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彬

個人臉書主頁:https://fb.me/yubinwood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你用經濟學看透婚姻

(2013-12-21 17:41:58) 下一個

 

大家有沒有想過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待婚姻?其實,婚姻是社會契約的一種,白紙黑字的交代清楚了彼此的責任和權力,其實和打工合同差不多,不過打工辭職很容易,可婚姻就不是想辭就辭了。因為婚姻契約的終止成本大大的大,律師費、時間成本,撫養費等等大家都說加入黑社會要想再離開就很難了,婚姻又何嚐不是?既然如此,為什麽要結婚呢?

一起生活的好處多,分工合作、節省成本、分擔風險等,都比單身優勝;但兩個人生活的好處是否一定要靠婚姻合約支持?與其結婚,兩個人大可以選擇同居,既享有婚姻的好處,更省卻了若不幸要中止合約時的成本。婚姻到底有何優勝的地方?是因為婚姻的好處太多了,根據美國家庭普查的數據結婚的家庭的收入要遠遠高於其他類型的家庭,結婚的男人要比不結婚的男人就業曆史更穩定。結婚的家庭的收入均值是離婚家庭收入的兩倍,是分居家庭的四倍。

結婚的家庭的淨身家最多。家庭的淨身家指的是一個家庭所有資產的價值和其所有債務的價值的差值。之所以這樣並不隻是因為家裏一般有兩個有收入的勞動者,還因為其長期經濟基本麵穩定,勤儉,一家之主的收入更高等等。

契約的角度看,婚姻有三種經濟學解釋。第一套解釋最簡單:婚姻有其獨特的好處,非單身或同居人士能得到。最大的好處為親友以至社會對已婚人士的肯定。結婚的家庭還有各種稅務優惠和其他福利(如員工配偶醫療保險)。

戀愛中的男女一般從相處之中大概會知道兩人一起生活帶來的好處。根據兩人的磨合程度,好處有多有少,例如,兩人性格和襯有共同嗜好,少有爭執,一起生活的好處將比另一對常常吵架的多。結婚或同居都可以得到這些好處,結婚會有一些獨特的好處隻是涉及額外的離婚成本。那麽該如何決斷?

如果兩人結合的好處多,俗語道天造地設的一對以後兩人都很難在婚姻以外找到更好的選擇,離婚的機會相對較低,預期的離婚成本下降,這個時候結婚就比同居有著數比如離婚要付上20萬元的成本,但結婚帶來的獨特好處隻值10萬元,隻要離婚的機會高於50%,同居就比結婚;不過,如果兩人情投意合,離婚的機會隻有20%,結婚就比同居好

第二個解釋把婚姻看成一個承諾機製。兩人一起生活,彼此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兩個人都要為婚姻做投資和付出,才能為對方帶來快樂。換句話說,兩人的生活要幸福必須要緊密合作如果婚姻的一方喜歡享受搭便車(free riding)的快感那麽婚姻就會走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比如,對我好,我卻有可以坐享其成自己享受,不做付出。舉個例,合作要靠雙方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選擇適合的家務,如一方負責吸塵掃地洗碗,另一方負責買菜煮飯結果負責清潔的一經常偷懶不做,隻享用對方的飲食服務。偷懶的結果就是合作破裂大家各顧各,兩類工作都做一點,或雙方索性什麽也不做。

兩個人各顧各家庭生活就會極度不和諧生活質量下降,離婚的機會上升。婚姻的作用,是以離婚成本作為嚇阻工具大幅增加不合作的成本(不合作增加了離婚的可能),迫使雙方合作下去。

下麵介紹訊號理論,以上的兩套理論都假設雙方對結合的好處都心知肚明但現實生活中拍拖從來都是迷魂陣,既不知道彼此是否真情實,也不知道對方藏著什麽婚姻後發現就晚了的秘密因為離婚成本很大如果一方肯求婚就相當於發出了一個訊號,證明那人很有信心從結合中得到比較大的快樂而如果兩個人結合弊大於利理智的人就會會選擇同居或分手了事。

這三套理論可謂殊途同歸,都是結合的好處多多才結婚,結合弊大於利就同居或分手。浪漫的婚姻通過經濟學一分析就很不浪漫了,所以大家長知識就可以了,沒必要拿這些理論去炫耀,會大煞風景的。

Dropshots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rs.Santa 回複 悄悄話 婚姻不是純商業這麽簡單的事情。

你忘了估算同居或婚姻性生活帶給女性懷孕的風險值。

人工流產=損害女性健康。生下來=18+年的當牛做馬的拉麽撫養。

這麽大的風險因素你能排除在外嗎?

婚姻本來就是為更好地繁殖後代而形成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