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李安導演有敏銳的觀察力,由不同的歴史角度,多方的審視,才會做出優秀的作品。
李安的謙遜、內斂、不外張,很謙沖君子的範兒, 謙虛有禮, 講話很客觀,一點都不傲慢: 什麼時候,像李安這種談吐、經歷、成就,在台灣已經不是主流,真是很耐人尋味!
李安以當代不同時期,對美國的描述,從嚮往到漸漸看清
越戰時的強壯年,伊戰時的中年危機,到現代的迷惘
遠看 大意 意境
近看 細節 品質
看了這次訪談,讓我懂了,為何李安能成功成為世界知名導演
@cck9119
7 months ago
這是第一次看李安導演談自己創作及內心想法。身爲電影世界知名導演,既客觀但獨立觀點,不以自己名氣去尋求與眾不同的觀點,來突顯個人意識,卻又在言詞中表達對事理堅持原則。有包容但不失本質,所以才能成就今天大家看到的李安導演
@jennykuo1965
7 months ago
兩位不同世界出身的人,去探究同一個問題,說同文各自的理解卻?有溝沒有通。
李安敏感,仔細,謙卑,緩慢,知曉主觀的不準確性!感覺不到攻擊性和競爭能量。 很努力的把自己想法,讓對方理解!
對方隻是以一個「慣性」的問題,習性粗略的理解就覺得懂到了。。。
依舊感謝李導的努力說明,片子是永久的,觀者眾多,總有人會懂的。這篇談話真的有幫助對李導的作品的了解!其實對美國文化也是另一層麵的醒思!感謝
感覺兩人沒有對上頻道,許老師好像更在意是結構和概念,李老師一直在敘述感受和印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bp2nrSptU
@邱吉-x9b
7 months ago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者永遠是利益最大者,人民過怎樣的生活,在於主政者的一念之間,當時國父孫文為何要主張三民主義救中國,因為民主自由真的很可貴。
@qlgm776
7 months ago
訪談節目主持人的通病是想引導嘉賓進入他們的話題。李安看來比較有定力,不太容易被引導。主持人要知趣,試了不行就要順其自然。
@呂佩恩
6 months ago
李安導演的原形就是根深蒂固儒家文化的思想與吸取西方文化後的衝擊予以整合更為多元化。他從小身在台灣長在台灣,深刻感受,真讚嘆!
@lovely-fh2cz
6 months ago (edited)
主持人一直以為在問很深入、有質感的問題!!但其實都是很難去定義,而且都是一體兩麵的問題,根本問不到真心話!!!沒溫度又要定義創作者,對於所有創作者都是大忌,沒人喜歡被定義和畫圈圈。。。冒汗。。。還好李安見多識廣,總能找到優雅的言語突破口。很厲害!!!
@chenghsiutsai1067
7 months ago
啊!關己則亂,將心比心 ;一直以外人自居,客觀卻加入感覺滲入感情,歷史示、哲學式、反省式、溫和人道批判式,紀實中又不想融入現實,這是我對他的批判、也成了我人生待人處事的哲學。
@國棟劉-m6l
7 months ago
中年危機!
是現在年輕人的一種壓迫感。
困惑、迷惘,未來結構的代名詞。
過一天算一天等待新的希望來臨。
@OolaMoonk
5 months ago
李安是我最喜歡的台灣導演,他的父親三部曲,我覺得是華語片裏最好的生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