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毛澤東擊敗蔣介石的真正原因是什麽?解答這個似乎小問題,似乎易如反掌,毛澤東比蔣介石更聰明,是天才嘛!另外,也有認為老毛心狠手毒,蔣介石屬於開懷大度,失去了可以幹掉毛澤東的寶貴機會。再有,以為毛澤東是運氣好些,而不是水平更高。盡管客觀的看,很多原因綜合在一起,造就偉大領袖毛澤東,而不是某一個方麵的因素占了主導地位。確實如此,但是我還是以為,有兩個重要原因注定了毛勝蔣敗的結果,悲劇起於開頭。本人認為主要是內因和外因兩個因素。
內因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理論,策略和構成結構完全不同於國民黨,根基不一樣,誰人領導都一樣。共產黨紀律嚴明,有工農在底層奠基,團結一致,統一指揮,刻板的要死。而國民黨是大雜燴,烏七八糟,來者不拒,他們自私自利,自成一家。軍閥混戰,派係割據,有些像黑社會運作,有了領導,但是群龍無首。
外因,就是國際援助。這方麵中共吃盡好處,全是回鍋肉和紅燒肉。當然,說到底,就是靠了蘇聯老大哥無私無畏的援助。而國民黨政府沒有國際支持,盡管曾經是美國人的傀儡,但是1947年美國人來考察之後,結論是腐敗無能,不值得美國破血本。因此,美國除了九百萬銀子,基本上撒手不管國民黨的死活。真的,內外交困,失道寡助,才是國民黨功虧一簣,解放戰爭失敗的根源。
下麵就國民黨的國內政策取一個側麵,管中窺豹看看他們政治壓迫的嚴重問題。
當孫中山成立國民黨時,他相信中國應該可以推行民主製度。 1913年,該黨不僅通過武力奪取政權,而且通過選舉獲得大多數席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選舉。
孫中山是一位受到美國政府啟發的改革者,他提出的三民主義還算有些道理:“中國現在正處於革命時期。我們倡導民主的政府形式。我們的民主思想來自西方......人民通過選舉權,召回,主動權和公民投票來控製政府;政府通過立法,司法,行政,民事審查和審查部門為人民服務。隨著這九個權力的運作並保持平衡,民主問題將真正得到解決,政府將有一個明確的路線”。
然而,好景不長,孫中山同誌不是軍人出身,沒有能耐也沒有魄力搞民主革命。在1913 年袁世凱發動了一場政變,並將國民黨宣布為非法。袁死後,呈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麵。孫中山把國民黨引領到新的方向。他轉向蘇聯俄羅斯尋求幫助,他欽佩俄羅斯共產黨的實力和組織,推翻了君主政權並建立了新政府。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國民黨根據列寧主義原則進行了重組。雖然孫拒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激進主義,但他認為,獨裁統治對於中國的民主準備是必要的。
在軍事獨裁時期,所有政治機製都將置於軍政府的直接控製之下。為了實現國家統一,政府一方麵將通過軍事力量克服內部不和,另一方麵,通過宣傳努力喚醒人民。當一個省完全被軍事控製時,政治監護時期開始,軍事獨裁統治時期結束。當國家的大部分省份達到憲政時期時,也就是說,當這些省份獲得有效的地方自治時,將召開人民會議,審議,頒布和通過憲法......
國家憲法的頒布將結束第三個時期,即憲政時期。全國大選將按照憲法的規定舉行。人民政府將在全國大選後三個月解散,它的權力將移交給人民自己選出的政府。中山是民主人士,國民黨的目標是實現民主。但是為了控製國家,他們采用了獨裁手段。然而,孫認為國民黨成功地從獨裁轉向民主的能力被證明過於樂觀和天真。
當蔣介石在1927年上台,接管黨的領導並完成北伐戰爭時,實現孫的民主願景的工作很少。作為職業軍人,黃埔軍校的高材生,蔣是一個癡迷於權力的軍國主義者,他害怕放鬆黨對社會的控製。結果,政治監護時期成為一個一黨專政,從1927年到1949年在中國大陸和1945年到80年代後期在台灣。
1928年,國民黨政府通過了一項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應行使中華民國的所有統治權,包括所有部隊的最高統治權,宣告和結束戰爭的權利,給予大赦和恢複公民權利。所有反對黨都是非法的。 1931年,政府通過了一部臨時憲法,將政治監護的概念納入法律。
對政治對手的壓迫雖然不像毛澤東統治時那樣嚴絲無縫,但是政府的狡猾策略和野蠻的統治方法疏遠了社會的大部分民眾,給共產黨的宣傳提供了機會。民眾的不滿情緒隨著國民黨無休無止的暗殺,任意逮捕和即決處決與日俱增。
美國撒手不管讓蔣介石身陷囹圄,所以國際上孤立無援是他失敗的最大根源。
