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0位網友點讚!
Que, sera, sera! Why so?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
---|---|---|---|---|
Doris Day performing the song in the 1956 film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
Single by Doris Day | ||||
B-side | "I've Gotta Sing Away These Blues" | |||
Released | May 21, 1956 | |||
Recorded | 1956 | |||
Genre | Popular music | |||
Length | 2:03 | |||
Label | Columbia | |||
Composer(s) | Jay Livingston | |||
Lyricist(s) | Ray Evans | |||
Doris Day singles chronology | ||||
|
"Que Será, Será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a] is a song written by Jay Livingston and Ray Evans and first published in 1955.[4] Doris Day introduced it in the Alfred Hitchcock film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5] singing it as a cue to their onscreen kidnapped son.[4] The three verses of the song progress through the life of the narrator—from childhood, through young adulthood and falling in love, to parenthood—and each asks "What will I be?" or "What lies ahead?" The chorus repeats the answer: "What will be, will be."
Day's recording of the song for Columbia Records made it to number two on the Billboard Top 100 chart[6] and number one in the UK Singles Chart.[4] It came to be known as Day's signature song. The song in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received the 1956 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It was the third Oscar in this category for Livingston and Evans, who previously won in 1948 and 1950.[4] In 2004 it finished at number 48 in AFI's 100 Years...100 Songs survey of top tunes in American cinema. In 2012, the 1956 recording by Doris Day on Columbia Records was inducted into the Grammy Hall of Fame.[7]
It was a number-one hit in Australia for pop singer Normie Rowe in September 1965.
The song popularized the title expression "que sera, sera" to express "cheerful fatalism", though its use in English dates back to at least the 16th century. The phrase is evidently a word-for-word mis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What will be will be",[8] as in Spanish, it would be "lo que será, será".[3]
• 從歌德說起—關於生命的意義 - 玄野 - (3957 bytes) (65 reads) 01/04/2025 20:17:23 (1)
•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存。所謂生存,就是盡量保存自己。不能保存肉體,就保存基因;不能保存基因,就保存思想。 - 郭大平 - (0 bytes) (3 reads) 01/06/2025 06:41:23
• 人生而不同,非人力,是絕對意誌。我非常小,看到境遇差的人就非常恐懼,害怕墜落到差的境遇裏。遇到佛法,就非常害怕輪回和因果。但是我 -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1 reads) 01/06/2025 12:52:00
• 但是我看大多數人是不在意的。 - 哪一枝杏花 -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12:54:00
從歌德說起—關於生命的意義
玄野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其結果,而在於生命本身。許多年以前看到有人引用這句話時寫著歌德如是說,但一直沒有查找到歌德的原著出處。人生的意義是什麽,這似乎是一個千古議題。人們一直都在追尋答案,卻在幾千年的追尋中莫衷一是。人之所以有這個疑問,其根源可能還是那個哲學界最根本的問題—知識來自於天堂裏的理念世界,還是來自於人類社會的實踐積累。最有代表性的情景就是拉斐爾那幅名畫《雅典學院》裏所畫的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之爭。柏拉圖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上天所確定的理念世界,而人學習知識隻是喚醒自己對理念世界的記憶而已。在很大程度上,柏拉圖的理念是正確的。最典型的如歐式幾何,幾大公理明確下來,而且這些公理都是我們的邏輯思維中不言自明的東西,然後就邏輯推演出蔚為大觀的理論體係。人們為什麽要苦苦求索人生意義?其群體潛意識裏可能就是要仿照歐幾裏得幾何,把人生意義這個頂層公理明確定位下來,然後據此就可以演繹出一整套邏輯嚴密道理清晰完全確定無誤的道德規範法律法規。天下人循此而為,直到永永遠遠,儼然是天堂一般。
