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荷湘子你尋夢

說要求寫博客描述,我沒什麽寫的,就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心目中的家務活就是用眼睛把整個房間掃一遍。
正文

那一年,司馬相如想納妾

(2012-02-26 11:21:10) 下一個

有人說,生命是上帝的謊言,愛情是生命的謊言。愛情這東西真不好說,還是少說多做的好。且看看別人的故事先。

 

愛情是個不老的話題,曆史留給了我們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今兒我們聊聊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傍晚在圖書館偶然又看到文君的《與司馬相如書》與相如的《報卓文君書》,細細讀了一兩遍,感覺很有意思。晚上回到宿舍,意猶未盡,又在網站上問了問度娘,得了更多的信息,又是一番羨慕嫉妒恨。想著想著,覺得好有意思,稍稍整理了一下,拿出來與君分享。

 

我們姑且跳過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那一段,那一段故事太有趣太經典了,許多人都知道並且隨隨便便就能講個七八分,這裏就不贅述啦。直接從相如被召到長安做官說起吧。

 

話說那一年秋天,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為漢武帝賞識,被召到長安做官,從此擺脫了衣食之憂(雖然卓王孫給過他們許多錢,但相如還是蠻自立的),然而他與卓文君卻從此千裏相隔。幾年之後,司馬相如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他與文君濃情似火、相濡以沫的感情也漸漸地發生了變化。

 

話說那一年,司馬相如準備另娶,給卓文君寫了這樣一封家書,上麵隻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13個字。聰慧的文君讀懂了其中“夫妻已‘無憶’的含義,回詩一首: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隻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係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流水,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這就是著名的《怨郎詩》。它將數字一至萬嵌入詩中,分別順向、倒向各用一遍,堪稱精妙。這首詩表現出明顯的元代散曲風格,有人說不是卓文君寫的,似乎不會是出自生活在西漢的卓文君之手,或許是後人偽托之作。(話說回來,這從一個側麵印證了二人的感情波瀾。)這大約不是卓文君當時給司馬相如的回複,覺得有些意思,也就掠了來。

 

話說當時卓文君得知自己的相公欲行納妾,心如刀絞,淚眼婆娑,不知所措,整得兩三個晚上都沒睡好。終於在第七天淩晨三點,寫完一首詩並一封家書,委托一位去長安的老鄉轉交給相如。那首詩和那封家書是這樣的。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1禦溝上,溝水東西流。(1:音‘謝蝶’,來回徘徊之意)

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2。(2:音‘篩’,形容魚尾象濡濕的羽毛)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這首詩後附有一段家書,就是後世流傳的《與司馬相如書》:

 

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音‘帽’,眼睛昏花、愚昧錯亂)於淫而不悟!

 

朱弦斷(或曰‘齧’),明鏡缺,朝露,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音‘傷傷’, 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與君長訣!

 

司馬相如見到家書,卓文君的絕決信啊,大急啦!!趕忙丟下手頭一切事務,集中精力寫回信。信中,司馬相如一邊訕訕地解釋自己納妾的初衷,一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立刻悔改,絕不拋棄糟糠之妻。原文是這樣的:

 

五味雖甘,寧先稻黍?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韋,加工後的獸皮;韋布,韋帶布衣,借指普通百姓)。惟此綠衣,將執子之釜。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

 

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意是:“我沒有因為嚐到各種美味而忘記了稻黍,也不會讓五彩斑斕的華服掩蓋了皮繩土布。那個綠衣女子,不過是想教她來為你操廚。讀到你‘錦水有鴛,漢宮有木’的佳句,趕緊回轉腳步。放心吧(我已覺悟),不會讓你有‘白頭吟’的感歎,也不會把你辜負!”。就這樣,卓文君用她的才智終止了司馬相如的“蠢蠢”之心,挽救了自己的愛情。司馬相如回心轉意,最終與文君同歸故裏,安居林泉。。





2011年6月3日於天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