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銅鑼,曹麗君,戴慧平,方杠子, 方蕾, 李萍山
劇情簡介
劉銅鑼,是與方杠子、戴慧平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黃安(紅軍時期改縣名紅安)三兄弟。在一起念私塾、鬥軍閥的少年時代義結金蘭,成為生死兄弟。長大後,參加了黃麻起義的劉銅鑼、方杠子逐漸成長為驍勇善戰的紅軍年輕將領,而戴慧平則成為備受器重的國民黨青年軍官。在鄂豫皖蘇區“圍剿”與反圍剿的鬥爭中,三兄弟戰場上是對手,私底下卻依然是兄弟。方蕾、曹麗君則作為三兄弟青梅竹馬的夥伴,在共同的革命曆程中結下了可歌可泣的友情加愛情。
紅軍時期,劉銅鑼從黃麻起義第一個殺進黃安城的大英雄,到私自動用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血戰紅安,再到與左傾冒險思想作鬥爭,直至發明“水牛陣”成功突圍渡江,一代戰將性格鮮明,戰功赫赫。
抗日戰爭爆發,劉銅鑼三兄弟再次攜手,從保衛家鄉紅安到奇襲日軍機場、從擊斃日軍聯隊長到方蕾不幸被俘犧牲,直到劉銅鑼刀劈日酋取得抗戰勝利,兄弟三人在紛飛戰火中經曆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驗。方杠子還邂逅了一段與日本女子寬子的淒美愛情。
解放戰爭時期,劉銅鑼的中原軍區麵對戴慧平的大兵壓境,一曲精彩的“空城計”讓國民黨三十萬大軍對六萬中原解放軍的“包餃子”陰謀化為泡影。此後,從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的縱隊司令劉銅鑼,在福建前線追上了老朋友又是老對手戴慧平,兄弟情、家國恨再次上演,最後劉銅鑼義釋戴慧平,救回了方杠子。
1955年,劉銅鑼被授予中將軍銜,而因戰爭致殘的方杠子卻成為“無銜將軍”。
改革開放後,身為台灣富商的戴慧平回家鄉紅安投資,與劉銅鑼、方杠子再次相聚,寬子與杠子的日本女兒方小蕾也來到生父身邊團聚。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紅安籍鐵血戰將的戰爭傳奇化作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
第38集
在部隊的聯誼舞會上,銅鑼向麗君求婚,有情人終成眷屬。1955年,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的杠子從廣播裏聽到銅鑼被授予共和國中將軍銜,激動不已。銅鑼回到武漢軍區主持中下級軍官授銜儀式,杠子坐著輪椅來到軍區大門口,卻被哨兵擋在門外。就在杠子欲轉身離開時,銅鑼帶著一眾將校軍官,列隊向他致以崇高的軍禮。1989年,在“共和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白發蒼蒼的銅鑼、麗君回鄉看望杠子,同時聽說有一位從台灣回來的特殊客人要見他們,眾人發現竟然是慧平,慧平如今以台商的身份回家鄉投資。緊接著,一位酷似寬子的日本女人也來到了紅安,她正是杠子與寬子的女兒。(大結局)
