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開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節製的人生,活得更高級

(2020-10-03 21:47:51) 下一個

 

 

 

 

最高級的自律,是節製自己

前天,我去上班的時候,親眼目睹隔壁公司一個28歲的銷售主管,因為通宵加班。在單位裡突然暈倒,被緊急送醫。

後來聽他們公司的人說,那個小夥子左耳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都聽過熬夜會變胖、變醜、變笨、記憶力下降,還可能會比別人更容易得癌症,但是熬夜“熬”到“耳聾”,我真的是第一見。

回家一查才發現,現在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都是可能引發聽力受損的重要原因。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仗著自己年輕,生活方式上不懂得節製,肆意透支自己的身體,殊不知所有的揮霍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然後在某一天報復回來。

人生有度,過則成災。

懂得節製,善於控製、限製自己的各種慾望和需求,養成一種自製自律的良好習慣,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人活到極致,是節製。

 

 

節製飲食,則優雅健康

孔子說:“食色性也。”

滿足口腹之欲,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存的需要,無可厚非。

但是有的人總是不注意節製,遇到美食便放縱自己胡吃海塞,結果積食傷脾,引起消化功能紊亂,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可預估的危險。

朋友李曉講過他和同事老朱出差的故事。

那天早晨,兩人去賓館吃自助餐。進了餐廳,老朱如一頭餓狼尋食,在他麵前,大盤中碗小碟中,擺滿了自助餐廳供應的各色食物。

看他的吃相,咀嚼食物時發出的吧唧吧唧聲,李曉在一旁好生尷尬。

老朱麵前的食物還沒吃完,他又忙著盯上餐檯上的食物了。果然,老朱又開始行動了,他去端來三個包子、兩個雞蛋、一杯豆漿。

李曉耐心地等老朱吃著,隻見他接連打了幾個飽嗝。

他以為老朱的這頓早餐應該結束了,但讓他大跌眼鏡的是,老朱又去叫餐廳廚子做了一碗炸醬麵。

李曉說,老朱你這樣吃下去,是要消化不良的。老朱嘟囔了一句,別管我,這是自助餐,一定要好好吃。

終於吃完了這頓早餐,老朱還意猶未盡地望著餐廳裡那些食物,恨不能打包帶走。在老朱的餐桌上,有兩個包子、一個雞蛋、一個煎餅沒吃完。

結果在去辦事的路上,老朱肚子就疼了起來,還衝到廁所嘩啦嘩啦吐了。

網上有句話說:“自助餐是一種誘惑人展示自己貪婪和醜惡本性的就餐方式。”

想一想,確實有道理,老朱的吃相正為這句話作了生動的註腳。

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在一些人看來,吃自助餐時如果不能“走著進去,扶著牆出來”,自己就吃虧了。

吃飯見修養,飯桌見人品。一個飲食不懂得節製的人,損害的不僅是自己的身體,還有自己的形象。

陶傑在《洗手間裡的主權》一文中說:

“一個有教養的自助餐消費者,進自助餐時必定表現出一種高貴的節製。與一個狼吞虎咽、寧願叫多了吃不完也硬要把食物堆滿一桌子的俗客相比,隻叫一碗湯、一小盤沙拉加一杯咖啡的人,令人感到尊敬。”

飲食知節,不僅能吃得優雅,而且還吃出健康。

現代科學也證明,降低進食量,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減緩細胞氧化速度,有助延年益壽。

 

 

 

節製情緒,則遠離災禍

昨天,有一條生活新聞淹沒在新聞的海洋裡,雖然隔著屏幕,我都覺得害怕。

近日,青海某小區一高層住戶竟然直接從樓上扔下了一個電飯鍋,當到達地麵的那一刻就發生了爆炸。

當時,正好有居民從這裏路過,險些就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氣憤之餘,居民們還是冷靜下來報了警。

