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0)
2012 (229)
2013 (184)
2016 (160)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鈣供給量標準:從初生至10歲兒童,600毫克/天:10~13歲,800毫克/天;13~16歲,1200毫克/天;16~19歲1000毫克/天;成年男女800毫克/天;孕婦1500毫克/天;乳母1500毫克/天我國居民膳食調查表明,全國人群每日平均鈣攝入量僅為391毫克,還達不到每日推薦量的一半,十個女人當中就有九個女人缺鈣。
女性一生中會經曆許多生理變化,從青春期到懷孕期、哺乳期到更年期,每一個時期的變化就會使鈣在體內的需求和流失情況發生很大的改變。如果要想使體內的鈣保持正常的水平,就要注意在不同時期補充充足的鈣。補鈣是女人一生要做的功課。
科學研究證實,一般男性32歲,女性28歲以後,骨鈣每年以0.1—0.5%的速度減少。到60歲時竟會有50%的骨鈣減少,此時就易出現骨質疏鬆症。目前除了應用一些激素可減緩鈣質的減少外,還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來防止骨鈣減少。
根據營養學家要求,每人每天應攝入800毫克的鈣。女性對於鈣的需要量略高於男性,應達到每天1000毫克。
目前我們的膳食結構很難達到這個指標。青年男子每日攝入鈣多在500毫克左右,女子多在400毫克左右,因此平時在飲食中必須注意增加含鈣量高的食品或鈣製劑。含鈣量高的食物有奶類、豆類、幹果、綠葉蔬菜、動物骨骼等。奶及奶製品含鈣最高,而且人體吸收利用率也高。250克牛奶中鈣含量可達300毫克,每日飲用250克鮮牛奶是補鈣的理想辦法。如每日補充1克鈣片或鈣製劑,如葡萄糖酸鈣,也可以滿足身體需要。
研究顯示,25歲之前,由於骨代謝非常旺盛,骨骼生長較快而且非常強壯。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密度的增長速度趨緩,直至35歲左右達到骨密度的最高點,也就是“峰值骨量”。隨後,骨質流失會逐漸加快,而骨質積累會放慢,骨密度也就開始下降。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由於失去了雌性激素的保護,骨密度的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就更高。
由此可見,人體骨骼的骨量在達到峰值後就進入了“入不敷出”狀態,如果峰值骨量高,後期補充又比較充分,則可以延長消耗的速度和時間,保持骨骼的健康。據歐美研究人員估算,峰值骨量每增加10%,成年人因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的風險就可降低50%。因此,人體的骨量如同一個銀行存款賬戶,隻有趁年輕時多“存錢”,盡量提高峰值骨量的數值,35歲以後再持之以恒地補充和維護,這樣才能延緩“花費”的速度,不至於到老年留下一個“空賬戶”。
多“存錢”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多補鈣。這是由於鈣是骨組織的主要成分,身體中99%的鈣都儲存在骨骼當中,仿佛一個鈣“庫”,維持著血液中鈣的正常水平。如果人體的鈣吸收量不足,骨“庫”中的鈣就會被釋放出來進入血液,從而導致骨密度的下降。因此,多補充鈣,提高鈣的吸收量,是保證骨骼強健的有力手段。牛奶等乳製品是飲食中最易獲得的鈣源,並且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合適的鈣磷比例,都能有效地促進鈣的吸收,因此是最佳的天然“補鈣劑”。有調查顯示,每天喝牛奶超過300 毫升的人群,腰椎骨密度要比不喝牛奶的人高6%左右,髖部骨密度則高7%左右。因此,每天至少飲用兩盒牛奶,是充實“骨量賬戶”的好方法。
補鈣之外,多攝入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積極鍛煉身體,多曬太陽,也都能起到強健骨骼的作用。對於人體的“骨量賬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趁年輕多儲備,提高“峰值骨量”,並且在一生的各個階段都不能放棄“續存”。隻有這樣,才能遠離骨質疏鬆症,才是骨骼健康的“硬”道理。
BY:健康雨
從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資料顯示,亞洲及非洲社會,在工業大事發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見的食品,當時他們都具有堅強的骨骼及堅固的牙齒,所謂富裕社會的文明病,極少發生在他們身上。如非洲斑圖(Bantu)的婦女,他的健康狀況乃很好例證,在她們的日用飲食裏,從來沒有見過牛奶,他們鈣質的來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250~400毫克鈣質,他們鈣質吸收量不及西方社會婦女的一半。
斑圖婦女,一生當中平均生育10個子女,每個孩子都是親自哺乳10個月。即使如此的鈣質流出及相對性地低量的鈣質攝取,骨質疏鬆症(多數骨頭表現薄又脆弱的婦女,幾乎不曾見到過。相當有趣的是,假使斑圖婦女移民或遷徙到其他西方國家,並且改變他們的飲食狀況,改以文明飲食(所謂高蛋白質,高糖分,高油脂,高鹽,營養豐富飲食)為主時,骨質疏鬆症及牙齒的毛病,就變成稀鬆平常啦!
更多資料: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603/200807/10125.html
從植物中獲取鈣質,是正確的補鈣途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his newest book, Death by Calcium, board-certified cardiologist, Thomas E. Levy, offers scientific proof that the regular intake of dairy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promotes all known chronic 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significantly shortens life. Written for both the layperson and scientist, Dr. Levy explains the dangers inherent in supplementing with calcium. "It is now clear that excess dietary calcium, as is realized with the routine ingestion of milk and other calcium-laden dairy foods, is also a toxic and potentially life-shortening practice."
http://www.amazon.com/Death-Calcium-First-Thomas-Levy/dp/0615889603/ref=sr_1_5?s=books&ie=UTF8&qid=1404053429&sr=1-5&keywords=calc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