第31集
上級批準杠子與寬子成婚,新婚之夜,一夥日軍部隊向獨立師營地逼近。良心未泯的寬子向杠子坦白自己早知日軍偷襲之事,杠子不忍寬子被抓,強行將她放走。走投無路的寬子隻得投奔小島。放走寬子一事讓杠子受到了嚴厲處分。早有防備的李坪山、銅鑼指揮部隊安全撤退,讓準備偷襲的日軍撲了個空。獨立師重新展開調查,麗君覺得寬子不像奸細,林小山的行為反倒可疑。林小山發覺事情敗露想逃跑,卻被銅鑼抓個正著。銅鑼將計就計,任日軍炮火主攻新四軍主力已經撤出的營地,而後率部突然發起衝鋒,迎頭痛擊日軍炮兵,將鬼子打了個措手不及。
第32集
小林身份敗露被劉銅鑼擒獲,日軍因為小林身份敗露行動失敗,日軍大佐得知是小林害得日軍行動失敗,隻得繼續計劃新的作戰方案。方杠子帶著一支部隊守在樹林中等待日軍出現,夜幕降臨一批日軍出現在陣地方麵,方杠子看著越來越多的日軍出現,喜出望外帶著手下人消滅了所有日軍。第二天曹麗君與方杠子匯合,方杠子正為打了勝仗沾沾自喜,曹麗君向方杠子透露不久之前師部遇襲,方蕾不幸的跟幾個女戰士落入日軍手中。方杠子得知姐姐方蕾被日軍擒獲,焦急不安就想帶兵到紅安城營救姐姐方蕾。方蕾與七八個女戰士被關在一間牢房裏麵,女戰士早就聽過日軍的惡劣名聲,日軍最喜歡侵犯中國女人,女戰士們意識到不久之後將被日軍糟蹋,方蕾已經抱著寧死的心不願被日軍糟蹋,女戰士們個個都做好了必死的決心。日軍大佐抓捕紅軍女戰士的原因是想引誘劉銅鑼,寬子在日軍大佐的伴隨下來到牢房中,日軍大佐知道劉銅鑼有一個未婚妻,當場要求寬子指認劉銅鑼的未婚妻,寬子知道方蕾是劉銅鑼的未婚妻卻不願意說出來,日軍大佐提醒寬子如果不指認劉銅鑼的未婚妻,他就開槍一個一個殺害紅軍女戰士。寬子焦急不安跪在地上哀求日軍大佐放過紅軍女戰士,當初寬子受傷正是被女戰士們搶救活了下來,她不願意昧著良心幫助日軍大佐指認方蕾。方蕾一臉警疑向寬子盤問日軍大佐所說的日語內容,寬子將日軍大佐想尋找劉銅鑼的未婚妻意圖說了一遍,方蕾為了保護女伴們主動挺身承認自己就是劉銅鑼的未婚妻,日軍大佐想試探方蕾,當場掏出手槍打死方蕾身邊的一個女戰士,方蕾麵不改色昂首挺胸盯著日軍大佐,日軍大佐相信方蕾確實是劉銅鑼的未婚妻。方蕾被日軍大佐帶離牢房來到一間房子裏麵,日軍大佐已經做好了替方蕾跟劉銅鑼結婚的準備,隻要劉銅鑼來到紅安城,日軍大佐就會一聲令下抓捕劉銅鑼,方蕾得知日軍大佐的意圖不願意穿上新娘裝,日軍大佐正在想辦法逼方蕾就範的時候有手下匯報劉銅鑼已經帶兵向紅安城趕來。方杠子因為姐姐方蕾被抓愁眉不展,劉銅鑼在行軍過程中命令隊伍暫時停止前進,小林被劉銅鑼帶到路邊,啞巴拿起一把鐵鏟在旁邊挖坑,小林見劉銅鑼想活埋他,心中升起不安提出跟李師長見麵,劉銅鑼痛恨小林是漢奸幫日本人做事,任憑小林如何提出要求依然不為所動。
第33集
