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average salary

(2023-08-13 23:50:03) 下一個

我來給你點現實教育。。。

 
來源:  於 2023-08-13 17:16: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807 次 (276 bytes)
回答: 不談個例,就是聊心中的數字 由 羋春秋 於 2023-08-13 17:08:36

我來給你點現實教育。。。

根據統計,

1。10年經曆的工程師平均基本工資12萬美元。
2。平均正教授工資11萬美元。
3。平均醫生工資27萬美元。
4。平均律師工資16萬美元。

所有跟帖: 

• 工程師沒有那麽多, 能到十五萬就很不錯了.. -Midwestrural 給 Midwestrura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2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09:29

• 哦,差別這麽大?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68 bytes) (15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1:26

• 中西部達不到. -Midwestrural 給 Midwestrura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3:12

• 中西部的沒那麽差 很多人達到了。 差一點的到這個年紀也超15萬了:-) -ilovemyson 給 ilovemys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02:52

• 好的工程師45就能20萬以上。普通的50左右時15萬-20萬,不算做官 -yzhl888 給 yzhl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5:29

• 所以我覺得尤其男孩數理化還行,社交不算牛的,學工是大路 -yzhl888 給 yzhl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5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8:44

• 45-55歲的工程師收入在15萬的是top10%。2022年的統計數據 -icando2 給 icando2 發送悄悄話 (81 bytes) (13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6:51

• 家庭醫生?你可以算啊,一天看幾個,一次保險公司付多少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1:56

• 估個大概的數字吧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84 bytes) (118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6:23

• 家庭醫生20萬到30萬(包括自己開業的)。 -高山峻嶺流水人家 給 高山峻嶺流水人家 發送悄悄話 高山峻嶺流水人家 的博客首頁 (117 bytes) (21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4:29

• 哦,我認識一個,一星期上6天班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30 bytes) (32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8:02

• 買房應該不是靠做家庭醫生的收入。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1:46

• 200萬, downplay 20%, 40 萬就可以買了 -SerendipityA 給 Serendipity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1:48:00

• 家庭醫生有統計的,一般也就是20多萬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6:10

• 俺覺得是Kaiser 那類的家庭醫生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09 bytes) (19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41:40

• 我來給你點現實教育。。。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276 bytes) (81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6:32

• 這個比較靠譜。 -start2020 給 start2020 發送悄悄話 start202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18

• 工程師和教授比較平均可以參考平均數,其他的,平均數隻能誤導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5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35

• 即使用中位數也差不多。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7:19

• 工程師大廠的收入高一些,別的地方比較少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9:23

• 十年經驗的工程師也就三十二歲。醫生還沒熬出頭呢 -randomness 給 random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3:22

• 俺說的是50-55歲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91 bytes) (139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4:36

• 你這個家庭醫生的收入是絕對錯誤的。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5:48

• 家庭醫生每年靠啥漲工資?老的有沒有就貴點?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1:23

• 保險收費都是一樣的,沒有說年紀大收費就高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2:27

• 你說的有道理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03 bytes) (11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6:20

• 這個靠譜!不像某些人動不動就幾十萬,不吹牛,大概會憋死。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2:30:10

• 專科醫生比家庭醫生薪水高,這是絕對的。專科醫生需要的培訓時間長。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1:50

• 大部分醫生捐出去自己收入的30%或者更多,這是為什麽社會這麽尊重醫生,當然自己也存不下太多的錢 -janeice60 給 janeice6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1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2:12

• 這一定是貸款還清了而且沒離過婚的醫生 -randomness 給 random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5:30

• 我認識的幾個老美醫生都沒捐這麽多。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7:42

• 你是說捐給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07 bytes) (12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8:13

• 我認識的一個醫生每年捐給聖母大學,但那是為三個孩子鋪路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45:17

• 教授達不到,很多專業$10萬都不到。 -katies 給 kati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49:48

• 我基本認識的都是工程類的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42 bytes) (4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22:15

• 開業的好工程師建築師事務所遠勝於好醫生診所。 -CQZ702 給 CQZ702 發送悄悄話 CQZ7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8:45:01

