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央行會不會大規模放水呢?讓我們在央行6月26日發表的聲明中尋找線索:“為保持貨幣市場平穩運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適時調節銀行體係流動性,平抑短期異常波動……對流動性管理出現問題的機構,也將視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維持貨幣市場的整體穩定。”
央行此次聲明除了證實自己已用定向逆回購操作向錢荒的資本市場緊急輸血之外,也反映了央行需要努力在懲戒影子銀行和穩定金融體係之間踩好平衡木。在聲明中央行對於是否進行公開逆回購操作則諱莫如深,其用意在於提醒市場別指望央行大規模放水。
放水壓力巨大的不隻是央行,在過去的三個月裏﹐李克強總理領導的新一屆政府也頂住了國內外各方麵要求出台新的經濟刺激措施的壓力﹐這說明中央已經深刻認識到由國家牽頭投資帶動經濟的老路子已經走不通了。與此同時﹐政府也開始整頓放貸行為﹐特別是影子銀行業務﹐以防止資產泡沫的出現。
2013年初時﹐中國總的信貸規模已經從2008年的9萬億美元躍升至23萬億美元。值得擔心的是﹐雖然信貸增速超過20%﹐但最近幾個季度中國名義GDP的增長率卻不足10%。經濟發展已經不能靠砸錢砸出來了。
為此,李克強總理決定摒棄以往的以投資換增長的政策,新政府的經濟政策將在提高對經濟減速的容忍度的同時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巴克萊銀行將中國政府目前采取的經濟政策框架命名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並指出其三大核心要素為不搞財政刺激、去杠杆化和結構性改革。李克強經濟學代表以往市場每每期待央行放水救市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投資者必須根據銀行和政府的新政策取向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資理念。以往從央行放水中得益良多的投資者應該好好研究一下李克強經濟學的深刻寓意。
著名財經評論員胡舒立於本周發表的【新世紀】周刊社評文章給李克強經濟學下了很好的注腳:“中國目前的問題根本不出在(貨幣)總量上。至今年5月底,央行數據顯示M2同比增長已達15.8%,高於去年底確定的13%的年度指標,顯示貨幣供應總量並不低。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基調表明:當前的資金麵緊張是短期性、結構性的,要靠機構自身調整行為去適應。央行將繼續執行穩定貨幣政策。這是理性而明智的決定。畢竟,貨幣政策實施事關全局,絕不可為部分市場利益者的短期利益所綁架。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局勢中,中國更應冷靜應對,著眼長遠,嚴把貨幣閘門正是上策。”
以房地產為首的虛擬經濟是舊經濟模式最大的受益者,而“李克強經濟學”則意味著虛擬經濟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未來將是著眼於“創新,內需和更公平的財富再分配”的實體經濟的天下。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