劉銅鑼吩咐啞巴挖坑準備活埋小林,小林求生心切提出找李師長談話,劉銅鑼不為所動命令啞巴將小林推入到挖好的土坑中,小林倒在坑中無法動彈,劉銅鑼拿出手槍故意扮出要擊斃小林,小林嚇得麵色大變透露自己掌握日軍電報密碼內容,劉銅鑼見小林終於願意交待一些機秘情報,得意洋洋吩咐啞巴將小林從土坑上拉了上來。小林在劉銅鑼的逼迫下發電報向日軍求助,日軍大佐接到電報懷疑小林已經落入紅軍手中,小林在電報中謊稱已經逃脫紅軍追捕幾天幾夜沒有吃飯,希望日軍能派兵到山上救走他。日軍大佐不願意派兵到山上救小林,山本提醒日軍大佐最好出兵營救小林,小林掌握著日軍電報密碼內容極具利用價值,如果小林落入到紅軍手中,日軍以後發電報將會輕易被紅軍破解。國軍已經知道日軍大佐抓了方蕾等人,戴慧平希望韓鬆出兵支援紅軍營救方蕾,韓鬆不同意戴慧平的提議,戴慧平隻得站在韓鬆的住處門口希望韓鬆能改變主意,韓鬆見戴慧平用久站的方式逼著他改變主意,不以為然依然不同意帶兵支援紅軍。劉銅鑼逼著小林繼續發電報給日軍,日軍大佐派出一支小分隊進山搭救小林,劉銅鑼事先派人埋伏在山路旁邊消滅了進山的日軍部隊。韓鬆決定借日軍之手除掉李師長,日軍大佐收到韓鬆派人送來的情報,韓鬆準備約見李師長,日軍可以在路上設下伏兵消滅李師長,日軍大佐看完情報內容決定按照韓鬆的意圖設下伏兵,手下人擔心國民黨詭計多端,日軍大佐深信國軍是真心想消滅紅軍。李師長接到國軍邀請準備出發,方蕾焦急不安勸阻,國軍雖然一直在跟紅軍合作抗日,但大部份的國軍依然想消滅紅軍,韓鬆忽然約見李師長,方蕾擔心韓鬆心懷不軌,李師長從大局出發希望能跟國軍一起抗日,如果他不接受韓鬆的邀請,韓鬆事後一定不會再跟紅軍一起抗日。國軍派出兩輛軍車來到一處路口迎接李師長,李師長與幾個下屬騎馬而來,國軍長官提醒李師長棄馬坐車,李師長沒有察覺到死亡即將到來,爽快的同意國軍長官要求來到軍車上。兩輛軍車順著山路前行,日軍在路上設下埋伏,李師長乘車來到日軍埋伏地點遇襲,日軍對著山下的軍車一頓掃射,李師長的幾個手下當場中彈身亡,李師長看著手下全部遇難,心中升起悲憤放棄逃跑念頭,舉著手槍對著山坡上的日軍士兵射,日軍士兵人多勢眾彈如雨下打死了李師長。
第34集
李師長被韓鬆設計除掉,戴慧平渾然不知來到紅軍基地尋找李師長,劉銅鑼正在整理李師長的遺物,戴慧平一臉驚訝想劉銅鑼盤問李師長的死因,劉銅鑼一臉悲憤提醒戴慧平回國軍總部找韓鬆問個明白。韓鬆假意邀請李師長談判,日軍接到韓鬆提供的情報在路上殺死了李師長,戴慧平回到國軍總部二話不說一頓暴揍韓鬆,韓鬆倒在地上沒有否認戴慧平的指認,戴慧平見韓鬆果然設計殺害李師長,心中升起悲憤轉身就走。寬子懷上了方杠子的孩子,方蕾喜出望外替寬子高興,日軍大佐將寬子喚到身邊,寬子希望能跟方蕾一起回到紅軍基地,日軍大佐不同意放寬子回紅軍基地,寬子已經懷上了孩子,日軍大佐希望送寬子回國撫養孩子繼續為國家效勞。劉銅鑼等人帶著小林與日軍交換紅軍女戰士,女戰士們排成一排向已方陣營走了過來,小林獨自一人向著日軍陳營走去,日軍大佐忽然下令槍殺小林,小林一死一夥日軍士兵站在女戰士們的身後慢慢向紅軍走了過來。紅軍戰士想向日軍士兵開槍又怕傷到已方隊友,劉銅鑼摁壓不住內心焦急,不顧一切向著方蕾的方向衝了過去,方蕾與幾個女伴見劉銅鑼等人衝了過來,心急如焚高聲提醒劉銅鑼不要再往前衝,日軍士兵見劉銅鑼等人已經衝到炮彈可以射擊的範圍,立即裝上炮彈向紅軍戰士發射炮彈,許多炮彈落在紅軍戰士身邊,一些紅軍戰士紛紛中彈倒地。方蕾與幾個女伴顧不上身上綁著手雷,撒腿向已方陳營跑過去,綁在眾人身上的手雷被拉燃轟然炸響,劉銅鑼親眼看著方蕾死在手雷的爆炸中。