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盛開

筆名竹心, 分享心靈世界(均為原創, 謝絕轉載.)
個人資料
杜鵑盛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去紐約看【芝加哥】

(2025-04-25 05:37:56) 下一個

去紐約看【芝加哥】

                               
去年九月初的第一個周六,曙光初現,從新澤西乘坐191路車抵達紐約曼哈頓。時間尚早,無甚遊客,街頭異常安靜。微風輕拂,蔭涼而清爽。一路步行到時代廣場,排隊買票觀賞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CHICAGO)。


售票窗口尚未開啟,在我們前麵已有二、三十人等候。陽光從密集的高樓空隙處灑下來,售票開始,隊伍緩慢移動。終於輪到我們,兩張票花費一百五十九美元。


九月的曼哈頓,已有些許秋天的涼意。距離兩點半的演出尚有幾個小時,漫步街頭,漸漸地找到了疫情前短暫旅居曼哈頓時的閑適自在。途中,在第七和第八大道之間的四十九街上,尋得一處休恬之處,坐著享受初秋的陽光和清風。


中午,街上開始熱鬧起來。在一家小店點了三明治。坐在窗邊,邊吃邊看人來人往。然後進入位於四十九街的大使劇院(Ambassadors Theatre)。此劇場建於一九二九年,歐式建築風格,內部裝潢傳統古典,隻是比想象中的狹窄老舊,每一處細節均寫滿歲月的滄桑痕跡。


二樓兩邊有狹窄包廂,垂掛灰藍相間的絲質窗簾,設計繁瑣,質地厚沉,凸顯舊日時光的審美觀念。木製座椅結實,扶手處油漆斑駁,多有劃痕,露出了原木色澤。黑色的大幕垂掛,上書閃亮銀色小碎片【CHICAGO》字樣。


演出途中禁止拍照,所以隻在開場前和結束後拍照留念。樂隊現場演奏,各種樂器一應俱全,不亞於一場交響音樂會。音樂驟起,【芝加哥】音樂劇拉開了序幕。


【芝加哥】是百老匯最著名的音樂劇之一,演出數百場獲得巨大成功。劇情來自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芝加哥真實的犯罪案例,無外乎女人男人、婚姻奸情、殺人犯罪、律師詭辯、媒體炒作等套路。


故事情節老套,劇情亦無甚新意,甚至有些忽略其所要表達詮釋的涵義。整場演出過程中,全然投入、無比欣賞、忘情享受的是貫穿全劇美妙絕倫的音樂和舞蹈。意念、心思融入音樂中,似乎身體的每個關節都隨著音樂而律動。情緒隨著鏗鏘的音樂和舞蹈而昂揚,真正領略了音樂和舞蹈的雙重魅力。

 

先生更喜歡歌劇和交響樂,比較喜歡安安靜靜地欣賞優美的樂曲或者好聲音,覺得音樂劇演員的唱功不及歌劇演員,音樂和舞蹈又太鬧騰。我則覺得音樂劇比單一的歌劇或舞劇更顯功力,因為表演者必須歌舞同體,二者兼備,邊跳邊唱更需綜合素質。甩臀扭腰踢腿劈叉樣樣真功夫,尤其是跳躍時更是兼具體操運動的剛柔相濟。最迷人之處在於一雙雙修長健壯的腿,尤其是大腿部位主打一個壯,勻稱且充滿力量。相較於東方舞蹈的柔美,西方舞蹈鏗鏘的韻律,舞者筆直的身體線條,具有逼人的力量之美。


走出劇場,意猶未竟,我們熱烈地討論著紐約和芝加哥,這兩座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也曾自我調侃半個紐約客,半個芝加哥人。此時在紐約觀賞【芝加哥】,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合,也正是這種巧合,更平添如許觀劇妙趣。

 

排隊買票

音樂劇廣告

老舊的劇院

 

散場後

買好票,時間尚早,順便去中央公園逛逛

-------------------------------------------

最近過敏嚴重,本來想再進城,可這眼淚、鼻涕齊流,噴嚏、咳嗽不斷,便斷了進城的念頭。

把能搬到後院露台的花花草草們都搬出去了,草地也綠了,樹上葉子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綠,鬱鬱蔥蔥。難怪過敏會如此嚴重。

最近梧桐兄在星壇引領大家讀《源氏物語》,跟風買了一套,讀了一章,還是蠻喜歡的,真的像是日本版的《紅樓夢》,感覺日本文化還是更接近中國文化,希望能堅持下去。前段時間,跟著花姐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比較費勁:)

周五了,祝福大家都有一個美麗的春天!上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去紐約看【芝加哥】,這個標題讓我想了好一會,原來是這麽回事,同喜歡【芝加哥】,百老匯的劇百看不厭。:)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瓷器,高雅。
紐約,每個人都喜歡的大城市!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杜鵑的介紹,最近正在想有什麽好理由再去紐約。:)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哇,沙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