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號鋼琴奏鳴曲 Op.26
第十二號鋼琴奏鳴曲,降A大調,OP.26,大約作於1800至1801年,呈獻給李希諾夫斯基公爵。
共4個樂章:
第一樂章 多變化的行板 降A大調 變奏曲式
主題是三部曲式,最初的八小節基本樂思被加以反複,形成對比的另外一組中間的八小節承接其後,再度重複最初的主題而結束。第一變奏是帶有優美的動機和富於幻想性的氣氛;第二變奏則將主題移至低音部,而用右手進行伴奏;第三變奏是降a小調,右手以切分音將主題做沉重的變奏,到處設置的強音以增加悲愴的氣氛;第四變奏有諧謔曲的性格,在此部分也頻繁地使用切分音;最後的第五變奏,是將主題旋律埋在細微的音型裏,造成極為冥想性的氣氛。最後,仍然以主題的變奏所構成的短暫而幽靜的尾奏結束。
第二樂章 極快板的諧謔曲 降A大調
中段是屬於擁有舒展氣氛的8小節主題,以及用同樣節奏的後半樂節所構成的二段體,在其後麵則設有諧謔曲主題的連結部分,然後再重返回諧謔曲。
第三樂章 進行曲 降a小調
為悼念某一英雄的葬禮進行曲(貝多芬後來在3年之後創作了《英雄交響曲》),降A小調,三段體。第一段開始展開沉重附點節奏的主題,中段震音和斷奏和弦產生戲劇性效果,據說是用來表現送葬的大鼓與銅管樂器,第三段忠實地再現第一段。 進行曲有擁有沉重附點節奏的主題開始,然後夾著一段短短的中間樂節再度出現主題。中段很短,隻反複前半和後半各四小節。第三段a小調是第一段的完全再現。
第四樂章 快板 降A大調 回旋曲式
這是富於流動性而又充滿青春氣息的樂章,與前麵的進行曲形成明顯的對比。回旋曲主題開始六小節後,馬上以複對位法的轉位來加以反複。第一插部主題出現在降E大調,旋律是用斷奏法演奏,非常明朗,伴奏則是從回旋曲主題演化而成。回旋曲主題忠實的再現後,立即以 c小調出現了第二插部主題。回旋曲主題在主調第三次出現之後,第一插部主題也用同樣的調再現而進入尾聲。
(文字主要來源:網絡信息與書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研究》作者鄭興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