紅軍戰士處於下風被日軍士兵瘋狂掃射,戴慧平帶著一夥國軍及時出現支援紅軍,國軍加入令日軍陣腳大亂,日軍大佐愴惶帶著部隊逃走。1945年8月十四日,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終於結束長達八年左右的抗日戰爭,日軍大佐依然沒有撤出紅安城,韓鬆來到紅安城拜見日軍大佐,日軍大佐坐在溫泉中迎接韓鬆。韓鬆知道日軍大佐是在激他,一臉悻然離開溫泉。韓鬆與日軍大佐有約定,日軍大佐希望韓鬆除掉劉銅鑼,劉銅鑼是日軍最大的威脅,日軍大佐視劉銅鑼為眼中釘肉中刺,韓鬆雖然也痛恨劉銅鑼,但同時也非常痛敢日軍大佐,日軍大佐被韓鬆摁到水中一頓恨揍,日軍大佐流出鼻血麵帶微笑看著韓鬆,故意指出韓鬆不敢跟劉銅鑼做對。劉銅鑼在已方陣營日軍的談和信,日軍希望劉銅鑼能到紅安城談判。
演員表
趙文卓 飾 劉銅鑼
配音 欒力勝
李欣汝 飾 方蕾
配音 路海燕
周航 飾 戴慧平
配音 陳光[[戴慧平, 劉銅鑼發小,自幼觀念正統,以報效國家為誌,後考入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加入國民黨,後成為國民黨將軍,兵敗台灣。與劉銅鑼既是兄弟,又是戰場上的對手。二人時而兄弟鬩牆,時而聯手殺敵。虛與委蛇中難掩真情,惺惺相惜間貌合神離。冷靜沉鬱,深藏若虛,與劉銅鑼形成了鮮明的性格對比。]
李呈媛 飾 曹麗君
配音 徐曉青
劉名洋 飾 方扛子
配音 李宇峰
馬曉偉 飾 李坪山
配音 張聞天
備注 新四軍獨立師師長
劉德凱 飾 劉玉民
配音 陸揆
儲智博 飾 劉繼安
配音 -
高蘭村 飾 戴縣長
配音 陸揆
王繪春 飾 方狀元
配音 齊傑
尚鐵龍 飾 狗蛋爹
配音 -
計春華 飾 王南宣
配音 陸揆
田少軍 飾 韓鬆
配音 田波
巴赫 飾 韓石
配音 -
李雲博 飾 小老大
配音 -
李嘉明 飾 安娃子
配音 陳麒
答有為 飾 啞巴
配音 -
戰衛華 飾 薛以誠
配音 孟宇
李健 飾 二當家
配音 -
劉子天 飾 三當家
配音 -
楊曉丹 飾 夏道君
配音 齊傑
欒浚威 飾 劉金山
配音 田波
樊曉洋 飾 王漢江
配音 -
李沁謠 飾 藤井寬子
配音 -
包雪鬆 飾 青木晉二
配音 -
平田康之 飾 小島君山
配音 -
楊猛 飾 翟業兵
配音 -
黃誌恒 飾 山本
配音 -
蔡亦明 飾 板垣
配音 -
文俊珽 飾 慧副官
配音 -
王健 飾 戴慧平副官
配音 -
楊君昊 飾 劉金山副官
配音 -
小叮咚 飾 劉銅鑼少年
配音 -
韓梓庭 飾 方杠子少年
配音 -
穀麒麟 飾 戴慧平少年
配音 -
楊誌雯 飾 方蕾少年
配音 -
王可昕 飾 曹麗君少年
配音 徐曉青
楊帆 飾 劉副排長
配音 -
陳亦飛 飾 林小山
配音 -
備注 日軍奸細
萬昌皓 飾 狗蛋
配音 -
徐望 飾 紅苕
配音 -
謝力亞 飾 吳國忠
配音 -
逯長恩 飾 徐政委
配音 陸揆
孫嘉麟 飾 青年吳玄
配音 -
趙梓衝 飾 黃副團長
配音 -
霍軍鋒 飾 程德才
配音 -
賈軍綱 飾 翻譯官
配音 -
池東 飾 張參謀
