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 by 肖蕭

(2014-06-24 22:42:58) 下一個



 


 
親愛的朋友們, 從這一貼播起, 陸續地和大家一起分享樂師貝多芬的五部鋼琴協奏曲。

偉大的貝多芬一生共創作了5部鋼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作於1808-1809年間。前四部鋼琴協奏曲首演時都是由貝多芬親自擔任鋼琴聲部的演奏,但是當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首演時,因為貝多芬已經基本失聰,無法勝任鋼琴演奏,隻能由他的得意門生、著名的鋼琴演奏家車爾尼擔任獨奏。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後來又由17歲的李斯特在巴黎演奏而大獲成功,盛名遠播,倍受歡迎。





貝多芬22歲從波恩來到維也納的時候,他的鋼琴演奏才華更為社會所矚目,他自己也計劃通過演奏鋼琴來站穩腳跟。由於當時他還無法通過作曲來謀到更好的經濟條件,他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僅僅為他自己使用,一直不願及時出版,這是在尚無周全的版權保護法律的情況下,對自己謀生條件的一種保護。這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第一鋼琴協奏曲》雖然被起名“第一”,實際上的創作次序卻是第二,完成於1798年,並由他自己在布拉格舉辦的一次音樂會上首演。他的輝煌演奏風格,特別是大膽的即興作曲才能,使聽眾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而基本上習慣了莫紮特式樣的古典風格的聽眾,對貝多芬作品中常常出現的從一個主題向另一個主題的明顯偏移非常不習慣,甚而認為是對樂思連續性和循序漸進展開的破壞。 不過,當人們最終適應了貝多芬充滿更多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氣概的風格之後,人們反過來又覺得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協奏曲其實還是太規矩了。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C大調Op.15》作者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雖然於1801年3月由維也納的T.莫洛公司出版了分譜(被稱作Op.15),實際上卻是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應該為1784年寫的一首充滿青春活力的降E大調協奏曲,但這首作品直到1890年才得以出版;而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於1801年底作為第二協奏曲出版(被稱作Op.19)。

這首《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15於1798年在維也納完成,而其構思的時間可能更早。這首作品由作曲家本人在布拉格進行了首演(1798年),後來又由作曲家本人在維也納進行了演奏(1800年4月2日),采用的均為手抄譜。貝多芬在致萊比錫的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出版公司的一封信中稱,這首作品不是他寫過的最好的鋼琴協奏曲,並且補充說:“音樂界的一個好慣例就是要求人們將最好的協奏曲先雪藏一段時間。”






孤獨的開頭每次都被深深吸引著, 交響樂團2分50秒的前奏,“冷落”了鋼琴。初次聽開頭,帶有一絲好奇,期盼著鋼琴爆發的那一刻,但貝多芬令我失望了,首先是第一個片斷的結束,心中對鋼琴那第一聲充滿了期待,但緊接著卻還是交響樂團的演奏;接著情緒隨著音響的升高達到頂點時,突然戛然而止,腦海中充滿的是鋼琴將要的一陣狂風暴雨。第一個音響起,我的心徹底軟了,失望之中包含的是佩服之情,敬佩那段柔和冷靜的演奏帶給我的震撼,不象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那般的宏偉景象,Steinway幹淨的一段演奏,就是一陣清爽的舒服。同樣的孤獨,沒有交響樂團的音效,但鋼琴與交響樂團相互獨立的3分鍾的演奏,就奠定了這部作品的特別之處,而這種特別正是讓這部作品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

這首作品的初版上有這樣的標題:“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並獻給尊敬的奧德斯卡契公主的為二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二長笛、二雙簧管、二單簧管、二大管、二小號和定音鼓而作的鋼琴協奏曲,作品15號,由維也納的T.莫洛公司出版。”

這首鋼琴協奏曲的總譜直到1834年底才由敦斯特出版,而且印刷質量欠佳。不久後,維也納的托比亞斯•哈斯林格公司也出版了總譜。其他版本的總譜包括:萊比錫的彼德斯版(1861年),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公司版(1862年,收錄在其出版的貝多芬作品全集中),以及奧伊倫堡1922年出版的袖珍總譜版。這部作品的原稿現收藏於柏林的普魯士國家圖書館的音樂部中,上麵的鋼琴獨奏部分留有許多空白之處。這是貝多芬的習慣做法,他總是一直要等到出版時才將它徹底完成。