• 專科醫生診所在米上下。 -CQZ702 給 CQZ702 發送悄悄話 CQZ7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8:51:42

• 認識的專科醫生多數是在醫院裏的。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73 bytes) (4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20:13

• 怎麽忘記了美國國家幹部 20萬 -Lazyman8064 給 Lazyman8064 發送悄悄話 Lazyman80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5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8:54:00

• 教授差別很大 我有個同學做爛校教授 有grant,一年20多萬 -Lazyman8064 給 Lazyman8064 發送悄悄話 Lazyman80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8:56:00

• 華爾街金融家也不是各個千萬啊。一個是拿高工資的,一個是做實業,比如自己弄個fund,圈錢給別人和自己投資的。 -Pilsung 給 Pilsung 發送悄悄話 (262 bytes) (69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9:06:04

• 50歲了,怎麽也得是投行MD之類的職位了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71 bytes) (4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16:47

• 推娃,也要推自己:) -DukeAB 給 DukeAB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9:27:12

• 不推娃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76 bytes) (49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17:24

• 15萬律師,如果是開律師所的。不要用他她,太菜了。 -CQZ702 給 CQZ702 發送悄悄話 CQZ7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5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0:31:27

• 你怎麽知道他賺多少錢一年?是不是你見律師,先要他出示報稅表?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15 bytes) (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2:34:50

• 這事扯了無數次了,其實indeed有最權威的數字,比諸位的數字都更有概括性:比如IL州的土木工程師的工資: -霧蒙蒙雨霏霏 給 霧蒙蒙雨霏霏 發送悄悄話 霧蒙蒙雨霏霏 的博客首頁 (65 bytes) (6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3:34:19

 

已有2位網友點讚!查看

 
 

所有跟帖: 

• 這個比較靠譜。 -start2020 給 start2020 發送悄悄話 start202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18

• 工程師和教授比較平均可以參考平均數,其他的,平均數隻能誤導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35

• 即使用中位數也差不多。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7:19

• 工程師大廠的收入高一些,別的地方比較少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9:23

• 十年經驗的工程師也就三十二歲。醫生還沒熬出頭呢 -randomness 給 random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3:22

• 俺說的是50-55歲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91 bytes) (139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4:36

• 你這個家庭醫生的收入是絕對錯誤的。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5:48

• 家庭醫生每年靠啥漲工資?老的有沒有就貴點?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1:23

• 保險收費都是一樣的,沒有說年紀大收費就高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2:27

• 你說的有道理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03 bytes) (11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6:20

• 這個靠譜!不像某些人動不動就幾十萬,不吹牛,大概會憋死。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所有跟帖: 

• 這個比較靠譜。 -start2020 給 start2020 發送悄悄話 start202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4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18

• 工程師和教授比較平均可以參考平均數,其他的,平均數隻能誤導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5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19:35

• 即使用中位數也差不多。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7:19

• 工程師大廠的收入高一些,別的地方比較少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3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9:23

• 十年經驗的工程師也就三十二歲。醫生還沒熬出頭呢 -randomness 給 randomn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3:22

• 俺說的是50-55歲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191 bytes) (139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4:36

• 你這個家庭醫生的收入是絕對錯誤的。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1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25:48

• 家庭醫生每年靠啥漲工資?老的有沒有就貴點? -avw 給 avw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7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1:23

• 保險收費都是一樣的,沒有說年紀大收費就高 -yangyang08 給 yangyang08 發送悄悄話 yangyang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2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2:27

• 你說的有道理 -羋春秋 給 羋春秋 發送悄悄話 (203 bytes) (111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17:36:20

• 這個靠譜!不像某些人動不動就幾十萬,不吹牛,大概會憋死。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2:30:10

(0 bytes) (0 reads) 08/13/2023 postreply 22:30: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JKCB 回複 悄悄話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平均年薪22萬美元,美國醫生為何仍然喊窮?
平均年薪22萬美元,美國醫生為何仍然喊窮?
文章來源: CC情報局 於 2023-08-16 06:57: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26643 次)A- A A+
1. 自7月底掀起的醫療反腐風暴,讓428萬中國醫生究竟有多少收入成為討論焦點。國內70%的醫生稅前臨床收入在10萬元以下。同時,醫生內部有著巨大的收入差距。灰色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部分醫生的經濟壓力,但是大多數醫生在不斷的醫患矛盾、巨大的工作壓力以及多方的不理解下長期帶病工作。

