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七月多彩貴州遊(7)貞豐古城

(2024-10-05 10:52:09) 下一個

貞豐古城原稱瑉穀,是布依族先民的古集鎮,起始於漢代以前,秦屬夜郎國。古城地處交通要衝,四通八達,到明朝發展成為一方商貿集鎮中心。這座有著674年曆史的貞豐古城,是一座以布依族文化為主的多民族古城區,城內留有不少珍貴的文化遺存,2006年被貴州省列為第二批省級曆史文化街區,2024年被列為第三批省級曆史文化名城。古城以布依人為主,還居住漢、回、彝、苗、仡佬等多民族。古城開有四門:大西門、小西門、東門和南門,唯獨缺北門,據說與風水有關。大西門是進出城的主要城門,城門內是古城最主要的街道,稱為古城中街,如今又稱明清一條街,街上保留著一些老建築。沿著這條主街,可通往許多小巷,大多商鋪集中在街巷兩邊。街道兩旁坐落著茶館、酒肆、商鋪、客棧,要有盡有,是古城最熱鬧的地方。我們抵達貞豐古城,辦好入住手續後出門逛古城和用餐。天上下起大雨,我們拿著旅館的雨傘出門,這一次老天爺沒有給我們麵子,我們隻能撐著傘在古城中行走。

大西門,曾是貞豐古道上的一座門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雨中行走盡量少拍照,城門顯然是新修的,於是並沒有拍照。網上找到一張圖片放在這裏

古城中街,如今又稱明清一條街,是古城的主街,可通往許多小巷,大多商鋪集中在街巷兩邊。茶館、酒肆、商鋪、客棧,要有盡有,是古城最熱鬧的地方。

譚家大院,明清街上保存最為完好的的私人院落。譚氏家族是民國時期貞豐四大家族之首,曾顯赫一時,也幾經沉浮。

大院由八座建築組成,分為東西兩院,既有北方四合院格局,又有南方樓閣結構,整齊靜雅,並以其文化雅致著稱於盤江八縣。

如今的譚家大院,即是一座茶社,又是一個琴舍,人們可以來此品茶學琴

朱家大院,建於清末年間,為二層、三間開歐式風格。很驚奇看到在這邊陲小鎮竟有百年的歐式風格的建築,其外表華麗大氣,室內分工明確,格局精致,中西與地方民族結合風範十分明顯。此建築對研究本地區清末年間建築風格以及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這裏也是一座古建築,如今成為餐館,一對新人正在此地辦喜事

此處的民風還算樸實,隻看見一輛喜車,沒有長溜溜一大串

八大碗正在辦喜宴,我們不能進去晚餐,於是順著街道向文昌宮走去

文昌宮,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近200年曆史。光緒二十三年,這裏是“仁學會”會址,吸收貞豐有誌青年,傳播維新新思想,講授數理化知識。正殿為中山紀念堂,簷柱上刻有孫中山遺囑12條。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貞豐,毛澤東住宿在文昌宮的廂房。文昌宮是貞豐興文昌學的重要見證,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將“仁義禮智信”的文化傳承至今。

如今文昌宮關閉整修,網上找來大殿的圖片

繼續在古城街道中閑逛                                          

兩廣會館,這也是一座歐式建築,利用當地石材、磚料興建,內部為木質結構。兩廣會館為廣東和廣西的商賈提供了落腳和商議之場所。

兩湖會館,兩湖會館比兩廣會館大得多。六百多年前明朝的填南政策,來自湖北和湖南的民眾被迫遷徙到黔西南,他們後來成為這裏的漢民族群體。兩湖會館始建年代不詳,清道光年間重建,初名壽福寺。會館包括中殿、後殿、牌樓和古戲台,是典型的深宅大院。貞豐古城成為遠近聞名的旱碼頭,兩湖商賈功不可沒,兩湖會館就是曆史見證。

古城閣樓,建於清鹹豐十年,是貞豐曆史最悠久的回族紀念建築。鹹豐十年的回民起義,馬二元帥占領貞豐,建造此樓作為清真寺。(網圖)

大水井,為馬二元帥駐紮貞豐時挖掘,供附近居民飲水用

小西門,城門外是城鄉集市,每六天有一次趕場,城外菜農將自家種的糧食果蔬拿來販賣,是貞豐民間城鄉集市貿易中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