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來到杭州,隻能不逛逛西湖呢?不過我今天聊的西湖,與人們傳統上津津樂道的西湖美景略有不同,而是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西裏湖,西湖的後花園。西湖三麵環山,水麵被孤山、白堤、蘇堤、以及楊公堤分割,按麵積可分為外西湖、西裏湖、北裏湖、小南湖和嶽湖五片水域,其中外西湖占總麵積4/5,是西湖景點最集中的區域。蘇堤、白堤越過湖麵,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力於外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和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西裏湖,又稱後湖、後西湖,在西湖之西,其實不過是一道水灣,遠不及外西湖的闊大。然而這地方卻自有它的好處。遊人向來少,大抵是被外湖的盛名吸引去了,剩下幾個本地人,或是幾個識得路徑的閑人,在此躑躅。
西湖三麵環山,湖麵被孤山和三堤分割為五片水域,西裏湖便是其中一片
我初到杭州,住在浙江賓館,出門不遠便是西裏湖,那幽靜、那雅致、那未經雕琢,使我對西湖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清晨,沿著西裏湖的沿湖小徑慢走,水麵上泛起一層薄薄的晨霧。正值初春,大地剛剛返青,柳枝抽出嫩嫩的綠芽,梅花盛開壓滿枝頭,好一派生機盎然。小徑頗為幽僻,石板路有些凹凸不平。路邊野花盛開,紅的白的,或星星點點,或連接成片,頗不寂寞。偶爾有鳥雀從草叢中驚起,撲棱棱飛向對岸去了。西裏湖,沒有裝飾、沒有修剪、沒有精雕細琢、沒有所謂“西湖十景”,一切是那麽自然原始,少了外湖的喧囂,多了幾分山水本色,是我喜歡的樣子。
清晨的西裏湖, 水麵上泛起一層薄霧
與外西湖的精致雕琢不同,西裏湖顯得更為天然野趣
正值初春,大地返青,楊柳抽芽,梅花壓滿枝頭
遍地野花,紅的白的紫的,或星星點點,或連接成片
湖邊坐著幾個垂釣的人,皆靜默無言,隻盯著水麵上的浮子,仿佛世間再無他事值得關心。他們的竹竿長長地伸向湖心,釣線沒入水中,不見動靜。我站了半晌,也不見誰釣上什麽來,然而他們似乎並不著急,隻是等著,等著。湖的對岸有幾處茶室,白牆黑瓦,簷角微微翹起,頗有古意。裏麵坐著幾個吃茶的人,也都是安安靜靜的,不似外湖茶樓裏的喧嘩。茶香嫋嫋飄來,混著水汽,竟使人有些恍惚,不知今夕何夕。再往前走,便見一座小亭,半掩在樹叢中。亭中有一老者,獨自坐著,麵前攤開一本書,卻並不看,隻望著湖麵出神。我恐擾了他的清靜,便繞道而行。
站在湖邊,一隻搖櫓船正在靠岸。問好價錢上船,在艄公一聲吆喝中,小船慢慢向著湖的深處搖動。一路行來,但見蘆葦叢生,隨風搖曳,白鷺其間時起時落,翅尖點水,漣漪蕩漾。與艄公聊著天,說到高興處,船上一陣笑語連連,驚起蛙聲一片,群鳥驚飛。劃至外湖,眼前頓時開闊。遠處青山倒映水中,水天相接處,朦朧難辨,竟不知是山入水中,還是水浸山色。天色漸晚,夕陽餘暉灑落,湖水泛金,山影墨濃,我們開始返航。告別艄公,沿著小徑往回走,回頭望去,裏西湖已在暮色中隱去大半,隻餘下一片朦朧的水光。
劃至外湖,眼前頓時開闊。遠處青山倒映水中,雷峰塔守望著西湖
保俶塔也遙遙相對
天色漸晚,夕陽餘暉灑落,湖水泛金,山影墨濃
西裏湖的妙處,大約就在這“裏”字上。它不張揚,不炫耀,隻是靜靜地在那裏,等著有心人來發現。外西湖是給大家看的,熱鬧固然熱鬧,卻少了幾分真趣;西裏湖是給自己存的,幽深固然幽深,卻多了幾分真誠。世人多奔外湖而去,它亦不惱,隻是靜守一隅,等待那些懂得它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