2. 在美國,醫生、藥房經理、牙醫、藥劑師、醫師助理、執業護士6個醫療職業的薪資待遇均位於薪酬排行前11名,年基本薪酬中位數在10-20萬美元區間。盡管醫療行業的薪酬可能會根據具體職業、從業科室、族裔、所在醫院類型等有所區別,但是整體收入均較高。同時,美國醫生對於自己的職業普遍非常滿意。
advertisement


3. 在高薪的背後,美國的醫生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在美國,需要接受至少11年的學習與工作經曆,才能成為一名家庭醫生(初級保健醫生),在此期間,還需背負平均30萬美元的貸款來維持學業和生計。而且美國的醫生執業資格考試以及醫院錄用標準很高;另外,超過一半的美國醫生都接受過至少一次的瀆職指控。

美國排名第二的最佳職業

故事要從physician assistant forum的一段問答開始。這是個專門向醫生和醫師助理開放的論壇,一個網友問熱心群眾,她是否應該去位於鳳凰城的梅奧診所分院從事腫瘤科醫師助理的工作。所謂醫師助理是個介乎於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工種,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問診、製定治療方案、協助手術等。

醫院提供的條件是這樣的:

advertisement

全職,周一到周五,早8點-下午4點半,周末不加班、不值班,每天通常看10個病人。薪金為109500美元,帶薪假期為28天,為7天醫學進修提供4000美元獎金,此外提供養老金並報銷搬家費。

網友們的建議呢?去啊。熟悉梅奧體係的人表示,10.9萬美元的薪酬隻是醫師助理這份工作的起步價,雇員的收入每年都會有提升,而且在這所醫院,每個人都以病人的利益優先,因此不存在任何扯皮的事情——總而言之,工作很純粹,報酬很優厚,休息很充裕。

這大概就是夢想中的工作了吧。

從種種數據上來看,美國醫生、醫師助理乃至護士、藥劑師的收入都處在領先水平,而且絕大多數醫療行業從業人員都有著強烈的職業自豪感,社會地位極高,這與他們的中國同行構成了明顯差距。

美國醫生的收入究竟有多高?
advertisement


根據美國職場網站Glassdoor的2019年薪金數據分析,在全美25個待遇最好的職業中,有18個屬於兩大門類:醫療保健和科技。

在美國,收入最高的職業就是醫生 ,年基本薪酬中位數為193415美元;第二名為藥房經理,基本年薪是144768美元;第三名則是牙醫,為142478美元,第四名是藥劑師,基本年薪中位數是126438美元;此外,醫師助理排在第8(113855美元),執業護士位居第11(109481美元)。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每年則會做一個“最佳”職業排名,綜合考量收入、工作-生活平衡和發展潛力等指標,2023年該媒體將冠軍頒發給軟件工程師,第二名到第四名則分別由執業護士、藥房經理和醫師助理摘取。

美國專業醫療網站Medscape每年都會統計全美醫生的薪水,今年有超過1萬名醫生接受了該網站的調查。結果發現,醫生的平均年收入為35.2萬美元,其中專科醫生平均收入為38.2萬,初級保健醫生(也叫家庭醫生)的收入是26.5萬美元,而且自該網站調查以來,醫生的收入每年都有穩步增長。

具體到執業醫師這個行當,各科室的醫生待遇分別如何?在2023年,收入最高的專科是整形美容,平均收入高達61.9萬美元,第二名是骨科,第三名是心血管專科。而收入排名倒數第一-第三的分別為公共衛生/預防醫學(24.9萬美元)、兒科(25.1萬美元)、家庭醫學(25.5萬美元)。


從族裔來看,白人(高加索)醫生的收入最高,為35.8萬美元,亞裔也相當不錯,以35.1萬美元的數字排名第二。相應地,有63%的白人醫生和58%的亞裔醫生表示目前的薪酬很公平合理,而黑人醫生對此的滿意度僅為45%。

