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中國?特朗普這“丫挺”有這賊心,沒這個賊力
| 推薦到群組
搞中國?特朗普這“丫挺”有這賊心,沒這個賊力
特朗普想做的事很多,總的目的就是要把美國舉步維艱的經濟重新搞上去。要把美國經濟搞上去, 就要靠增加出口,減少進口,賺別人的錢。特朗普為了美國的利益要做的事, 本身無可非議。但能否做到, 不是他說了算的, 因為你要打擊了別國的經濟發展, 必然會遭到反擊。
中國是美國的第一位進口大國, 2015年,
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金額是5027億美元,而
中國購買美國的商品的金額是1505億美元,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是 4000億美元(中國統計局數據,中國順差約3200億美元)。啥意思。 就是中國賺了美國人的錢, 而且賺得很多。
一個國家的經濟能不能上去, 主要是靠出口賺別人的錢。美國過去經濟一直很好,就是靠出口賺別人的錢, 日本也是。 那時候他們的口號是全球一體化, 什麽一體化, 就是“一體”在被他們賺錢的“化”中。用馬克思主義來說, 就是剝削別國老百姓。1970年,5月20日,毛主席在天安門上發表了《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又稱“五.二0聲明”)就有這個意思在內。 現在變了, 中國在他們的一體化體製下和平崛起了,賺美國人的錢了。 所以美國人受不了了。
中國是全球貿易賺美國人錢最多的國家,所以特朗普當然要拿中國開刀,對中國政策的出發點就是你中國人不能像過去那麽賺我們美國人的錢了,你必須多買我美國人的東西, 讓中國在中美貿易中的順差大大減少,改變美國的經濟形勢。
特朗普的這個經濟政策從美國利益來說, 是無可非議的。 我估計正常談判, 中國非常有可能做出一些妥協讓步: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加大對美服務產業的投資(例如, 增加到美國去旅遊, 自費讀書學生的人數), 減少對美國的商品出口(例如減少對美國鋼鐵產品的出口)。
但特朗普想要用一中原則來做交易,達到上述目的,就是一個錯誤決策,因為中國不會拿一中原則來做貿易上的交易的。美國過去想要用一種原則做交易的各屆政府和總統都失敗的。特朗普這丫挺的對華言行比之於裏根,克林頓和小布什當年登基前後的言行是小巫見大巫,要差得多了。所以我給大家簡要回憶一下當年裏根,克林頓和小布什上台前後對中國做了些什麽鳥事。
裏根: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為贏取選票,共和黨的裏根競選中直言不諱地說,如當選總統,他將與台灣互設官方聯絡處,恢複“官方關係”;
裏根就職前夕,先派其外交顧問克萊因訪台,他一到台灣就大放厥詞,說中國軍力落後,不足以牽製蘇聯,美國在戰略上無求於中國,可加強美台關係而不必顧忌中國的反對。接著,裏根又邀請台灣國民黨中央秘書長蔣彥士,出席1981年1月20日舉行的總統就職典禮。
1981年1月11日,鄧小平針對蔣彥士受邀召見黃華外長,指示外交部要采取強硬政策。他說:“如果我們不采取強硬的政策,肯定今後問題會層出不窮,官司會打不完。現在決心要放在最後退到1973年聯絡處的時候,甚至退到1972年以前。”
外交部在北京、柴澤民大使在華盛頓分別就蔣彥士受邀問題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明確表示:如蔣彥士出席典禮,就是製造“兩個中國”,中國大使決不出席。美國被迫讓步,宣布已抵達華盛頓的蔣彥士“因病住進了醫院”,肯定不會出席典禮。柴澤民大使這才接受邀請,出席了裏根總統的就職典禮。
上麵的曆史說明現在的特朗普這丫挺現在做的比裏根差得遠了,
裏根上台後派美國國務卿黑格將軍應邀訪華。黑格抵京前夕,鄧小平於6月13日就美國售台武器問題作了如下指示:“邊緣政策我們一定要用,不怕倒退,更不怕停滯。放在這一基點上,它才可能謹慎,否則它就會更囂張”。中方為接下來的對美交涉準備了高、低兩套方案。鄧小平說,我們要有底牌,高方案不可能時,低方案可以考慮:第一,數量照舊,性能不要超過卡特時期的水平,飛機不超過F5E,絕不能搞潛艇、軍艦;第二,要逐步減少,直至停止。
此時,美方對中方的堅定立場估計不足。黑格一開始就放出誘餌,宣稱將取消不準向中國出售武器的禁令,並考慮向中國轉讓某些高級技術(就是現在特朗普要用一中政策來與中國做交易的原版)。他完全打錯了算盤,誤以為這就會滿足中方的要求。沒想到中方寧願不要美國的軍用產品,也堅持反對美國繼續售台武器。
黃華的最後通牒
10月29日,黃華外長在美國國務院再次會見黑格。黑格表示,美國不能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出售的水平各年有高有低,但總的來說,預期不超過卡特政府時期的水平。
同日,黑格帶黃華去見裏根。黃華當麵向裏根說,中方因荷蘭售台潛艇事,已將中荷關係降為代辦級,中方在此問題上不能有雙重標準。裏根則說,他要執行國會通過的《與台灣關係法》,包括其中有關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內容。黃華於是按中央批示的立場正告裏根:在雙方謀求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美方不得售台武器,否則中方將作強烈反應,兩國關係的停滯或倒退將不可避免。
次日下午,黑格繼續與黃華會談。黑格對黃華當麵向裏根總統提出“最後通牒”表示不滿。他有些激動地說,中方是在向美國總統的信譽挑戰,中方未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承擔義務,卻要求美方在規定的期限內停售武器,美國準備應付美中關係全麵倒退的後果。黃華對黑格講話進行了駁斥,雙方一場舌戰,氣氛劍拔弩張,確有“走邊緣”的味道。
