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學會閉嘴。”
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一個人總是口無遮攔,總是喋喋不休,會讓人厭煩,還會給自己惹來禍端。
人總是要學會適時閉嘴,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時候該停下來,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守住自己的福氣。
年輕的時候,很少有思考的時刻,往往是圖一時口快,可是事後又會覺得後悔,在受到他人非議的時候,總是急於爭辯,非要爭個高低,才會服氣。
可是隨著閱歷的增加,越來越不想說,越來越沉默,也不想為自己辯解什麼,懂你的人無需多言,而不懂你的人,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於是沉默寡言成為了一種態度。
人總是要學會成長的,年輕的時候,口出狂言,不知給自己帶來多少的麻煩,若是年齡稍長,依舊是口出狂言,不懂得說話的分寸,總是愛出風頭,往往就會讓自己的福氣從嘴邊溜走,一生的運氣極差。
而當你學會沉默的時候,你的內心更加的澄明,你開始明白自己的內心,不再因為小事而氣急敗壞,變得更加的淡定從容,內心井然有序。
學會閉嘴是一種修行
現在的人是能動不能靜,每個人都在急於表達自己,卻很少學會傾聽,都在張揚自己的個性,活得膚淺且浮躁。
年少的時候,總是追求標新立異,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發表幾句意見,害怕被人遺忘,心裡苦悶的時候,總是要與人訴說,四處刷存在感。
可是後來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一味尋求他人的關注和關懷,就容易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人自己是很難得到自由和解脫的。
說話是一種表達,而學會閉嘴卻是一種修行,要知道這個世上,真的沒有那麼多人是你的觀眾,你也不必強行解釋你自己,更不必四處訴苦,要知道真正關心你的人真的不多。
於是你學會了沉默,隻關心自己真正在乎的,對於其他的人和物,學會了冷漠,你的世界開始變得安靜,終於有了思考人生的時間,也變得更有深度。
沉默期,也是增值期
年輕的時候,總是急於表達自己,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的存在,無論是自己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都想著說上幾句,若是遇到被人誤解,非得掰扯明白了不可,否則就會氣不順,甚至是吃不下去飯。
再回頭看看,其實何必呢?這個世上真正在乎你的又有幾個?急著發聲,倒不如學會安靜,積蓄自己的力量。
當你不停說說說的時候,你就欠缺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你整個人是相當浮躁的,若是你學會了閉嘴,學會了沉默寡言,你會離自己的心更近,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你的世界是透徹的,你也有了自己的目標。
與其浪費言語,和人爭辯,倒不如學會和自己獨處,在獨處中不斷豐滿自己的羽翼,閒暇時多讀書看報,多鍛煉身體,爬山養花,你整個人將會更加的篤定,對於生活有更好的掌控力。
老子有句名言:“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當你處處爭強好勝,急於展現自己的時候,往往四處都是敵人,而當你不爭不搶,低調積蓄自己的力量,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學會沉默,在靜默中昇華自己
有的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永遠都是喋喋不休的姿態,遇到開心的事情,四處和人顯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更是四處訴苦,他的喜怒哀樂,他的一切都要和人分享,也不管別人願不願意聽,想不想聽。
要知道禍從口出,一個人總是很愛議論是非,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早晚得惹禍端,四處展現自己的生活,隻會惹得別人的厭煩,總是用言語攻擊別人,更是顯得很低下。
而真正的智者,早就學會了沉默是金,不急於和任何人證明自己,解釋自己,不屑於在言語上和人爭高低,而是在靜默中,學會了守住內心的清明,學會了堅守自己的方向。
一個永遠都是喋喋不休的人,是很難活明白的,因為他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更是活在別人的嘴巴裏。而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就看穿了人心,看透了人性,從而學會了閉嘴,不該說的堅決不說。
就像是楊絳說的那樣:“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於是在經歷了滄海桑田之後,我們學會了沉默,學會了不計較,看淡一切,隻願安住在當下,隻想安靜做自己,趕自己的路。
BY:value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