美國的醫院分為非營利機構、營利機構和政府及地方公立醫院三種。一般來說,在營利性質的私家醫院工作薪水最高,比如著名的紀念斯隆凱特琳就屬於這一類別,其腫瘤研究部門主任的收入達到了90萬美元。


大學醫院和其他公立醫院的醫生收入相比之下略低,但他們屬於政府公務員性質,享受非常好的醫保和退休金福利。 不太好的一點是既然是公務員而非私家醫院員工,按照《公開信息法案》的要求,他們的一切收入都是公開透明的,可以在本州雇員數據庫中搜索到。比如著名的MD安德森腫瘤醫院,它就掛靠在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體係中,所以我們可以輕鬆地查出該院所有職員收入。201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醫生年薪為47.5萬美元,免疫科的另一位學術大牛、長江學者孫少聰醫生年薪為29.7萬。

至於文章中一開始提到的梅奧診所則是非營利機構的代表,其薪酬結構非常特別,采取年薪製,薪水跟年資、看診量、手術量都無關,薪金結構也非常扁平,小醫生和大主任之間差異不大,也就是所謂的吃大鍋飯。美國還有些著名的醫療機構,比如克利夫蘭診所和凱澤永久集團也都采取了類似的授薪製度。由於大家收入都在20-50萬這個區間內,而且身處的團隊同伴都非常優秀,因此即使是吃大鍋飯,醫生們也都吃得心滿意足,同事之間關係很和諧。

醫生們收入不少,工作時間怎樣呢?調查顯示,醫生平均每周看診、病案和行政工作上要花50個小時的時間。而在談到工作中最感滿足的部分時,30%的醫生說是“我在做這份工作/尋找答案、診斷方麵非常拿手”,24%的醫生表示是“病人的感激(或者與患者的關係)”,還有19%的醫生認為在於“我在讓這個世界成為更好的地方”。相比之下,選擇“賺錢”的僅有10%。


總體來說,美國醫生看來對自己的職業普遍非常滿意,有73%的醫生表示如果一切從頭來過,依然會選擇醫學這行。

在美成為醫生前的代價:平均負債30萬美元

當然,但凡看過美國醫療劇的觀眾都會知道,做醫生這行壓力是免不了的,在Medscape對超過1.5萬名醫生做的另一項抑鬱調查中,顯示出光鮮亮麗的醫生袍下,不那麽令人自在的另一麵。這項調查顯示,42%的受訪醫生表示自己“精疲力竭”,3%的醫生承認自己處於臨床抑鬱水平。不過這個數字並不十分驚人,根據美國心理衛生研究所的統計,在過去一年中,有6.7%的成年人經曆過至少一次重度抑鬱發作。醫生們將自己的心理狀況主要歸咎於行政事務過多(56%)和工作時間過長(39%)。35%的醫生說,多得到些酬勞減輕經濟壓力,就能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態。

為什麽美國的醫生會經濟壓力這麽大?這跟其收入高有著直接的聯係:醫生們要學很多年才能出頭,而醫學院的費用又高得邪乎,誰都是背著一身債終於取得了職場的一席之地,頭幾年的工作,大家都要忙著還債,如果是更有野心,想要開自己的診所,那麽還需要租場地、招聘人、買器械,那將是又一筆高額債務。

算算看,在美國要想成為醫生,需要讀4年本科,公立學校每年平均是22826美元,私校還得翻番,如果家裏完全不支援,畢業時已經負債10萬美元;接著是4年醫學院,公立學校一年是32993美元,私立為5萬多,這還沒計算房租、醫保、夥食費等雜費,四年總共負債20萬。在進入接下來少則3年(將成為家庭醫生)、多則7年(將成為專科醫生)的住院醫生涯時,小醫生已經深陷債務大坑,背負著30萬美元的借貸了。一般住院醫平均收入是一年5萬美元,但每月要花1753美元用於償還學生貸款。針對這部分負債高、償還能力強的學生,美國包括富國、花旗、大通在內的主流銀行都提供了專門的醫學院貸款項目,目前聯邦學生貸款的利率現在已經升至5.05%。

