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勤回國紀實
二.籌劃
我們去國多年,對故土戀情,絲毫不減當年。中華崛起,引以為驕,當然,對國內幾十年民風,民俗巨變,亦了然於胸。深知,國人眼中,我等屬“說話洋氣,穿著土氣,花錢小氣。”之輩,遭人鄙夷。但夫妻倆有幾十年民族文化熏陶童子功,即使被人瞧不起,尚能處變不驚,我行我素。然孩子在異國生長,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不知鄙薄為何物,他們要回國度假,若遭白眼太多,恐怕水土不服,影響將來愛中華之熱情,因此須提早預防,特別引導,讓孩子們對中國文化和現狀先有大概了解,既能入鄉隨俗,純真之心亦不受其染,確保回鄉之旅圓滿成功。
為此,啟程之前,我草擬了六點注意事項,供妻子商儀。
1. 力爭說話土氣。無論何地,隻要有旁人,堅決不講英語,兄弟倆對話尤要注意。夫婦倆以講家鄉話為榮,不得已,才可卷著舌頭說幾句官話,特別做丈夫的要杜絕動詞用中文,名詞用英文之惡習。
2. 保證穿著洋氣。為妻應把收藏在皮箱,國內朋友送的幾套花裏胡哨夏裝帶上。實在不願穿高跟鞋,也應該走路挺胸提臀,舉步輕搖。為夫不再穿園領汗衫和牛仔短褲,買幾套名牌夏裝加上手表。穿皮鞋一定配上中國男人專有絲光襪,方可顯得風流倜儻,器宇軒昂。
3. 務必花錢大氣。要徹底改變孤立注重商品質量價格比之惡習,而應相對的,動態地,考慮用禮品價格和月收入比率來確定送親朋好友禮品的多少。以下數據供賢妻參考。在家鄉與我們同等社會地位的工程師月收入¥3000-4000,其正常花費:朋友結婚或生兒子¥800 -1000(25%),在職領導生日或生病¥500以上(>15%),退休領導生日或生病,一文不花,……。
4. 切記人要讓車。國內很多城市,尤其故鄉省府,各種交通訊號,路標如同虛設,單行道照樣雙行,拐彎專道有直行超車,行人不走行人道,如此等等,隻要行人禮讓各種車輛,方可確保出入安全。
5. 妥善安排進出。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孩子們在唐人街已初步領略。國內飲食安全雖令人關注,但告誡孩子不要在街上隨便買東西吃,進口問題大可不必擔憂。唯一不足乃出恭文化。自古以來,國人厚入薄出,至今尚存。盡管國力劇增,但公廁數量、質量很有差距,絕大多數為下蹲式,必須自備手紙,孩子較難適應。所幸,外婆、姑姑家和預訂賓館都用抽水馬桶,隻有提醒孩子每日出門之前,先上廁所,放下包袱,輕裝出發,天黑回家前,必無下顧之憂。
6. 提防晚節不保。國內吃喝成風,權貴者,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我們朋友、同學之中亦不乏其人。不管是誰,若是公款宴請,一律婉言謝之。顧麵子事小,失節事大。
妻閱後,說:“後三條實在,前三條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此話怎講?”我問。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郎君益慕聖賢之道,崇尚‘虛靜恬淡,怡然自得’。為何這次竟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亂了方寸,計較國人對新華僑“三氣”之考語?若非心胸狹窄,便關心則亂了。古人雲‘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餓死的難道不是唯唯諾諾。喜愛浮華虛榮之徒?”妻子細言細語、慢慢道出。
“嘿嘿,賢妻平日興趣廣泛,聖賢之書雖讀無多,倒能活學活使,讀一本便一本,為夫十分佩服。雖說你我不謀而合,但根底還是淺薄了些,哪有為夫之高情雅意。切記,我等讀書人定要守正不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思無欲,無執無著,貧而無怨,富而無驕。”我搖頭晃腦,越說越心歡,越說越氣壯,唾沫星都差點噴到內人臉上。
“看來,這回又是書呆子有理啦。”妻子邊退邊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