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清華四導師是指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他們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學者之一,被譽為清華四導師123。他們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擔任導師,共同傳授國學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古代文化123。
** H/t **
• 明白人到處都有梁啟超飲冰文集108卷不如陳寅恪片言隻語洞穿曆史社會人生 - TJKCB - ♀
(7152 bytes) (74 reads) 04/14/2025 13:41:46
• 作為戊戌變法的領導者之一,梁的名聲最大。但在學問上比不過陳。陳遊學美,日,歐,是學貫中西的大家。 - 新手庚 - ♂
(0 bytes) (3 reads) 04/15/2025 07:38:49
嗬嗬,肯自己去讀他,就是好樣的。拿耳朵讀書的人很多。
來源: dhyang_wxc 於 2025-04-15 12:08:18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閱讀數 : 12 (609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回答: 明白人到處都有梁啟超飲冰文集108卷不如陳寅恪片言隻語洞穿曆史社會人生 由 TJKCB 於 2025-04-14 13:41:46
陳我隻略讀過兩本,書中他的議論多是片言隻語,當然精華也隻能在片言隻語裡。梁啟超這個詞說得很準。
我覺得他得到了正——即有些議論合我意。:)但他的書需要人自己去琢磨玩味,得其氣象:他為什麽引用那些段落,段落中那些是相關的,而不相關的為何不略去等等。現代人哪有那個時間?子曰:夫我則不暇。餘英時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他。有興趣可以參考餘英時。他們同是偏史學一類的,同調,餘英時的書也難讀。
- dhyang_wxc - ♂
(609 bytes) (11 reads) 04/15/2025 12:08:18
• 陳寅恪先生片言隻語抖機靈似是如非誨澀無解,楊道還先生直白”做好事兒沒有不遭報的”準得嚇人以後作善如作賊才好。
楊道還先生 直白話說,”做好事兒沒有不遭報的”,準得嚇人,以後作善如作賊才好。(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745336.html)
陳寅恪先生片言隻語 ,抖機靈似是如非, 誨澀無解《柳如是》官兒不如女傑骨氣
H/t:
嗬嗬,肯自己去讀他,就是好樣的。拿耳朵讀書的人很多。
來源: dhyang_wxc 於 2025-04-15 12:08:18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閱讀數 : 5 (609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回答: 明白人到處都有梁啟超飲冰文集108卷不如陳寅恪片言隻語洞穿曆史社會人生 由 TJKCB 於 2025-04-14 13:41:46
陳我隻略讀過兩本,書中他的議論多是片言隻語,當然精華也隻能在片言隻語裡。梁啟超這個詞說得很準。
我覺得他得到了正——即有些議論合我意。:)但他的書需要人自己去琢磨玩味,得其氣象:他為什麽引用那些段落,段落中那些是相關的,而不相關的為何不略去等等。現代人哪有那個時間?子曰:夫我則不暇。餘英時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他。有興趣可以參考餘英時。他們同是偏史學一類的,同調,餘英時的書也難讀。
- TJKCB - ♀
(1709 bytes) (5 reads) 04/15/2025 14:13:24
• 陳寅恪「做歷史不是寫死人做了什麼事,而是揭示人的精神如何在時代中掙紮/餘英時「史學的目的在於尋找價值的根源,而 - TJKCB - ♀
(754 bytes) (6 reads) 04/15/2025 16:30:45
• Chen: Carlo Ginzburg「微觀史學」從一個小人物的語言與殘跡中,重構被壓抑的精神世界。 - TJKCB - ♀
(122 bytes) (4 reads) 04/15/2025 16:45:42
有一類人,如陶淵明約翰·克裏斯多夫等,不能融入社會,最多隻能隱於社會,也算是掙紮。但釋道儒認為,感到掙紮是因為沒走對,道行之而成,走對了,就沒有掙紮。對還是不對,即宜(義)與不宜,的自我衡量和評判,即如同餘英時講的價值。歷史可以視為一個掙紮的記錄,這是歷史的意義之一。
每個人的境遇都不同,在麵對某些境遇的時候,一個人可能是孤獨的,沒有知識和經驗可供套用。這個時候,就隻有價值起作用,即孔孟說的義和權。根據這個義和權的行動,與根據知識經驗的行動不一樣:前者是行,後者是用——用知識用經驗用信息。隻會用的人,就像小和尚念經,念得很熟,專業職業教授水平,用起來一套一套的。但讓他行的時候,即問他個問題,他不能套用的時候,他就有兩種反應,一是硬套,二是胡亂講。跟AI一樣。小和尚這種,可以叫唸書。能從書裡得到行的修養,隻能從讀書中來,這是讀書的意義。打開一本書、一本歷史,知道唸書的人多,知道讀書的人少,真正的讀書人鳳毛麟角——古今中外,都是這樣。
《世說新語·賢媛》:趙母嫁女,女臨去,敕之曰:“慎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邪?”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這個女兒要去個陌生環境。她的行,不能套用。套用教條的善,老子說,不善矣。可參見林黛玉進賈府。
- dhyang_wxc - ♂
(1729 bytes) (12 reads) 04/15/2025 19:41:01
(1)
• 文學與哲理的跨時代對話: 林黛玉進賈府「慎勿為好」「外祖母命我來了。」
文學與哲理的跨時代對話: 林黛玉進賈府「慎勿為好」「外祖母命我來了。」不逢迎,不討好! 堅持真性情.
《世說新語·賢媛》載:
趙母嫁女,女臨去,敕之曰:“慎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邪?”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
這段對話的妙處在於,它打破了「善惡二元論」的簡單框架。母親說「慎勿為好」,看似反常,其實是對「迎合的好」的一種深刻批判。這裡的「好」,不是本心之善,而是「討好」、「取悅」、「逢迎」之意。
- TJKCB - ♀
(684 bytes) (4 reads) 04/15/2025 20:33:53
• 「慎勿為好」阮籍「酣歌放浪」,嵇康拒絕仕途,這些人不願「為好」於當權者眼中,而堅持自我 - TJKCB - ♀
(0 bytes) (2 reads) 04/15/2025 20:46:02
• 莊子之「逍遙遊」人不可勉強「為好」,若非所長,必有後患。與其去扮演不屬於自己的角色,不如從容作自己。 - TJKCB - ♀
(280 bytes) (5 reads) 04/15/2025 20:56:22
(1)
• 雖然如此。《莊子·在宥》說: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也就是說,行要自適,但還要有所去往。沒有套用,往哪裡去?道可道,非常道,如何找到路?
和尚間常講,某某【勇猛精進】——他不是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嗎!?:)
- dhyang_wxc - ♂
(267 bytes) (6 reads) 04/16/2025 05:56:30
(1)
• 行要自適,但還要有所去往。往哪裡去?toward Heart and soul - TJKCB - ♀
(0 bytes) (0 reads) 04/16/2025 14:31:33
值得一看。
來源:保深於2025-04-14 12:57:24[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閱讀數 :26(83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