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從進大學起要從事11年的學習和工作,才能成為一名家庭醫生,如果希望成為專科醫生,還需要多花至少2年。等到正式工作時,已經是起碼29歲的人了。

此外,醫生還是個淘汰率極高的工種,想要通過醫生執業資格考試(USMLE)的全部三項考試(機考時每場考試長達8小時)就有著相當的難度,畢竟申請職位時,幾乎所有醫院都要求第一次通過;申請住院醫也不一定能一次成功,2023年有48156人申請美國各醫院住院醫項目,而開放的職業雖然創曆史紀錄,達34822個,但這仍然意味著有1萬多人落選——很多經過數次麵試失敗的候選人在極度沮喪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此拋棄了做醫生的夢想,轉而從事其他行當。

這種高投入、高風險、高標準的行業特征,天然決定了在美國行醫,薪水不可能低,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仍然有可能麵臨經濟窘境。Medscape的統計發現,在低於35歲的醫生中,有60%還在還學生貸款;在35-49歲期間,繼續還學生貸款的比例也有46%;甚至有2%的65歲以上老醫生還在兢兢業業地還著讀書時欠下的債。這點是中國人可能很難想象的。


高危職業:55%的醫生至少受到過一次瀆職指控

美國高校和醫學院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如果隻是衝著掙錢,教育投資甚至不是一個明智的投資決策。美國人特別愛把醫生和水管工的收入相比——兩者是白領和藍領職業的典型代表,結果可能非常讓人震驚,水管工更早實現淨值達到100萬美元的“小目標”,可支配收入也更高。原因很簡單,在醫生們寒窗苦讀的那些年裏,水管工的技藝也在不斷精進,從學徒工的2.8萬元起漸漸升至近6萬元,考慮到其不需要還債,稅負也明顯低於醫生,根據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勞倫斯·科特裏科夫(Laurence Kotlikoff)的計算,水管工每年的可支配收入為33243美元,而醫生僅高出423美元,為每年33666美元。

除了債務,還有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醫生們的頭頂,那就是訴訟。在美國,客戶對於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律師、金融執業人員和建築師在工作中的不當行為,可以提起“瀆職”指控,由於醫學是一門非常複雜、充滿不確定性的科學,並非每次醫療行為都能那麽精準妥帖,所以有統計發現,在美國有55%的醫生都曾受到過至少一次瀆職指控,而指控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誤診/診斷延誤(31%)、治療/手術並發症(27%)和治療結果不佳/病情進展(24%)。

2015年的數據顯示,68%的起訴會被放棄、駁回或撤銷,在進入正式舉證和檢控環節後,88%的案子也會判被告勝訴,但是醫生平均還是得拿出3萬多的辯護費,而且萬一敗訴的話,賠償款中位數更是高達27.4萬美元——所以未雨綢繆的醫生們還得花錢買另外一種保險:醫療專業責任保險。保費按照專業劃分和區域相差很大,如果你從事的是婦產科,身在加州,那麽每年的保費低可為16240美元,高可達71082美元。這筆費用99%是由其雇主承擔的,但一旦惹上官司,隨後的調查、停職、上庭等一連串反應仍然會讓醫生們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所以和他們的中國同行一樣,為了避免被告,一些醫生會通過“防禦性醫療”,也就是多提供檢查、治療和會診,以使醫療行為更加周密,哪怕部分檢查或許並無必要。

當然,這並不是鼓吹新的讀書無用論,不管是給病人開刀治病救人,還是給客戶清理下水管道,救主婦於水火之間,從業者都能得到幸福和滿足,這才是關鍵。根據Statista最新的調查結果,在美國最受人信任的職業中,護士和醫生分列第1和第2名。


