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14)
2010 (55)
2011 (23)
2014 (1)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聽說非常感人。
我急切的打開電影,一點沒拿“聽說感人”當回事,狼來了好多次了。我都已經記不得看電影看哭的事兒。
[簡介:1976年,唐山,方大強,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的一個晚上——地震了。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元妮被迫選擇救方達,放棄方登。方登卻奇跡般的活下來,被一家軍人王德清領養,直到08年四川地震,方登和方達才又見麵。]
電影一開始很異像。滿天蜻蜓如蝗蟲般陣陣飛來嗡嗡擾人,任誰都知道:一場大災難就要來臨. 忍不住為人的遲鈍渺小而歎息。我沒有哭。
地震了,天邊藍光一閃。隻有23秒,24萬人的生命毀於這一震。我腦海裏一邊想著這駭人的數字,一邊看著絕境裏苦苦掙紮到崩潰的元妮。老實說,電影中地震的視覺衝擊並不強大,但是震後的慘狀和人的無助確是比好萊塢英雄救場的災難片更具震撼力。
馮小剛說:“我們更希望把觀眾真正帶入地震親曆者的內心世界。”陷阱已經設好,走進去,渾然不覺已是淚流滿麵。 那是一個大悲的世界。
震後,我一直擔心方登,那個小女孩,她能愈合心靈的創傷麽。 馮小剛給了她(他們)最好的成長環境。這世上所有的一切就是那場地震還稱得上過不去的坎。方登說:“我不是不記得,我是忘不掉。” 太經典了。即使我們一切道理都明白,我們還是無法像沒事兒一樣。
元妮,我並沒有注意她的心理。她好像很簡單。因為奇特荒謬的情節,她心甘情願的守著廢墟過自己救贖的生活。她就是一個“沒了”,“沒了,才知道什麽是沒了。”隻有人心空了才能承載大愛大恨,才能泯滅所有的患得患失。
方達,經曆了好幾次重生、永遠把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似乎在說,經曆了這場同生死的唐山人心理上都有一種病態的執著和豁達。隻有一個戰壕打過仗的才知道什麽叫戰友。
真正的高潮,我們期待的母女相見,是在32年後,2008年四川地震的以後。沒有我想象的母親的狂喜和道歉。電影上的元妮好委屈,“你是從哪冒出來的,這麽些年,你怎麽就不給我個信兒呢?我成天惦記著你們。”這心碎苦澀的“惦記”堵著她這麽多年的日日夜夜。方登已經成了母親, 她的女兒都 18歲了。現在發現她心裏的委屈和媽媽的委屈相比真的不算什麽。她還能聽天由命,她可以愛可以恨可以原諒,而母親隻能承擔,無法逃避。
《唐山大地震》是講人的脆弱和人類的自我救贖,挑起一種很大的情懷。 我一直不覺得這個故事真實或者不真實,電影算好還是不好。
聽人說,完了,我竟然沒哭!他們討論電影,前麵後麵的空還是不實。
回想小時候一直很好哭,但沒有悲憫,慟哭都是因為委屈。唐山大地震沒有哭過,周總理,毛主席死了也哭不出來。當我看這個電影時哭得淚流滿麵的時候,一定是一種悲憫?!是對災難,人性,命運,親情的動容。想起來了,Titanic有個鏡頭我看著淚盈. 船就要沉了,一個媽媽安靜的給兩個孩子講故事入眠。
悲憫,原來是母性。 (那沒有哭的一定是還沒有孩子的年輕人。)
電影的結尾是在墓地,看完了,我想起2首詩.
今夜我隻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隻想你 – 海子
來造一個寬大墓床,
用我們無邊的敬畏,
然後,躺在裏麵等待,
公正的審判日到來。 -- 艾米麗•狄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