在蔣介石處於困難的時候,如果美國人拉他一把說不定可以力挽狂瀾,反敗為勝。可是他沒有這樣的好運,老天要滅蔣介石大人。盡管他試了,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惜美國人不喜歡他了。加上毛澤東有林彪這麽優秀的將領,打了一個舉世無雙的遼沈戰役,此後就是兔子尾巴長不了,氣息奄奄。蔣介石終於回天乏術,倉惶逃跑到台灣,繼續建設偉大的中華民國。
1947年7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曾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指揮美國軍隊的蔣介石總參謀長的阿爾伯特·科迪·韋德邁爾(Wedemeyer)將軍回到中國,分析情況並提出如何處理該政權的建議。韋德邁爾在中國旅行了一個月,采訪官員和普通公民。在國務院的一次會議上發表了講話,所有國民黨部長蔣介石和美國駐華大使都出席了會議。令人驚訝的是韋德邁爾對國民黨政權的腐敗和行政發起管理不當提出嚴厲批評。他說,如果沒有首先改善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國民黨將無法擊敗共產黨。
國民黨成員在特使的直言不諱感到茫然,還有人哭了。因為他們知道韋德邁爾說的是實話。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他應該受到批評,但他抱怨美國“沒有明確的中國政策”。盡管蔣政權在中國已經處於弱勢,但國際孤立是其垮台的主要因素。那時候共產黨享受著蘇聯的財政和軍事援助,國民黨不僅沒有得到美國及時而充足的援助,而且作為關鍵的盟友卻抨擊蔣政權的缺點和侵犯人權的行為。
二戰後時期美國的主要戰略是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達成妥協。當這些嚐試失敗時,華盛頓的立場變得含糊不清,優柔寡斷。1947年1月8日,在離開中國擔任國務卿辦公室之前,喬治馬歇爾向斯圖亞特大使詢問了他對美國未來中國政策的看法。斯圖爾特說,有三種選擇:在改革政府的條件下給國民黨提供援助;保持被動;完全退出中國。斯圖爾特說,他更喜歡第一種選擇。但他補充說,他寧願選擇第二或者第三計劃。
斯圖爾特擔心,如果美國什麽也不做,中國公眾輿論的所有部分都會反對華盛頓:“政府領導人會向我們提出遺棄,共產黨人與黨派關係,以及知識分子,為無助的群眾說話,帶著帝國主義的幹涉,”他說。斯圖爾特稱國民黨是一個“腐爛的政府”,如果不進行自我改革(即習一樣的反腐風暴,可惜他還沒有誕生涅),美國就不能支持。1947年初,美國開始部分退出中國,並於1948年4月通過了“中國援助法案”,該法案為國民黨政權提供了“不超過3.38億美元的金額”。國務卿迪恩·艾奇遜後來回憶說,美國政府選擇不提供無限製的援助,而此類幹預隻是企圖改變內戰結果的最後機會。
1949年1月,共產黨人進入北京把毛澤東的圖像掛在紫禁城(天安門城樓)上,取代了蔣總裁的畫像,宣告了蔣介石統治的壽終正寢。正如斯圖爾特大使告訴國民黨將軍李宗仁,美國不會幫助這個崩潰的政權,裝滿蘇聯軍事裝備的火車經常越過中國北方邊境進入共產黨控製的地區。
蘇聯和中國共產黨也發起了一場旨在撼動美國和國際輿論的協同宣傳和虛假宣傳運動。莫斯科試圖掩蓋與中共的密切聯係。共產黨人被告知將中共稱為中國農民和“土地改革者”的“民主黨”,從而混淆了他們在斯大林蘇聯擴張戰略計劃中的作用。
國民黨垮台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在1927年建立的政府體製的結構性缺陷,而且從未能夠糾正。盡管這些缺陷不足以導致其崩潰,但抗日戰爭和對共產黨的內戰進一步削弱了政權的信譽和聲譽,剝奪了它最後的民眾支持基礎。
共產黨人可以指出國民黨政權在二十年一黨統治期間的失敗。為了反政府的宣傳,每一個漏洞都被放大和利用。然而,正如弗蘭克迪科特在他的書“悲劇的悲劇”中所描述的那樣,中共推行的政治壓製迫害和經濟倒行逆施政策比起國民黨的不知要糟糕多少倍。
不過,老毛搞戰爭似乎是有一些神機妙算,加上老天的幫助。共產黨紀律嚴明,人民那時候徹底的支持。而蔣介石是浮在水麵上的浮萍,沒有根基。其實這麽簡單的道理,他真的沒有找到,直到死時也沒有找到失敗的原因。應該說是死不瞑目呀!
到這兒就行了。再往下看就是浪費時間了。
毛和共產黨的製度適合於1940年代的中國經濟和生產力水平,
毛和共產黨用暴力革命 讓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 回退到能夠適應1940年代的中國經濟和生產力的製度, 雖然造成了巨大的人民犧牲,但長遠看,有利於中華民族。
蔣介石 應該是偉大的先驅,但是沒有能夠 迅速 找出適應1940年代中國農業社會的體製。台灣才算摸索成功。也由於台灣經濟1940-50 先進於大陸
希望 當今共產黨 和台灣當局 以史為鑒,探索出和平的 維持中華民族今後千年興盛的途徑,不要爭執於無聊的小局
還說共軍不打日本?