中國醫生的陽光收入“慘不忍睹“

不隻是美國,其實日本、德國或者任何發達國家,醫生都屬於高收入人群。然而在中國,醫生偶爾露個富可能還會被質疑。

2016年,成都某三甲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生任黎明在網上曬出新買的一件1萬多元的羽絨服,引發了許多非議。任黎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大大方方地曬出收入:當醫生的年收入是20多萬,各種講課、多點執業收入差不多,此外他還有其他投資,因此年入過百萬。任黎明還強調稱,“醫生掙錢多不會增加醫患矛盾,反而能緩解。醫生的收入高了,醫療回扣等灰色收入,對他就沒有吸引力了。”

中國大陸醫生的陽光收入究竟有多少?自2023年7月底掀起的醫療反腐風暴,讓428萬中國醫生究竟有多少收入能攤在陽光下成為討論焦點。

《財經·大健康》曾做過一個多地公立醫院醫生收入的調研,發現地域不同、科室不同等導致國內醫生收入的差距,如一家北方省會城市三甲醫院,一位外科主任醫師每月底薪6200元,同一屆的校友在心內科任主治醫師,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則5000多元。

但一個共同點是,如果隻論陽光收入,國內醫生薪資並沒有外界設想的那麽多。即便在醫生薪資相對高的京滬地區,大多數醫生的收入也很難稱得上高薪。

在一位上海外科主任醫師所在的三甲醫院,除了三大優勢學科的主任醫師收入能到百萬元級別,絕大多數的主任醫師的收入還在三四十萬元。

醫生的工資分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基本工資按省裏的標準,各項都和職稱、崗位掛鉤,固定不變,績效工資也要看醫院和科室的平均收入水平。

據《2022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醫生平均臨床收入為9.4萬元,70%的醫生表示稅前臨床收入在10萬元以下。

另據丁香人才發布《2021年度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上海地區醫院薪酬高於全國平均水平78%,年薪為35.1萬元,各職稱級別醫生的年度薪酬都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除了地區間的差異,還有醫生級別的差異。在上述東北省會城市的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基本工資可達6200元,而新入職的醫生隻有基本工資3000元。

上述調研報告顯示,隻有14%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過20萬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最致命的問題在於定價滯後,各種體現出醫生醫療技術水平的服用費用畸低,在北京三甲醫院的特級護理服務,每小時收費12塊,還不如請護工的收費;一天的床位費是50塊,還不如周邊最便宜的小旅館的費用;手術費20多年沒變過,醫生的基本手術提成才7%,導致一台五六個小時的大手術才能掙100多,其他崗位,比如手術助理和護士的分成就更少;很多醫生幾乎沒有正常休假,但加班拿不到加班費幾乎是公立醫院的普遍現象,即使有也極低,所以很多醫生抱怨說,加一晚上班,連停車費都賺不回來。

部分醫生於是從其他地方找補:處在行業中上層的醫生可以參加一些有償的藥企講座;技術好的更可以去外院“走穴”做手術(恐怕病患為了這類俗稱“飛刀”而支付的勞務費更能代表醫生技術真實的市場價值);在開藥品或器械時獲得回扣;以及收取紅包。醫生灰色收入能達到多少,這無法揣測也根本沒辦法統計,但按照鍾南山院士的說法,大醫院的醫生收入基本合理,但這個收入主要不是來自政府,而是來自患者,醫生收入的相對合理性與收入來源的不合理性存在尖銳的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醫生也有灰色收入,即從企業機構獲得的收入,包括講課費、招待費用、谘詢費、股份期權等,這部分收入是合法所得,但政府要求必須公開,比如德國在2016年要求各類灰色收入登入“隱性收入數據庫”;而在美國,根據2010年通過的“公開報酬項目”,從2013年起,藥企需要將向醫生和教學醫院支付的所有費用全部填報公布,在網上一覽無餘。加州聖迭戈大學的學者通過網上公開資源統計後發現,2015年,美國醫生從生物醫療公司獲得的收入高達24億美元。在超過93萬名美國醫生中,有約45萬人接受過灰色收入,比例達48%。

加州大學的研究者對灰色收入表達了一定的顧慮:“盡管醫生可能認為自己始終遵守道德實踐和職業精神,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行業關係對他們決策的潛意識偏見。公司可能會優先向利潤豐厚的專科醫生(如心髒病專家)推銷,因為這些醫生會影響非專科醫生的處方實踐。”所以現在在美國已經有部分醫療中心限製醫藥代表出入。

