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影室

集百家之長, 走自己的路。
個人資料
Alaba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姑蘇懷舊

(2016-01-05 13:33:49) 下一個

在我的博文中曾經提到, 我出生於上海, 早年家道中落, 移居蘇州. 那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事, 我才3-4歲. 幼年的記憶痕跡, 居然還能回憶.

起初, 母親帶著子女, 住在蘇州租用房子裏, 官太尉橋14號.  那是一棟西式平房, 兩家人住. 每家三間住房, 共用一個大廳.

大廳的前麵是一個諾大的花園, 種有桃樹, 沒有草坪, 樹木之間, 雜草叢生. 每當春季來臨, 桃花盛開, 花蝶翻飛. 當時我還年幼, 尚不知去品味自然之美, 隻是盡興玩耍其間.

大門外一條小道, 就叫官太尉橋(這裏指的是小道的名稱,不是指橋). 小道是由小石塊砌成的道, 很是潔淨. 平時行人不多, 早晨, 可見3-5 個婦人, 膀上挽個菜籃子買菜去.  婦人中有家庭主婦, 也有傭人.  其實兩者很容易區分, 傭人大多來自農村, 頭上紮塊青底百花的頭巾, 腰間圍著青底白花的圍腰. 家庭主婦常常不帶頭巾和圍腰, 而在胸前別朵梔子花, 家境好一點的, 臉上還略施粉黛.

沿著小道便是一條筆直的小河, 叫官太尉河, 河的上遊有一頂單孔石橋, 叫官太尉橋. 兒時當然不會去考察, 後來年長後又去看過石橋. 整橋為條石板梁單孔結構。橋梁側正中用楷書大字刻上了橋名,旁刻小字“光緒四年六月”,從岸邊望去,這些字體已經相當的模糊。兩坡各有步階11級。查閱資料, 根據南宋範成大《吳郡誌》記載,官太尉橋,東西橋台立武康石排柱各五根,下為武康水盤石,上麵為武康石長係石,有成排凹槽及托木一根,橋麵由五條花崗石梁並列組成。官太尉橋建於宋代,橋名因姓官的太尉居此而得。粗粗估算大約有700多年的曆史了.現在已算做古建築,將其保護起來。雖然橋欄已顯凹凸不平,台階也已磨平, 然而,它卻見證了曆史變遷,朝代更迭,飽受滄桑,至今還昂然屹立。讓萬人踩過它的身軀,為兩岸住戶帶來方便,它卻默默無聞。

橋下便是那條河,官太尉河。河水終年都在緩緩的,靜靜的流淌著,無聲無息, 沒有驚濤駭浪。預示著在那裏居住的人們的心態,平和和安詳。

河對岸的居民住宅的前門開在對麵的街上,後門開處有幾級石頭台階,拾級而下就可以到達河麵。 那時的河水,汙染並不嚴重,常常可見中年婦女在河邊淘米,洗菜,洗衣。 偶爾可見下遊有人在刷便器,嗬嗬!

我喜歡那條河,白天可見有船隻來往其間,大多是農船。 船夫帶著鬥笠,有時穿著蓑衣,或搖櫓,或撐竿,在“唉乃”聲中船隻緩緩向前行駛。 船艙中常常裝有農產品,到街市上去叫賣,換點現錢;也有的船隻專裝肥料,運回農村做肥田之用。最美的景象在傍晚,在晚霞微弱橘紅色的光照下,河麵變得暖洋洋的。 河對岸的窗戶中射出微弱的燈光。 有些當天回不了農村的船隻,就靠河邊投宿。 他們往往用一隻小黃泥巴爐子炒菜做飯,一縷青煙冉冉上升,在朦朧的夜色下,婉如一幅潑墨水彩畫。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可以敘述。。。。。。

從花園向後望去,是雙塔,那時不知道雙塔在中國古建築上的價值。晴天,雙塔清晰可見; 有霧的天氣,雙塔或隱或現,有點虛無縹緲的感覺, 添加了一點神秘氣氛。 夏季在花園中乘涼,有時可以見到雙塔傍邊有燈光一閃一閃,大人們常常用以嚇唬小孩:“這是鬼火!” 我由此而不敢吵鬧, 變得安靜起來。

從網上查得: 雙塔位於定慧是寺巷的雙塔院內,二塔“外貌”幾乎完全一樣,分為7層,東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雙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是一對佛塔,兩塔間相距僅20來米。像這樣緊緊靠在一起的雙塔全國是惟一的,因為能在這麽近修建兩座塔,對地基的要求相當高。風雨千年,但雙塔依舊挺立,這引起了中外建築學家的高度關注,每年都有很多建築學者慕名而來,有的建築學教授甚至將自己的學生帶到這裏,進行實地教學。

當然,引起建築學家關注的不僅僅因為這些,塔冠上高達10米的塔刹更是讓他們匪夷所思。據了解,這兩個塔刹都是用生鐵鑄成,每個足有5噸重,當時的人是如何把這巨物“搬”上去的呢?至今還是一個謎。正是這奇妙的謎,並不大的雙塔院每年都能吸引5萬多遊客前來參觀。

