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感恩的頌歌:貝多芬a小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 作品132號

(2015-11-25 23:08:18) 下一個

貝多芬 a小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 第三樂章

演奏:Orion String Quartet
 

貝多芬的A小調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2的第三樂章,是“大病初愈者獻給上帝的感恩之歌”,也稱為“海立根(貝多芬居住地)感恩頌”(Heiliger Dankgesang )。這是最為著名的一個樂章,虔誠的頌歌表達了貝多芬對恢複健康的感激。這是一個又窮又聾的老人,在大病初愈之後譜下他最真摯的情感,足以讓人觸摸到他的靈魂深處。。。
 

 

貝多芬 a小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作品132號 完整版

演奏:Borodin Quartet

 
 

樂曲詳細介紹:

弦樂四重奏的組合看來簡單,就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加大提琴,但曆來為作曲家們視為作曲技法的基本功。這一點從貝多芬對待寫四重奏的慎重態度可以得到證明:貝多芬從15歲開始作曲,他寫了作品3和作品9的弦樂三重奏,也寫了作品16號的鋼琴五重奏,就是遲遲不動筆寫弦樂四重奏。為什麽?從貝多芬給他的朋友卡爾.阿達曼(此人也是貝多芬第一部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演奏者)寫在分譜上的短語中也許能找到答案:“不要讓任何人看到這份譜,因為我作了許多改動,直到現在,我才知道該怎樣適當的寫四重奏”。

貝多芬一生共寫下了十六部弦樂四重奏,從1823年寫完《第九交響曲》後,在1824到1826年的兩年裏,直至他逝世前幾個月,他寫下了最後的五部弦樂四重奏。那是身心遭受病痛、貧窮、孤獨等極大的困苦情況下完成的,據說他經常是邊寫邊哭,這五部作品也是音樂史上一位孤獨的偉人在他生命最後時刻的內心獨白。

貝多芬是在1824年冬天寫作這首a小調四重奏的,當時他正值病重,十分虛弱,斷斷續續寫完前兩個樂章之後,等身體恢複了一些才開始第三樂章的創作。因此這部作品的核心部分由一部氛圍寧靜、感恩色彩濃鬱的頌歌所占據。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漫長、最深刻的慢板樂章之一。它的標題為:“痊愈者獻給神的頌歌,異常高貴,采用了利第安調式。” 所謂利第安調式(Lydian Mode)中世紀教會的調式之一,有著迷人的色澤,由三個全音、一個半音加兩個全音、最後一個半音排列組成。而在旋律上,它可以看成貝多芬對身體複元的回應。整部四重奏的色彩變化與第九、第五交響曲驚人地相似,都是由小調轉為大調,光線從暗到明。

第一樂章(00:00 - 09:38),由一個慢的引子開始,這四個音的主題以慢速的二分音符半音上行,然後又作大音程的跳動,這有些預示性的印象遍布了整個樂章,從引子帶入的小提琴快速十六分音符經過句後,又出現了在大提琴高音區的主題,接著是主題的擴展,附點節奏的大齊奏推動了樂句,不久又是三聲部複調的新動機,在緊張激動的三連音伴奏下,第二提琴奏出了歌唱的第二主題,在這裏更多表現的是一種焦慮不安、遭受痛苦的感情,因此也有人認為這首樂曲有點病態的心理特征。

第二樂章(09:48 - 19:15),是間奏曲的風格,描寫了在鄉村得到康複,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主題包含有兩個動機,有渴望,也有鄉村的簡樸生活寫照。

第三樂章(19:24 - 36:52),是這首四重奏的高潮點,貝多芬在這樂章前寫下這些話:“一個漸愈病人對神的感恩聖歌”,並注上“以利地安調式寫成”。崇高的聖歌表達了他對恢複健康的感激,用了一個古代的教會調式,這與禱告般的內容有關,這種調式就象是在F大調但第四級音的B音是還原而不是降B,給音樂以一種特殊的精神境界,具有較強的宗教精神。音樂包含了30小節緩慢的隆重的合唱式的聖歌。重要的第二部分“感到新的力量”,喚起了一種新的生命力,通過輕響力度的交替和節奏的生動變化,確是一種複得活力的快樂,當聖歌和第二部分再次重複後,又自由地回到了感恩歌,貝多芬在這裏標上“帶著非常親密的感情演奏”。

第四樂章(37:02 - 39:26 ),粗聲粗氣的進行曲使音樂氣氛完全與前不同,似乎是從天堂回到了世俗,貝多芬可能感到在深情的慢板樂章後需要有些變化,故在終曲前加上了這段簡短的進行曲。樂曲的第二部分,音樂徹底改變性格而成了宣敘調,節奏也是完全的自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了即興式的旋律。

第五樂章(39:26 - 46:28),緊跟著的終曲在結構上似乎是回旋曲和奏鳴曲式的結合,開始的主題具有舞蹈歌唱的性格,但不久就出現了緊張尖銳的氣氛,有時似乎又在回憶慢板中的痛苦:病雖克服了,但痛苦不會被忘記。第二部分的插段具有更深的緊張度,四件樂曲加上sf的重音,加強了尖刻鋒利的性格,樂句轉入急板後更有一種狂暴的急迫,大提琴在高音區奏出原來的主題,但情緒卻變得急促不安。

貝多芬的這部四重奏在精神感情上的強烈和深刻程度是不容爭辯的。其組成方法完全是獨立主觀的,主題是來自作曲家靈魂深處,完全不受外界的影響,在曲式上他不顧傳統,完全根據音樂的需要隨心所欲,無疑是更接近貝多芬的內心和精神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