可以看到,名醫和基層小醫生在這方麵的差距極大。前頭提到了MD安德森的諾貝爾獎得主艾利森醫生,他的妻子帕德瑪尼·沙爾馬(Padmanee Sharma)跟他是免疫科的同事,也是行業權威,她拿到的藥企費用就高於全國中位數和腫瘤專科的中位數,達到近3萬美元。


我們再隨便找一位在普通醫院就職的醫生看看,他一年所得的饋贈僅為50塊出頭,每筆僅10塊多,應該就是和醫藥代表吃了個非常樸素的工作午餐,對方幫忙付了賬。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個登記製度真的很嚴格了。


中國的醫生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鄉村醫生。總共130多萬的村醫要負責幾億農民的基礎保健工作,身處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村醫更需要常年背著醫療包翻山越嶺出診。但他們沒有編製,沒有固定工資,占收入大頭的公衛補貼要跟服務人口數掛鉤,隨著鄉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村醫麵臨著收入低、工作要求高的處境。和城裏的醫生不同的是,這部分醫生通常文化水平偏低,年齡較長,服務的人群主要是村裏的老人和留守兒童,連獲得灰色收入的機會都沒有。

收入低是一方麵——至少陽光收入低,很多醫生即使拿著不錯的灰色收入,也時常戰戰兢兢;另一方麵在於中國的醫生壓力大,執業環境不佳。雖然醫療糾紛數量和涉醫違法犯罪案件數量自2013年以來實現連續5年“雙下降”,尤其是暴力傷醫案件顯著下降,但仍有62%的醫師認為執業環境沒有改善,50%的醫護人員認為工作沒有得到社會認可,集中表現在多數醫生在工作場合都曾遭受過病人和家屬的語言暴力或一定程度的肢體暴力;大多數醫生經曆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以及醫生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獲得服務部門和全社會的理解與尊重,很多醫生在生理和心理的重壓之下,長期帶病工作。

當然,生活不僅有數不清的加班和寫不完的病案,不過很多醫生也在實際工作中獲得了病人的認可,有些家屬發現醫生護士忙到中午吃不上飯,會特意幫忙打包些外賣甚至自己親手煲好的湯;很多病人在病愈後會每年給醫生寄些當地的土特產,比如自己種的菜養的雞;還有些老人花了很長時間納了鞋墊送給喜歡的好醫生……這些場景,可能所有醫務工作者都曾經曆過,它們比紅包更有溫度,也更能讓醫護人員再次體會到這份職業特殊的回報。

長期以來,對醫生群體一味要求講奉獻,財政給予的撥款也偏低,從醫院到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的關注和支持力度不夠,導致醫生們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這都是我們要麵對的客觀現實。近期,廣東、浙江、北京等地都在討論提高醫療服務費用、改革醫生薪酬結果,一輪輪的醫改,能否真的讓醫生獲得更體麵、更陽光的待遇?這次醫療反腐風暴,能否成為一個改革契機?拭目以待。
TJKCB 回複 悄悄話 what was the average salary of full professor of America (USA)?
ChatGPT
As of my last knowledge update in September 2021, the average salary of a full professor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factors such as the institution, location, field of study,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However, to provide a general idea, the average salary for a full professor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around $104,820 per year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May 2020).

Please note that these figures can change over time due to inflation, changes in funding,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It's recommended to refer to more recent sources, such as university salary reports or academic organizations, for the most up-to-date information on average salaries for full professors in the U.S.


User
What was the range of variety?
ChatGPT
The salary range for full profess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quite broad due to the factors I mentioned earlier. As of my last update in September 2021, the salary range for full professors could vary from approximately $60,000 to $200,000 or more per year. However, these figures are approximate and can vary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factors mentioned earlier, such as the type of institution (public vs. private), location (cost of living varies across regions), field of study (STEM disciplines often have higher salaries), and the professor's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For the most accurate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on the salary range for full professors in the U.S., I recommend consulting recent data from university salary reports, academic organizations, or government sources such as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