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會是個壞東西

(2012-05-31 19:06:27) 下一個


渥太華公車司機罷工已經罷過了聖誕節,罷過了新年,眼看就罷向了中國的春節了。這期間民怨沸騰罵聲四起,在華人中罵得最凶受影響最大的是留學生、老年人和零售、餐飲及其他小商業從業者。留學生因為沒有交通無法準時到校直接影響考試;依靠公車的老年人無法出行甚至有的不得不取消了排了數月等來的醫療手術;許多中餐館和唐人街上的其他商號,本來就受經濟危機和消費緊縮的多重衝擊,這回由於公車停運客戶減少,情形更是雪上加霜。

公車司機工會的幾個頭目這回看來是跟市政府耗上了。不耗上也不行啊,不然怎麽顯得他們拿工人的錢不是白拿呢?越是天寒地凍,越是危機四伏,越是商家必爭的聖誕旺季,越是民眾著急上火,才越顯得罷工的日子選得好,越顯得咱們工會有力量。至於凍死了人,損害了經濟,丟了首都的麵子,甚至事實上損害了許多年輕公車司機的經濟收入,按照這個工會大頭龜二(Cornellier)的說法:關我屁事。

工會這玩藝兒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跟資本家從立誌賺錢的那一天起一樣,都是自
私的,貪得無厭的,得寸進尺的。在剛開始的時候,資本家強,資本家聯手多,工人弱,工人一盤散沙,工會的形成起到了維護工人利益的積極作用;但這個東西發展了一百多年,現在整成了個龐然大物,反過來了,工會成了大拿,成了壟斷,一呼百應,流氓抱成團,幾乎成了一個黑社會組織。任何一個玩藝兒,一旦壟斷,就漫天要價,就肆無忌憚,就打破了平衡,成了負麵的阻礙社會發展的力量,成了落後生產力的代表。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這回北美汽車行業的倒掉,在我看來歸根結底就是這個龐大無比的汽車工會自己給自己挖的墳。在工會的威逼下,北美三大汽車廠工會工人的小時工資達到了平均75美元,年薪15萬美元;中學水平的汽車工人比博士水平的大學教授平均年薪高出了57%!這很讓我想起中國的八十年代,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裏的情形更糟,搞導彈的不如會罷工搗蛋的。 與此對比,沒有工會的北美日係汽車企業,不但工人小時工資低出30美元,而且管理更嚴格,比如在流水線上工人不能抽煙;但美國汽車工會就靠罷工威脅幫工人爭取了包括可以抽煙這樣的許多特權。

再拿這回的渥太華公車罷工來說,說來說去就那麽兩個不合時宜不得人心的理由:一個是在經濟如此飄搖預計明年失業率幾近9%的情形下,拒絕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加薪多於7%的提議(如果同意簽字還有每人2000元的獎勵!);第二個就是工會裏一些像黑幫老大哥那樣的人物,一定要堅持自己給自己安排上班時間── 這話聽起來就別扭,好像隻有自己當老板才會有這個特權吧?任何一個公營的私營的企業,員工上班時間安排都得聽雇主的安排吧?這麽簡單的一碼事兒,在壟斷的工會的頭兒那裏,就成了“尊嚴問題”、“人權問題”。一個年薪五六萬的掄盤子的要這麽高級的人權,饑寒交迫的學生、病痛纏身的老人、賠盡老本的業主們要不要人權?怪不得這回大多數市民堅定地站在了市政府一邊,支持市長跟這撥得寸進尺不顧別人死活的無賴鬥到底。

從多倫多、溫哥華盛夏裏垃圾工人的大罷工(注意這工會們挑的好日子好讓全城臭氣熏天),到郵政工人聖誕節前甩手不幹,再到大學教員期末考試前關門要求漲工資…... 加拿大各行各業工潮此起彼伏一年四季都不間斷。你如果一不小心進了那個著名的“丘八”網(CUPE),就會發現原來加拿大的工會組織多如牛毛,比如這個約克大學的工會,編號已經是“CUPE3903”,而渥京公交主管工會編號為“CUPE 5500”。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個網站的主頁很有一股戰鬥的激情,照片總有舉著牌子還掛著牌子的老工人,讓我想起戰鬥的文革時代,所以我把CUPE音譯成“丘八”,覺得比較實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