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杜甫《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於右任筆意書法。杜甫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的詩思瀟灑飄逸,豪放不拘,詩風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秀飄逸之風。
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一方,隻能遙相思念。
什麽時候才能一起喝酒,與你慢慢品論文章呢?
注釋
不群:不平凡,高出於同輩。這句說明上句,思不群故詩無敵。
庾開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
俊逸:一作“豪邁”。鮑參軍:指鮑照。南朝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渭北:渭水
Yu Xin was a Chinese poet, politician, and writer of the Liang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of medieval China. Yu Xin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Xu-Yu literary style together with Xu Ling, and the author of a famous fu. His courtesy name was Zǐshān, and he was known as Yu Shin in Japan.
Wikipedia
拚音 yǔ
解釋:
[名]
1.沒有頂蓋、露天的穀倉。《詩經.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庾維億。」漢.毛亨.傳:「露積曰庾。」《史記.卷一○.孝文本紀》:「發倉庾以振貧民,民得賣爵。」
2.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相當於十六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能貨子猶為高氏後,粟五千庾。」晉.杜預.注:「庾,十六鬥。」《論語.雍也》:「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
3. 姓。如北周時有庾信。
賞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誼,首先是從詩歌上結成的。這首懷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寶五載(746)或六載杜甫居長安時所作,主要就是從這方麵來落筆的。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第一聯是說,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稱讚他的詩冠絕當代。第二句是對上句的說明,是說他之所以“詩無敵”,就在於它的思想情趣,卓異不凡,因而寫出的詩,出塵拔俗,無人可比。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第二聯是說,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的那種俊逸之風。
借著讚美李白的詩像庾信那樣清新,像鮑照那樣俊逸。庾信、鮑照
創作背景
這首
詩是唐玄宗天寶五載(746)或天寶六載(747)春
杜甫居長安時所作。天寶三載(744),
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二人十分投機,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到宋州,而後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後李白趕往江東,杜甫奔赴長安。到達長安後,杜甫寫了好幾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完善
1、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154 .
2、蕭滌非 .杜甫詩選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15 .
3、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435-436 .
簡析
《春日憶
李白》是一首五言律
詩。此詩抒發了詩人對好友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瀉而出;詩人在抒發懷念之情的同時,高度評價了李白詩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風格,因而這篇懷友之作,從某種程度上說更是一首詩歌鑒賞之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337篇詩文 ? 2727條名句
掃碼下載
客戶端會員免廣告
掃碼關注
古文島公眾號
渭北高原,從地理環境看,屬於關中地區,關中包括渭河平原和渭北高原,土地麵積占全省的27%。渭北高原包括延安、銅川、寶雞、鹹陽、渭南5地(市)的白水、蒲城、澄城、合陽、富平 ...
渭北,古代地名,指的是渭河水以北。渭河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的鳥鼠山,由陝西省潼關匯入黃河;渭河全長787公裏,流域包括甘肅、寧夏、陝西三省區。現在的渭北主要指陝西省大
渭北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共陝西省委領導下,由中共渭北地區黨組織領導創建的根據地。它以三原武字區、心字區為中心,包括富平、耀縣、涇陽、淳化、高陵、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