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莫紮特:c小調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 K491

(2015-09-12 21:09:26) 下一個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24 in C minor, K. 491

Rudolf Buchbinder (魯道夫·布赫賓德) Piano & Conducter, Vienna Philharmonic

 

鋼琴家傅聰先生說莫紮特的27首鋼琴協奏曲中用小調寫成的隻有2首,d小調第二十號和這首c小調第二十四號。貝多芬最喜歡的鋼協曲就是這2首,“最了不起的作品還是c小調”,傅聰說。

傅聰對這部作品三個樂章的講解非常精彩,部份摘錄於下:

第一樂章:開始有種神秘玄虛的感覺。整個第一樂章就是search,永遠都找不到,最後一片空虛。這個樂章的悲劇性在於:人生好像是一個走不完的曆程,永遠也沒有辦法阻擋,好像永不止息地投入命運的洪流當中,沒有辦法超越自己的命運,好像是莊子的境界。solo進來時,是浮士德,是整個人類求知識、求真愛的思想。

第二樂章:開始時簡直天真浪漫到純真無邪的地步,一種永恒的美。然後關係小調的主題出現,浮士德在那兒追求、搔擾。不過恬靜的第一主題無動於衷。浮士德沒有辦法,隻好轉為“懇求”(A大調的新旋律),瑪格麗特仍然不變。結束部分,鋼琴聽來恬靜且有超升的感覺,管弦樂部分則有威脅、恐怖的感覺,仿佛是瑪格麗特上天,浮士德要下地獄。passion不行,他就用persuation,但永遠都是那麽可望而不可及;開始是聖人頭上的光環,天使的求告;“這首曲子,莫紮特改了很多地方,是他在掙紮著”;“主題每次回來好象都是命裏注定的,但又不能彈死了,可以有不同,又不能太過分”。

第三樂章:第一主題目聽起來黑暗極了。在中段高潮樂段——火山爆發式的變奏之後,有一節整個樂隊輕聲細語的樂段,是第二樂章中A大調旋律的變形,讓人覺得已經沒有什麽力量去“懇求”,似乎隻想躲在一邊,然後浮士德又回來,真是無可奈何到了極點,內心仍在尋找,卻已失去力量,然後鋼琴回到原來的一主題,弦樂進來時仿佛是從背後襲上來的感覺,然後木管以c大調主題再度進來,鋼琴和管弦樂閃電般地經過,音樂越來越恐怖,然後達到最後的高潮。結尾樂段一點惻隱和憐憫之心都沒有,像道家的暴君。這是莫紮特的《幻想交響曲》,結尾將原來的主題幻化為魔鬼。

傅聰還說到:“莫紮特的音樂講的是完美的平衡,假如有一個非常戲劇性的第一樂章,一定會在第二樂章來個特別強烈的對比,一種本能的平衡。”就像這曲裏第一樂章很戲劇化,第二樂章就仿佛是沙漠裏的綠洲,第三樂章又是了不得的戲劇化。

好的樂曲令人久聽不厭,這曲聽到現在仍然沒聽厭、我還在繼續尋找沒聽過的演繹。


Murray Perahia and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Alicia de Larrocha and Sir Georg Solti,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Mitsuko Uchida and Jeffrey Tate,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Evgeny Kissin and Colin Davis,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