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貝多芬: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Op.27, No.2 (月光)

(2017-01-08 16:50:57) 下一個

貝多芬 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Op.27, No.2

鋼琴:Daniel Barenboim

1. Adagio
2. Allegretto (06:53)
3. Presto (09:15)

 

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Op.27, No.2

在貝多芬的32奏鋼琴奏鳴曲中,如果隻選一首知名度最高為代表,應該非第14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7-2莫屬。這首屬於貝多芬中期時期的傑作,不僅浪漫動聽而且還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月光”! 但是,貝多芬當年寫這首作品時,樂念竟然與月光毫無關係。

“月光”這個標題是德國詩人路德維希·雷爾施塔布覺得第一樂章“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麵上一隻搖蕩的小舟一樣”而加上去的,並非貝多芬本意。曆史的真相煞風景地戳破人們所“想象”的浪漫情節。事實卻是,貝多芬在1801年創作它的時候正處於對熾烈愛情的患得患失之間。一方麵貝多芬相信自己與朱麗埃塔·圭恰迪尼伯爵小姐相互愛慕;但另一方麵朱麗埃塔小姐喜歡的又不止他一人。這位小姐在得到貝多芬的癡情之後,於1802年初突然嫁給了別人。此事對貝多芬造成的打擊非常大。

此曲在1802年初出版時,所題獻的對象是“朱麗埃塔·圭恰迪尼伯爵小姐”,樂曲記載著貝多芬內心的感受。此曲因音樂極為動聽而大受歡迎,貝多芬還因此向弟子徹爾尼抱怨過心插柳的無奈。

第一樂章是壓抑的,醞釀著悲憤的情感,在第二樂章片刻的喘息之後迎來了悲憤情緒大爆發的第三樂章。羅曼羅蘭稱此曲“表現的痛苦與憤怒已經超越了愛情”。車爾尼則說得更具體些,他聽過貝多芬的彈奏,因此,他的觀點更具可信性。他形容道:第一樂章“在氣氛上應該表現出有如從非常遙遠的彼方傳來悲歎與傾訴的精靈的歌聲一般”。第二樂章“不能忽略了溫暖與舒暢的情緒”,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表現了貝多芬感情的奔流、激烈的狂怒”。

共3個樂章:

第一樂章 持續的慢板 升c小調 三段體
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符來表達無邊的幻想。在第一主題開始的中間部,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域,呈現躁動不安的情緒,然後主題又平靜地走向第三段。

第二樂章 行板 降D大調 三段體
不屬小步舞曲也不是諧謔曲,第一樂章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和中段那種恍恍惚惚的情緒結合得極為和諧。

第三樂章 激動的急板 升c小調 奏鳴曲式
其第一主題有力而多少有些粗獷,這個主題的發展充分表達出一種激越、奔放的情感。尾奏相當大,首先出現第一主題而進入減七和弦的琶音,然後出現第二主題,接著是幻想性的琶音而邁向花奏,經過短暫的慢板後表情越來越激增而收尾。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有人說此樂章為貝多芬鋼琴音樂中,表現張力最高的一段。的確,快速音階的彈奏考驗著每位鋼琴家的膽識與基本功夫,短促而快速的強音則考驗鋼琴家的觸鍵能量,以及對和聲飽滿與平衡的處理。

(文字主要來源:網絡信息與書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研究》作者鄭興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