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是一個關……
分享故事:王陽明(明代哲學家)早年在貴州任驛丞(掌管驛站中儀仗、車馬及迎送的事)時,曾捕獲當地一個強盜頭目。這個頭目無惡不作。他在受審時,對王陽明說:“我犯的是死罪,要殺要剮,任你處置。但你不要和我談什麽道德良知,我這種人從來不談這個的。”
王陽明當即說:“好的,今天我不和你談道德良知。不過,天氣這麽熱,我看在審案前我們還是把外衣脫了吧。”強盜頭目原來被捆綁,脫外衣意味著鬆綁,他當然喜歡。於是,他脫就脫。脫去外衣後,王陽明又說:“還是熱,再把內衣也脫了吧。”強盜頭目於是連內衣也脫了。
這時,王陽明再說:“天氣真是太酷熱,我們把外褲也脫了吧。”強盜頭目還是說好。庭上庭下兩人身上隻剩下一件褲頭兒。此時王陽明又說道:“幹脆我們把褲頭兒也脫了吧,全身赤裸更自在。”
一聽說連褲頭兒也要脫,強盜頭目趕緊說:“這可使不得!”王陽明追問:“為什麽使不得?”強盜此時居然臉紅了,支吾半天,說不出一個字。
王陽明笑說:“你知道為什麽你會臉紅嗎?因為在你心中最後還剩有那麽一點兒羞恥感!而這點兒羞恥感,又何嚐不是道德良知的表現?一個新生兒是決不會在乎自己光屁股的,可見就是像你這樣十惡不赦,我照樣可以和你談道德良知。”
強盜聽得啞口無言,在王陽明的“道德良知”感召下,他全盤將罪行如實供出。
一半一半
這是一個“一半一半”的世界,好人“一半”,壞人“一半”,心地也是“一半一半”,隨著時移世遷,“一半一半”雖然互有消長,卻無法使這“一半”全然統治那“一半”,也因為如此,人生才有無限的希望。當兩個“一半”的世界有所衝突時,我們就必須衡量得失輕重,有所取舍,所以,讓好的影響壞的,讓善的戰勝惡的,就是道德良知的感召,所以有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靠的就是心中還有那麽一點靈明。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我們做人,就是要開發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們的起心動念都能和善法相應,那麽我們的慈悲念就能增長,這就是善勝惡的要訣。
一念一關
良知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隻要我們本著良知做事,社會就會清明幹淨。良知是菩薩,自私是惡魔。每當菩薩與惡魔交戰時,便是人類最痛苦的時候,利與義的勝負,往往決定於一念之間。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惡魔無所不在,許多人為了名利,昧著良知做事,而“昧著良知”,其實就是心中存有僥幸的心態,可謂心術不正,這在大是大非、正義凜然的麵前,當然就要心虛了。在這種時刻,隻有心中有切切實實的覺悟,才對得起自己的良知。
一念是一個關,善亦一個關,惡亦一個關,時常觀照自己的心地,能夠在大多數時間念念清淨,我們已經是在往“好”的一邊靠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