然而在人生意義方麵似乎並非那樣簡單。既往的曆史沒有顯示這種幻想實現的可能性。人自身無法通過定義人生意義來實現人類社會明晰化了。人生的意義既不是人自己定的,也不是人自己可以完全揭示的,這是上帝的職責。
其實人非但無法發現人生的意義,而且人也無法發現自己所飼養的禽畜的生命意義。比如一隻雞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麽?就是為人提供蛋或者肉嗎?從人的角度看是如此,但是從雞的角度看,人卻是為雞提供住所與食物的工具。廣義上說,生態圈中所有的生命都是共生的關係,人與雞之間是密切的共生關係。雞的生命意義並非是人定義的,雞對人的價值隻是上帝構造這個共生體係裏的一個現象而已,絕非是雞的生命價值。所以說,雞的生命意義是上帝定義的。
人生的意義如何雖然不能期待以簡潔明晰的公理形式為我們的天堂夢想定下最高的準則,但人生意義畢竟是人類最關切的問題,即使不是明晰的答案,我們依然需要某種形式的啟示或者暗示。而這樣的啟示或者暗示就會以亞裏士多德所認定的實踐綜合的路徑而得到。
在這些啟示或者暗示中,我個人最推崇的就是老子那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生意義這個問題上,我們能用到的就是其中的頭三個字:人法地。這樣的準則應該如何使用呢?其實隨時隨地都世界都在給我們啟示,例如人的婚姻關係應該怎樣?一夫一妻是否合適?本身這件事是沒有物理限製的,全靠我們自己的悟性。從人口的男女比例來看,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結構應該是一夫一妻的,否則為何世界給人的男女比例基本是一比一呢?這種自然力量是決定性的,是人的意誌不能覬覦的。
•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存。所謂生存,就是盡量保存自己。不能保存肉體,就保存基因;不能保存基因,就保存思想。 -郭大平- (0 bytes) (3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06:41:23
• 人生而不同,非人力,是絕對意誌。我非常小,看到境遇差的人就非常恐懼,害怕墜落到差的境遇裏。遇到佛法,就非常害怕輪回和因果。但是我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1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2:00
• 但是我看大多數人是不在意的。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4:00
• 但是我看大多數人是不在意的。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54:00
生命裏總有來不及愛的人
是慶幸的
他過得不錯
沒有想過
要和每一個人說
我很高興,你過得好
隻是想要和他說
我很高興,你過得好
• 可以鋪開來寫一寫 :) -雪晶- (0 bytes) (6 reads) 08/21/2024 postreply 13:19:06
記不清從何時起,或許有十年左右的光景,一杯咖啡成為了生活的儀式。當陽光懶懶地灑入窗欞,一杯溫熱的咖啡便是喚醒我的晨曲。若偶爾忘記,整日都似籠罩著一層迷霧,頭腦沉重、精神恍惚,心中疑惑是否是感冒初起,還是昨夜睡眠不足?輾轉思索後,才暮然發現:是少了那杯熟悉的醇香。
最早接觸到的咖啡是雀巢速溶咖啡。在國內有午休的習慣,短暫的午休過後,衝一杯速溶咖啡,微苦的清香伴隨著一縷清醒,對集中精力做好下午的工作極有幫助。在北美卻沒有午休,上下午之間隻有一個小時的午飯時間。沒辦法,入鄉隨俗,不得不戒掉了多年的午休習慣。在北美香濃的咖啡倒是隨處可見,但也隻是偶爾為之,下午一杯咖啡,晚上會睡不著覺;早上一杯咖啡,一天都是精力充沛。體驗到咖啡的力量後,在需要提神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來上一杯咖啡。
早期都是從咖啡店買咖啡,去不同的店嚐試不同種類的咖啡,試圖找到其中的不同,但除了苦並沒有其他印象。偶爾喝一杯卡布奇諾或拿鐵等花樣咖啡,美味、香濃,很是享受。慢慢地,家裏買了最常見的咖啡壺,照著樣子配備濾紙,去超市選擇商業化的罐裝咖啡粉,偶爾在周末的清晨學著北美人的生活方式,為自己和家人煮上一杯咖啡,嚐試尋找那份愜意,但也隻是感覺有了情調而已,並沒有享受到美味,而且也養不成習慣。咖啡壺漸漸成了蒙塵的擺設,咖啡濾紙沒了蹤影,罐裝咖啡粉也因為時間久了而變得索然無味。
真正地需要咖啡,是在一段時期內總要工作到很晚開始的,那段時間每天必須喝一杯咖啡才能堅持工作到晚上九點。中午買一杯咖啡,慢慢飲啜,不知不覺間喜歡上了那種味道,而且有了自己偏愛的濃淡。同時開始留意學習不同的煮咖啡的方法。不再滿足於購買商品化的研磨好的咖啡粉末,開始購買烘焙好的咖啡豆,自己研磨,有時使用普通咖啡機,有時改用手衝或者法壓壺製作出濃淡各異的咖啡,細細品味,果真有些不同。清晨,早飯過後,一杯自己調製的咖啡,似一曲悠揚的序曲,拉開美好一天的帷幕。
在外旅行時,為了保持良好的狀態,咖啡是必須留意的。在北美還好,大街上隨處可見咖啡店,隨時可得一杯香濃。但是在歐洲旅行,情況卻不完全相同,在法國就曾鬧出過笑話。剛到尼斯的最初幾天裏,要的第一杯咖啡,遞給我的是一小杯濃縮咖啡(espresso),喝得苦澀如濃油,呲牙咧嘴;第二天早上換了一家早餐店,特別強調“我要一杯咖啡,不是espresso”,但是店員遞給我的還是一杯espresso ,麵對那黑似油膏一樣的濃縮咖啡,無法淡定了,向店員抱怨了一句“要咖啡,而不是espresso”,店員給我換了一杯美式,並且向我解釋:在法國,咖啡就是espresso,除非特別指出要美式什麽的。品味著那杯極濃的所謂美式,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羞愧難當。從此在歐洲,不僅僅是在法國,每次點咖啡都具體說明要哪一種咖啡。法國的咖啡濃烈而綿長,需小口細品,仿佛一場與味蕾的對話。意大利的美式相較溫柔,西班牙則醇厚香滑,而德國的咖啡,有種優化好的相同的配方和配比的感覺,精準一致,每一家店幾乎沒有差異,心裏暗笑:不愧是德國,咖啡也是德國風格的!
隨著經曆的增多,見識也在增加,躍躍欲試想通過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一杯層次不一、香濃可口的咖啡。查閱了一些資料,觀看了許多視頻,慢慢找出咖啡香濃的關鍵。不想買那種濃縮咖啡機隻可製作德國式的口味一致的咖啡,而是喜歡慢慢調製出不同品味的咖啡,於是小摩卡壺成了我的新夥伴,在咖啡店選擇不同種類、不同烘焙的小包裝咖啡豆,在研磨與煮製中,釋放出獨特的香氣。那是我與咖啡之間的秘密對話,每一杯都承載著不同的心情與味道。
清晨,窗外光影斑駁,在新聞的陪伴中研磨咖啡豆,細嗅那股清香。熱水衝入壺中,蒸汽攜帶著馥鬱的香氣彌散開來,像一場溫柔的儀式,微醺微醉。端起咖啡,抿一口,那暖意滑過舌尖,溢滿心田。
來吧,坐下,讓我們一同分享這一杯香濃的清晨時光。
已有2位網友點讚!查看
• 旅遊的時候,旅館的咖啡總是太淡,於是總去當地的咖啡館坐一坐,帶走一杯咖啡 -哪一枝杏花- (0 bytes) (0 reads) 01/06/2025 postreply 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