配音 -
李道君 飾 長穀川
配音 -
李思遙 飾 吳秀芹
配音 -
李超 飾 傳令兵
配音 -
馬彬茵 飾 小蓮
配音 -
李沁謠 飾 方小蕾
配音 -
備注 方杠子的獨生女兒
搜狐娛樂訊 《鐵血紅安》帶有一定“命題作文”性質:要反映出將軍縣——紅安的革命鬥爭曆史。但它畢竟還是一部故事劇。現在無論從哪個方麵看,創作初衷都實現得比較好。一是它的革命史實背景敘事有獨到之處,簡潔且完整地展示了紅安革命的編年史。紅安這個地方為什麽會出這麽多將軍?為何成了紅四軍的發源地?該劇展現了那裏窮則思變、不平則鳴,那裏的人有血性,不屈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劇作從大革命一直敘述到20 世紀90 年代,展現了中國革命幾個主要階段:國共兩黨的鬥爭、合作和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等等,時間跨度很長,而主要人物劉銅鑼、方杠子、戴慧平從出生寫到了耄耋之年。如果敘事做不到簡潔,曆史時空就很難有篇幅全部展示。第一集劉銅鑼、方杠子、戴慧平3 個生死兄弟同年同月同日生,然後一下子就跳到14 年後,都長成了半大小子,一起跟著李先生上學。當中已顯現出他們各自的道路可能不太會一樣,戴慧平文縐縐的,要走學而優則仕之路,而劉銅鑼和方杠子比較頑皮,朦朧當中3 個人還都喜歡曹麗君。這是故事的“草蛇灰線”。接下去劉銅鑼和方杠子父母都被軍閥王南宣手下的劉排長給殺害,孩子們要去報仇。李先生帶著方杠子、曹麗君去了武漢,戴慧平去了廣州,最終小銅鑼給自己的爹娘和方蕾的爹娘報了仇,但銅鑼、方蕾沒有去武漢,而是留在老君山招兵買馬當了山大王。從此三兄弟分開了。再下去又是6 年以後的故事。所以從第一集敘事就很簡潔,從出生到20 歲,又到劉銅鑼成了鄂東的義軍司令。後麵也有些年代用字幕畫外音一帶而過。該劇不是平鋪直敘的編年史,而是始終把人物刻畫作為敘事的重心。
《鐵血紅安》最突出的成功在於塑造了劉銅鑼這個極富個性的人物形象。以銅鑼作為主要人物名字,既響亮也有地域革命色彩。徐向前元帥在他的回憶錄中曾經引用過當時黃安流行的歌謠:“小小黃安,人人稱讚,銅鼓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劇中也將此作為主題歌。當時黃安群眾基礎很好,擁軍參戰的熱情很高,對抵抗和粉碎敵人的圍攻造成了有利的形勢,這樣就很容易成為根據地。劇作充分尊重和很好地還原了曆史。銅鑼既是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是劉銅鑼的部隊集結和衝鋒的號角。作為一部傳奇故事,該劇從3 個主要人物不同的命運、不同的結局中傳遞出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正能量的積極主題。曹麗君和杠子因為跟著李老師最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紅軍,繼而土匪薛以誠也參加了紅軍並改名成了“薛共產”。而劉銅鑼還在老君山當土匪。杠子力勸銅鑼參加共產黨,已成為上校旅座的戴慧平也上山招安劉銅鑼。最後,推動劉銅鑼參加紅軍的原因卻不是這些,而是因為白狗子韓石抓住劉銅鑼又殺了他的兄弟,薛以誠帶人劫法場救下劉銅鑼,方蕾把他打暈後裝進棺材抬上山見了李老師才參加了紅軍。這些已足夠傳奇。這就是編劇寫人物的功力。
