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經網報導,2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表示,北京目前共發生73起群聚感染案例,其中66起屬於家庭群聚感染,占90%左右。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197例確診患者,這代表居家隔離觀察未落實,導致疫情再擴大。
2月11日下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疫中農村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有記者提問,個別省份報告了聚集性疫情情況,從全國來看現在情況如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聚集性疫情是指在一個相對有效單位裏麵出現了兩個以上的病例,“我們對全國近千起的聚集性疫情進行了分析,其中83%是以家庭為單位,還有常見的聚集性場所,有醫療機構、學校,商場、工廠、企業等單位”。
聚集性疫情有什麽特點?吳尊友解釋,聚集性的疫情發生,涉及病人年齡從嬰幼兒到老人,範圍比較廣,一代病人占32%,二代病人占64%,也有個別的出現三代甚至四代。
聚集性病例是怎麽發生的?吳尊友認為,主要是首例病人有在湖北或者武漢居住、生活、旅遊的曆史。首例病人發生以後,由於家庭的生活接觸或者照顧病人,或者由於聚餐,引發了二代的傳播。三代、四代病例是怎麽發生的?主要是第一代病例臨床特征不明顯,在和他接觸的生活、日常照顧當中,防範意識不強所引發的。
上個星期六,我住在外麵的女兒到我們家吃晚餐,她患了感冒,她在我們家和我太太就吃了一頓晚餐,僅僅呆了3個小時左右就回了她自己的家。過了兩天我太太就感冒了,症狀與我女兒一樣,我估計與她們一起吃飯可能有關係。上個星期二之後,我與太太吃飯就嚴格多了,碗筷分開,後來她吃了三天藥,感冒就好了,也沒有傳染到我。
根據這兩個新聞及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中國的合餐製對這次武漢肺炎病毒的傳染蔓延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一大家子在一個桌子上一起吃飯,每個人的筷子在同一碗菜上來回夾,筷子上有人的唾沫,很容易傳播病毒。武漢肺炎病毒很狡猾,隱藏性很強,病人沒有症狀也能傳播人,如果家裏有人有湖北或者武漢居住、生活、旅遊的曆史,吃飯時不注意,還是老習慣一起合餐吃,那就很危險。
在目前中國武漢肺炎病毒瘋狂傳染流行期間,應該引導國民特別是廣大農民弟兄改變飲食習慣,如果不能分餐,至少要使用公筷,一家人使用同一個筷子夾菜到各人的碗中,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筷子吃飯。
願武漢肺炎疫情早日控製住,中國人民早日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以下講述中國分餐及合餐的曆史淵源來自於中國“知乎”網站,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奉獻。
準確地講,分餐製一直到民國都沒有從中國社會中徹底消失,而合餐製也並非晚近時期的新事物。 早在周代,分餐製就已經在貴族階層中廣泛存在。但和西方的餐桌文化相比,“中式分餐製”和“西式分餐製”誕生的緣由卻截然不同。 西式分餐製直至文藝複興末期才開始於歐洲大行其道,它的流行一方麵是出於飲食衛生需要,另一方麵則是為了強調個體的獨立性。 而中式分餐製是周禮產物,周禮對王、侯、士大夫的行走坐臥、衣著飲食都有明確規定,要求嚴格加以區分。例如,《禮記·禮器》中即有載:“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意味著中國古人實行分餐製的目的,是為了強調地位尊卑。
不過,相較於“擊鍾列鼎而食”的貴族,底層庶民就不太可能有機會分餐而食了。由於個體食量存在差異,分餐製又需要更多餐具,因此在物質貧乏的古代社會,“分餐”顯然是一種奢侈的用餐方式。即使是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上下階層普遍實行分餐製也都是近代以來才開始出現的。 唐宋以前,雖然因缺乏平民生活的曆史記錄,我們已很難詳細了解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但在蛛絲馬跡中,仍可發現“合餐”存在的證據。譬如, 漢代焦贛的《易林·睽之姤》中有載:“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樂相好,各得所欲。” 真問真答:中國人為什麽從分餐變成了合餐|大象公會 漢代的茶飲飲茶圖 但合餐有失體麵,是可能被人挖苦的行為,又嚐與人共飯素盤草舍中,見一嫗將兩小兒過,並著青衣,嘲之曰:‘青羊引雙羔。’婦人曰:‘兩豬共一槽。’道真無語以對。” 目前關於中式分餐製沒落的原因,主要分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引入“胡床”、“胡凳”等高腳家具所致,另一種認為是鮮卑、蒙古等蠻族文化影響的結果。 然而,這兩種解釋都存在明顯的漏洞。首先,西方社會使用高腳家具的曆史比中國更加悠久,但西式分餐製反而流行於合餐製之後。其次,前文已述,唐宋以前本來就存在合餐製,和後來的差別僅在於流行程度。
事實上,貴族門閥的興衰,與“餐製分合”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唐宋之交,正是中國由門閥士大夫社會,轉向科舉士大夫社會的關鍵時刻。 《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局部 與癡迷於繁文縟節的門閥不同,借由科舉製登堂入室的新官僚往往出身於家族習俗庸簡的庶族地主。他們心中當然也有等級觀念,但在生活方式上卻遠不及士族地主精致挑剔。門閥的衰微,勢必伴隨著上流社會固有飲食文化的沒落,以及底層飲食文化的“上移”。 另外,分餐製作為一種便於突出長幼尊卑的用餐方式,在中國也從未完全消失。且不論唐宋之後皇帝的用餐禮儀仍使用分餐製,即使是民間,“吃小灶”的現象也還有零星存在。總而論之,排除衛生方麵的考量,合餐製更有利於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現代分餐製的流行,實乃是物質的極大豐富,讓我們具備了追求健康生活和個人空間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