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的, 在幼小的心靈中刻上了永久的記憶.  成年之後, 幾次回訪, 尋找我記憶中的痕跡.  看到的周圍新建的房屋, 屋簷上掛起了紅燈籠; 橋的傍邊多了塊石碑, 上麵刻寫著文物保管的字樣; 碎石的路麵變成柏油路麵, 路上也變得熙熙攘攘, 擁擠不堪. 再也找不到我兒時的感覺. 於是, 我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為何千年沒有改變, 保留下來的風貌, 在這50-60 年間(事實上近20年)非要把它毀掉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4)
評論
巫山疑雲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您攝影出色,原來文筆也不尋常。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不錯! 姑蘇人人向往!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姑蘇城那可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啊。。。。。。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羅雪七'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賞和鼓勵!
羅雪七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溫馨! 也讓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成長的地方。對家鄉的眷戀會越來越深!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聲音'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點評!有些是成年後再訪的結果。
小聲音 回複 悄悄話 溫馨懷舊的文字,是啊,誰不懷念兒時生活生長的地方,
Alabama記憶力真好,小時候的事都記得那麽清楚,
故鄉情永在心頭:))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湖墅STL' 的評論 : 老兄講得很明白。謝謝!
湖墅STL 回複 悄悄話 北寺塔, 不是塔
實際上是一座塔
姑蘇人稱北寺塔
外鄉人聽不是塔
悟到個中趣
不由哈哈哈
湖墅STL 回複 悄悄話 北寺塔
不是塔
姑蘇人稱北寺塔
外鄉人聽不是塔

哈哈哈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msullivan' 的評論 : 我外婆的家, 在鳳凰街, 有5進房,全部拆掉。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聊聊看' 的評論 : “蘇空頭”, 其實蘇州人頭腦還真靈。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老兄說的不錯, 姑蘇已不再平和, 不再安詳, 不再風雅!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msullivan' 的評論 : 對啊! 變了“弗是塔”了。 嗬嗬!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znl50709' 的評論 : 可能小時候還見到過呢!
jimsullivan 回複 悄悄話 “你到蘇州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你還能聽得到正宗的吳儂軟語嗎?”

第一次回國是來美幾乎二十年後,姑蘇的大街小巷全然不認。停下用吳儂軟語問,一連三個回答都是卷舌的“不知道”,鬱悶。。
聊聊看 回複 悄悄話 蘇空頭,一徑商量不是塔。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雙塔早就對外開放了,裏麵常年遊客寥寥,尚不失為一個清靜的去處。

“我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為何千年沒有改變的麵貌, 在這50-60 年間非要把它毀掉呢?”說得是。其實最近這二十多年的變化才是最大的。工業園區和新區的成立導致大量外地低素質務工人員湧入,使得蘇州本地人變成了少數人口,傳承數千年的蘇州的風雅的文化氛圍蕩然無存。不說別的,你到蘇州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你還能聽得到正宗的吳儂軟語嗎?

蘇州的定位無疑應該是座曆史文化名城,而絕不該是工業城市。可是這麽些年來蘇州的主政者不這麽考慮,發展工業高額的GDP才是他們的晉升之階。我的故鄉不再平和,不再安詳,更不再風雅。。。
jimsullivan 回複 悄悄話 也不完全諧音,”不“字用蘇式官調念的,正常的念“弗”。
lznl50709 回複 悄悄話 官太尉橋.我幼年時居住的地方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王' 的評論 : 活躍氣氛, 也好!
越王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原想讓大家有個話題,終於讓見多識廣者說破。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msullivan' 的評論 : 哈! 原來用蘇州音讀做“不是塔”I see ! 謝謝! 我知道了。
jimsullivan 回複 悄悄話 碎石現在都換成六角水泥磚,太煞風景了。買什麽關子,諧音而已。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王' 的評論 : 我在蘇州住了十多年, 倒沒有聽到這個典故,孤陋寡聞了!請與指教!
越王 回複 悄悄話 LZ對不起,先賣個關子,蘇州人都知道:)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王' 的評論 : Why?
越王 回複 悄悄話 北寺塔,不是塔!哈哈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ilverbug' 的評論 : 蘇州最值得一遊之地, 還是虎丘。 北寺塔挺雄偉。 謝謝你的點評!
silverbug 回複 悄悄話 蘇州的塔多。 最著名的虎丘塔,現在好像傾斜得越來越厲害了。 還有火車站方向的北寺塔,也算是個老城廂裏的一個地標建築。 很美好的回憶,平和安詳是記憶裏的姑蘇。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omiao' 的評論 : 謝謝提醒! 筆誤了!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我知道姑蘇,這故蘇是那兒?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可惜那時太小, 又沒有相機。 大學畢業後我回去過, 帶了相機, 但大門緊閉, 進不去。 隻能回憶兒時的情景了。 謝謝你的評論!
Diana-Sun 回複 悄悄話 我幼年時居住的地方,也是碎石小路,俗稱彈格路。後來城市建設都夷平了。隻有在博物館裏才見得到,也不知是否是假古董。我曾出差到過北歐,驚異得發現作為首府的哥本哈根竟有好多彈格路,更不用說其他小鎮。
如果配張雙塔的照片在這篇文章裏就更形象了。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