最後裏根不得不做出讓步, 與中國政府簽訂了《八·一七公報》。美方在公報中作了以下承諾:1.以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為雙方關係的指導原則,美方同時口頭承諾,美國售台武器問題也應遵循這一原則;2.售台武器在數量和性能上都不能超過卡特政府時期的水平;3.美國售台武器不是一項長期的政策,它將逐步減少直至最終導致問題的解決。
1984年裏根作為中美建交後首位在任美國總統時來華訪問, 受到鄧小的接見。 下麵照片顯示,說了很多比特朗普厲害得多強硬話的裏根,最後不得不放下身段, 跟鄧小平笑臉相談, 握手飲酒交歡。自那以後, 沒有一位美國在任或離任的美國總統理睬過任何台灣省省長。
二.克林頓:
克林頓上台後,想測試一下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 具體做法就是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打破了將近17年不準台灣最高層領導訪美的“禁令”。麵對美國方麵的外交挑釁,中國政府不得不采取了一係列強有力的反擊措施:
中國外交部宣布,推遲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原定6月對美國訪問;中止了李貴鮮國務委員及空軍司令員於振武對美國的訪問。暫停中美關於《導彈及其技術控製製度》和核能合作的專家磋商。兩國間副部長級以上的高層訪問和一些重要的雙邊磋商戛然停止。
6月16日,我國駐美大使李道豫奉命正式通知美國政府,由於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造成了惡劣後果,他奉召回國述職。對此,美國務院發言人伯恩斯表示了遺憾,稱美並未對中方的決定采取對等行動,美非常希望中方能盡快派回大使。
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中國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導彈實彈發射演習,並推遲第二輪“汪辜會談”。
199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反“台獨”、反分裂的軍事演習。
中方上述措施大大地震動了美國,促使美國國內關於對華政策的大辯論進入高潮。辯論的結果是,美兩黨主流派形成一個基本共識:“孤立”和“遏製”中國不是上策,與中國保持“接觸”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
根據錢其深的回憶錄說, 克林頓派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塔諾夫於8月24日至27日來華。根據克林頓總統的授權,塔諾夫通報了關於美方今後對台灣當局領導人訪問將采取的若幹限製措施:首先這類訪問必須是私人的、非官方的,隻能是為個人目的,不能具有任何政治目的;其次,這類訪問不僅要避免實質性的官方性質,也要避免可能被人認為具有政治象征意義的禮節性和標誌性;第三,這類訪問將是很少的,隻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能被允許,並且是“個案處理”。諾夫的通報基本上回應和解決了中方的嚴重關切。於是,中央決定逐步恢複中美間的高層往來。
後來國務卿克裏斯托弗在與錢其深的會談中,進一步提出了兩點新的內容:一是美國非常希望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二是克林頓總統授權他告訴中方,願意邀請江主席“在不久的將來訪問華盛頓”。最後江澤民在是年10月 在紐約會見了克林頓,會晤時克林頓總統再次重申美方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各原則的承諾,重申承認隻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強調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反對“台灣獨立”。此後克林頓就不再持對華強硬的姿態,多次到北京訪問。
三. 小布什:小布什上台伊始,全盤否定了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公開表示克林頓政府對華政策太軟弱,應當增加強硬的成分,同時在南海製造了撞擊我國飛機事件, 由於不久發生了第二次海灣戰爭, 小布什很快就調整了對華政策。
四. 奧巴馬給特朗普在一種政策上的警告:
奧巴馬在一個記者會上說:“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個中國’的概念是他們對國家完整性看法的核心,所以如果你打算推翻這種概念,你就必須考慮清楚後果是什麽”;
“中國人不會像對待其他一些問題那樣對待這件事(指一個中國)。他們甚至不會像對待中國南海問題那樣對待這件事。而美中已經在中國南海問題上產生了很多摩擦。”
好了,這些曆史事實特朗普不會不知道, 所以他要挑釁“一種政策”就得考慮他是否有這個實力了,現在的中國的軍事經濟已經不是20-30年前的中國了。這些問題分析的人很多, 我就不贅言了。
我的看法就是特朗普即使有用“一中政策”這個賊心, 但他沒有這個賊力,他的賊心是實現不了的。但如果特朗普不提“一中政策”, 中國會做出一些讓步的,因為我們確實是賺了美國人太多的錢了。 至於少賺了美國人的錢, 到哪裏去找回來, 到台灣和日本那裏找回來就是了, 即減少從台灣和日本進口的商品, 簡潔的結果就是台灣和日本沒有那麽多的錢去買美國的商品,到了, 還是打在美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