劇作家朱蘇進是一位出身於軍人家庭的軍人。他對軍隊和戰爭有獨特的理解。他不認為軍裝穿的周正就是合格軍人。他理解的軍人是有“血性”。他的另一部作品《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順溜犯紀律,雖引起觀眾的討論,但都認為這是一個嶄新的軍人形象。劉銅鑼是紅安地區的革命符號,被劇作家準確抓住了。他當土匪時(革命之前)就膽大有謀,當了紅軍後還要當老大。黃麻起義戰鬥本來是方杠子指揮的,結果整場戰鬥被他指揮,個人英雄主義在他身上充分發揮,他衝到城樓上用大刀殺敵打開城門。盡管取得了勝利,立了大功,但是李總指揮還是讓人綁了劉銅鑼,關了他禁閉。在禁閉期間他又被啞巴私放出來,殺了白匪韓石,上老君山祭了他的兄弟。每一次殺敵立功都伴隨著犯錯誤。在成立了獨立師後,李老師當了師長,劉銅鑼、薛共產、方杠子當了團長。惟獨他向師長提出幾點要求:一是他的部隊要用銅鑼做號;二是把四團改成獨立四團,因為他號召力大,能招更多的兵。
二打紅安城中的一個情節:劉銅鑼“劫持”紅軍惟一一架飛機,把炸彈綁在飛機上炸了敵人的軍火庫。雖然最後攻下了城,但機毀人亡,飛行員犧牲,劉銅鑼又一次受到處分,停職待辦。這時的他一度想脫了軍裝繼續上山當土匪,因為他想不通為什麽打了勝仗還要關禁閉、受處分,特別是當中央特派員翟副政委來了以後,師長被免職,方杠子也成了“反革命”,他想不通。兵臨城下時,他把翟副政委給“綁架”了;讓他護送翟副政委去上海,他又把特派員給“扔了”。直到翟副政委英勇犧牲,他才一步步理解了共產黨的紀律和紅色革命的目的。很快,第二次國共合作,紅軍成了新四軍,又和戴慧平合作了。劉銅鑼在抗戰中用計襲擊消滅了一個日軍聯隊長。還有一場抗日戲就是他和小島大佐的單挑,把小島殺了。抗日戰爭中當了旅長,解放戰爭中當了司令員。三大戰役都參加了,成了解放軍的高級幹部。在進軍福州的時候,他還違反紀律偏離上級規定的行軍路線,去尋找逃台國民黨大官的財產,最後找到血清救下17 個兄弟的生命,並親手殺了韓鬆為李師長報了仇。做這些時他很少考慮個人升遷進退。所以最後和曹麗君結婚時,曹麗君對他說:“我們過去死了多少回,負了多少傷,你是一個真正的大英雄,真正的男子漢。”這個人物有一定的紅安生活依據。屢犯錯誤,屢打勝仗;屢受處分,屢屢提升。這在朱蘇進的眼中才是真正有血性的軍人。
《鐵血紅安》 能立起來,主要是它的曆史背景簡潔,人物飽滿以及傳奇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該劇告訴觀眾革命不易,紅安不易,將軍不易。前有石光榮、後有李雲龍,劉銅鑼不好寫,《鐵血紅安》為革命戰爭題材、革命英雄人物書寫,為電視劇熒屏又奉獻了一個傳奇革命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