民警到達現場後,馬上展開了偵查工作。通過調取小區的監控,確定了拋下電飯鍋的應該是小區公寓樓13樓的住戶。

在挨家巡查中發現,13樓住戶潘某的情緒比較緊張,因此民警判斷她應該就是嫌疑人,於是對她進行了依法傳喚。

潘某很快交代,她說自己當時正在做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很煩心的事情,所以心情很不好,而電飯鍋又摔到了地板上,讓她的情緒達到了高點,因此直接打開房門,通過公共樓道的窗戶將電飯鍋扔了下去。

民警向潘某說明了現場的險情,對她的做法進行了嚴肅批評,並依法對其採取了強製措施。

因為高空拋物的行為已入刑,潘某將麵臨著法律的追究。

心情不好,不是想著及時節製、設法排解,而是不顧後果地發洩情緒,潘某被追究責任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衝動是魔鬼,人憤怒的時候,智商往往是零。

一個人如果不能節製自己的情緒,猶如大海上被狂風巨浪淩辱的一葉扁舟,就會被情緒輕易地吞噬。

有句話說得好:“有情緒是本能,控製住情緒才是本事。”

成年人的世界,什麼情緒什麼命。

任何時候,人都不應受製於自己的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我們都應該努力節製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從情緒的黑暗中拯救出來。

否則,禍患會降臨,幸福會遠去,再後悔也無法挽回。

 

 

 

節製名利,則活得自由

《世說新語》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東晉重臣瘐冰在吳郡擔任內史,當地發生叛亂,懸賞追捕瘐冰。其他官員都跑了,隻有一差役用小船載著瘐冰逃到錢塘江口。

隨後,差役來到集市喝得大醉才回。當時士兵正在搜索,差役揮舞著船槳說:“還到哪裡找瘐內史呀?這裡麵就是!”

士兵見船艙窄小,都以為差役在耍酒瘋,因此一點都不懷疑。隨後,瘐冰被安全送到會稽山下的魏家。

叛亂平定後,瘐冰想報答這個救他的差役。

差役說:“我出身卑賤,不想做官。不過從小因苦於被人差遣,喝酒從來沒有喝痛快過。若讓餘年總有酒喝,就沒有其他需要了。”

聽完這話,瘐冰馬上安排為他蓋了一個大宅子,買了幾個奴婢,並讓他的家中經常有上百壺酒,一直到老。

在有些人看來,節製慾望就是限製自己的自由,殊不知越節製越自由。

就像這位差役,如果他不懂得節製,而是居功自傲、私慾膨脹,向上司獅子大張口地要這要那,恐怕他不一定會有後來自由的小日子、終老的好結局。

慾望就相當於車的油門,而節製就相當於車的剎車,如果一輛車隻有油門沒有剎車,後果是車毀人亡。

現實中,一些人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不懂得節製,結果“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為自己無盡的慾望付出了慘重代價。

陳道明說:“我覺得節製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製。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製,而不是釋放。”

節製是一種智慧,一個人隻有學會自我節製,才能真正活得自由,不受內心慾望的控製和擺佈,真正控製和主宰自己的人生。

 

 

 

節製精力,則人生從容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裏特說:“節製使快樂增加並使享受加強。”

人生太短,屈指不過三萬天,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

隻有懂得節製,善於取捨,處理事情才能從容不迫,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梁曉聲先生曾說:

一種人生的真相是——無論世界上的行業豐富到何種程度,機遇又多到何種程度,我們每一個人比較能做好的事情,永遠也就那麼幾種而已。

有時,僅僅一種而已。真正能緊握在手中的並不多,專注當下可能比貪多務得更有意義。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就是給幸福做加法。

正如白岩鬆這樣,當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時候,才能活得通透自在;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快更穩。

“月過中秋清輝減,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做減法就是節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減去不切實際的想法,減去空虛的熱鬧,減去心靈上的重擔。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節製是一種自由,節製是一種智慧,節製一種涵養,節製是一種幸福。

人這一輩子,都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要想讓自己更持久地享有,就要先懂得有節製地追求。

有節製的人生,活得更高級。

BY: value1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