

也有的夥計說,世界是主觀的存在,沒有客觀存在。

這話說得不妥,有違常識,因為很多事物和現象並不由人們的主觀意識決定,比如空氣和水,能說它們不是客觀的存在嗎?它們的實實在在跟人們的主觀觀念有什麽關係嗎?

完全沒有,就連人本身的存在也是客觀的,是按照自然規律繁衍的。

人們不應該走入虛無主義的泥淖,認為一切皆虛,鼓吹人生無用論而充斥悲觀情緒。

對,要具有曆史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眼光,看到真實的世界,既有宏觀也有微觀,即便是曇花一現,那也是曾經擁有,真實存在,而況其它動植物乎 ; 更要具有理性主義的情懷,分清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被動性的界限,對未來充滿信心。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人們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哲學基礎,不必拘泥。

......

一位夥計說,為了證明地球猶如一部立體的活字天文大作,在下廢寢忘食地瀏覽,幾乎翻閱了這部宏篇巨著的各個段落章節,如微風也似地拂過若隱若現的一行行字句,大大驚歎其文采之飛揚,理解與不理解、好聽與不好聽、好看與不好看、好笑與不好笑在所難免,但大體已不再那麽困惑了,了然如茲,可樂也。

地球事實上是雅俗相間的,雅起來好雅,俗起來也好俗,既不唯此,也不唯彼。

仿佛一位幽默大師。

地球是好貪玩的星星,每一天都帶著人們巡視天際,風塵仆仆,對太空充滿無限的好奇,就像遊山玩水一樣,在真空中自自在在地玩兒,好似懷揣一顆永遠不老的童心。

地球能幻化出一切來,什麽物種都能搞出來,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

說起來,地球最傑出的行為藝術就是把自己變成各色帥哥美女,瀟瀟灑灑,熱熱鬧鬧,紛紛展露各自的才華,這種行為藝術別的星星整不出來。

嘿嘿嘿,是這樣的。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