在這裏為大家貼播的這部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由Martha Argerich 瑪莎•阿格麗奇鋼琴演奏,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協奏演出, Sinopoli。 願大家在美好的聆聽中, 能有一個非常愉悅的心境。

(肖蕭2014年6月24日)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三樂章聯播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C大調 協奏風奏鳴曲形式Allegro Con Brio


 

第二樂章 最緩板,降A大調,三段體Largo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C大調,回旋曲形式Rondo- Allegro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分樂章賞析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完成於1798年,並於當年在布拉格首演。雖名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比他的《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隻是由於前者出版早而被定為第一號。從作品本身來看,第一號比第二號要成熟許多,在管弦樂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單簧管、小號與定音鼓等樂器。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年輕時代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C大調 協奏風奏鳴曲形式Allegro Con Brio


《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首樂章是活潑的快板,不論是總體結構還是音樂氣質,都難以逃出莫紮特影響的影子,如果不特別加以說明,不少人估計都會將它視為莫紮特的曲目來聽。它一開始展現的主題就給人一種洛可可式的精致感覺,這樣的幾小節之後,號鼓齊鳴,樂聲孔武有力,將當時那種講究溫雅的形態狠狠地破襲了一番。

隨後的發展有一個新的抒情性主題加入進來,它隨後展開成為由樂隊演奏出的一些主題的修飾和潤色。在最後的結束之前,是一段非常光輝的華彩演奏段落,貝多芬特別在意這種華彩演奏,它能讓自己最偉大的演奏才華得到徹底的揮發,通過這種每一次演奏都可能煥然變成一些新意的部分,他讓自己的作品在人們耳際保存和流傳,從而使得每一場演出都是一個變體,任何一場演出都不可能獲得特殊的權威性,也即是讓每一場演出都可能具有權威。





此樂章主奏鋼琴若無其事地奏出了回旋主題,顯得非常輕快,錯落有致的節奏顯得朝氣蓬勃。隨後是管弦樂充滿氣勢的反複,主奏鋼琴在發展部分,充分體現出作者日趨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後,在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之下,全曲結束。

音樂意氣風發,主部主題堅定有力,副部主題優雅柔美。整個樂章旋律雖然平穩,但漸漸裝飾得異常華麗,主奏鋼琴的技巧性很強。


第二樂章 最緩板,降A大調,三段體Largo


第二樂章是富有歌唱性的廣板,它是這首協奏曲最美麗的部分。根據貝多芬所在時代的記載,貝多芬的慢板樂章經常令他的聽眾們緘默不語,甚至是愴然落淚,這裏的第二樂章也正屬於此種類型。雖然它還是有著洛可可式的裝飾,但它表達出的情感確是異常深刻的:其表麵特征是深沉的,卻具有內在的清澈。

該樂章曲調抒情、柔美,平緩如歌的主題平和、安寧,充滿希望。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C大調,回旋曲形式Rondo- Allegro


第三樂章非常活潑詼諧,是快板速度的回旋曲。貝多芬巧妙設計出一種不規則的感覺,既呈現了興高采烈之狀,又兼帶幽默之態。開始的活躍的主題旋律是由鋼琴獨奏完成的,而後歡騰的樂隊之聲以全奏加以複述,這一旋律繼而在鋼琴和樂隊之間反複出現,形成匠心獨運的對比。樂章結束之前,再有兩個華彩樂段讓鋼琴大擅其長。





古典與浪漫的完美結合,是這部作品的吸引人之處。最初在維也納,1975年3月29日的城堡劇院中,24歲的貝多芬首次演出這部作品。氣勢恢弘的兩個樂章激情四溢的演奏引起陣陣轟動。(XIAO根據網絡資料編輯)




和您一起聆聽永恒的古典樂章, 願我們的人生更加深邃而充實!




感謝來自您的點擊聆聽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Rainier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好久不見,問好!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R,這裏依然是我的聲音後花園,謝謝,:)。
好像一些芭蕾舞劇視頻被取下來了。
中秋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