共軍挖日占區的牆角,以後挖國統區的牆角。
中國當時經濟是農業經濟,因此經濟資源的分配就是關鍵。你把資源放在少數人手上是沒有經濟效率的,我擁有1000畝地,隻需要100畝就能讓我過的不錯,我幹嘛在意其他900畝地的效果?而且其他人因為不能獲得那900畝地的經濟成果而過不下去,與我何幹?
這就是土改在當時中國的意義和作用,獲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西方一句話,不論是獨裁還是民主體製,政府幹的都是一樣的事情,取悅民心。
中共的共產主義理念與中國文化裏追求的大同天下是一個概念,這是共產主義思想在中國比西方更容易被接受的原因。
不禁要問“李時珍有證嗎”?
“中國幾千年哪個醫生有證?中國的人口不還是增長了”?
就知道毛公是如何地會掌握人心的本事
你讓美國怎麽再援助
蔣介石雖然贏得了衛國戰爭聲譽達到頂點,但是表麵底下卻是危機四伏,鏟除共產黨的時機已經錯過了,戰爭帶來的副作用,經濟上通貨膨脹嚴重破壞了統治基礎,軍事上是軍心懈怠了,所有人都想得五子登科,銀子,車子,房子,妻子,孩子,因為戰爭太苦了,苦戰勝利的結果是大鬆懈。
共產黨當然有其當時的時代先進性,組織管理宣傳工作那是完勝國民黨,但最關鍵的是衛國戰爭帶來的休養生息及發展機會,共產黨並沒有在衛國戰爭中消耗自己的實力,通俗的說壓根沒有打算出力,表麵功夫做一點,利用戰亂散播思想壯大人馬是要點,日本人也有默契,雙方私底下有過秘密溝通,雖然非正式但還是曆史可查的,結果就是互相不做侵犯,延安基本沒有被隻有咫尺之隔的日軍基地轟炸過,這些是鐵的曆史事實!毛澤東後來感謝日本來訪官員說皇軍幫助他打下了江山,日本債務不追究,這些都是事實。
毛澤東真實的軍事才能和人品那肯定要被誇大啊,一個獨裁的政府對於民眾的洗腦教育怎麽可能客觀事實宣傳自己,那被誇大了多少呢?被洗腦的民眾需要翻牆了解多少曆史事實才可以接近真相呢?
就長征吧,幾乎所有大陸成長的幾代人都是被洗腦什麽軍事上的奇跡,精神上的偉大,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艱苦卓絕的革命精神,現在發現真正曆史應該狗屁都不是,
而真正偉大的是另一麵,蔣介石日記揭露出來背後的方方麵麵,那是偉大的衛國戰爭戰前準備的一部分,為什麽一定要趕著紅軍按照這個路線走,核心不是剿匪,是為了讓紅軍打開四川的大門,四川的軍閥受到紅軍的壓力隻能求助於中央軍,中央軍才有機會名正言順不衝突的入主了四川,而這是蔣介石最大的抗日戰略,PK當時的工業強國日本,沒有縱深的中國沿海是肯定受不住,必須遷都西南,雖然局部戰役會輸但和日本一定要打,而且時機到了是主動挑起,淞滬會戰就是如此,把日本拖往中國的腹地以自己巨大的犧牲及國際上的合力慢慢消耗掉日本實力,這是國力懸殊巨大的中日戰爭中方唯一的勝利途徑
日本一開始也清楚的,他們的戰略就是要避免過早陷入中國戰爭的泥潭,因為日本雖然技術先進但是國力耗不起,隻有速戰速決才是安全的,日本一開始都是傀儡中國策略小打小鬧主要目的是繞開中國去打,一堆偶然因素加上政治上的失衡導致自己戰略上敗給了蔣介石。
這才是偉大的二戰中國戰場的強人PK,剿匪迫使其長征實現至關重要的西南大後方戰略是衛國戰爭勝利的關鍵一步棋!這不僅對自己民族也為整個世界作出巨大的貢獻。
那長征是什麽,長征是什麽?
蘇聯當時反對中共奪權的,期望中國南北對抗的。
1964年毛澤東在聽衛生部長的工作匯報,當聽到80%的衛生醫療資源是在城市,毛澤東拍案而起,痛斥衛生部是“城市老爺衛生部”,嚴令“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毛確實是依靠農民,把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老農民陳永貴提拔為主管農業的副總理,執政大臣。
毛的軍隊從最高統帥到普通士兵都是沒軍餉的。
國民黨蔣介石從黃浦軍校開始就接受大批蘇聯援助,整個黃浦軍校就是蘇聯出錢出槍出教員辦起來的,在抗日戰爭中,蘇聯援助國民黨政府5個師的裝備,1500門炮,800架飛機,300名蘇聯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