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將赴香港IPO,其承銷股份占總股份的44%。各位看官可能不知道信達資產為何物,其實這家公司是大有來頭。且聽筆者慢慢道來,1999年,朱鎔基總理為處置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築銀行這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分別成立了東方、長城、華融和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整體打包”轉讓不良資產。信達乃中國四大壞銀行(bad bank)之一。壞銀行就是不良資產的垃圾站。
壞銀行一般都沒有好下場。比如美國1980年代為解決房貸危機而成立的問題資產公司重組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就早已銷聲匿跡。而英國為了挽救保險商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而成立的Equitas則最終被巴菲特旗下的再保險業務吞並。所以信達資產IPO可謂逆天而行。
時至今日,信達的業務已不限於接手問題銀行的債務資產,公司總利潤四分一來自於此之外的財務服務。但壞賬依然是信達的主要業務,這次赴港IPO所得資金超過50%將會用於這方麵的投資。信達希望集資最多30億美元,占擴大後股本15%。
招股章程中有寶可尋。信達擁有的不良債務60%和房地產相關(信達同時也貸款給地產商,承受的樓市風險可謂十分之大);該公司透過債務換股權交易,同時又持有經營困難的中國煤炭業部分股權。信達這樣的公司能上市,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呆壞賬準要榨出利潤來,少不了要借助重組專家。但這個行業市道不穩,商機盡管往往隨經濟景氣好轉而來,但利潤的反周期關係卻沒那麽明顯。比如信達去年的業績,資產估值獲得淨上調雖帶來43億元人民幣收入,但麵對經濟疲弱、現金回收率(cash recovery rate)下跌,有關收入很可能會下跌。而且經濟放緩對不良債務的回報負麵影響也很大。金融市場在當中亦扮演一定角色:信達期內46億元人民幣的減值虧損中,中國鋁業股權的相關撥備就占去3/5。
信達最大股東是咱們政府,這是這門生意不適合膽小者沾手。壞賬重組專門機構要取得最佳結果,不僅要擅於投機取巧及發揮創意,同時還要講求耐性。若讀者想知道壞銀行業務的水有多深,可以搜搜【遼寧18億元國有不良資產債權僅賣1800萬引質疑】這則新聞看看。
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完蛋了,這些壞賬銀行的底誰來兜?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